激光雷达“小巨人”落户花都 北醒助力广州汽车产业升级
当车企开始“决战”城市NOA,激光雷达作为不可或缺的“隐形安全气囊”,正出现在每一家车企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里。激光雷达扎堆上车,引燃了市场的热情。在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前夕,被评为“2023年度智驾独角兽企业”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李远更预判:“激光雷达正处于从0到1,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爆发前夜。”
方正证券报告显示,行业发展早期国外公司为技术主导,但近几年国内激光雷达公司投入大量研发,逐步完成了技术的追赶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超越,北醒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月,北醒携“小巨人”光环南下花都,继续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商业化之路。“北醒将积极响应花都区政府‘智造立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花都区的区位优势,立足自身科技优势,致力于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李远如是说。
文/邓莉
中国激光雷达企业迎来高光时刻
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正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传感器赛道之一。国内最早一批自主研发激光雷达的高科技企业,迎头赶上了中国企业在该赛道的高光时刻。市场份额是实力的最好体现,据知名咨询公司Yole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汽车和工业激光雷达市场,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占据50%。2023年2月,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2023年,速腾聚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翻开2015年成立的北醒的“履历”,同样耀眼。创业5年实现盈利,如今在大交通和工业传感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本早早对其抛出了橄榄枝,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IDG、科沃斯、一汽富晟都是重要投资方。
与同行相比,北醒志在深耕国内市场,在用户市场完成资本市场的统一。当大家都在128线徘徊不前时,北醒率先拿出了512线车规产品;2022年北醒获滴滴自动驾驶近20万台定点,占领在自动驾驶运营车领域激光雷达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10月12日,滴滴自动驾驶牵头超亿元投资北醒。北醒与滴滴合力推动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的研发和生产,推出的“北曜Beta”激光雷达,成为国内首批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
据incopat全球数据库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2日,全球激光雷达相关专利申请121869件。从分布地域来看,全球近一半(44.33%)的专利申请在中国。而北醒具备完整的激光雷达研发能力,技术专利公开数量492个,在激光雷达细分赛道内位居全球前列。经过短短8年发展,北醒目前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过百万台激光雷达,开启了激光雷达大规模商用化时代。
扎根花都智造热土 北醒要做“新穗商”
激光雷达未来可期。Yole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调高了对激光雷达市场的中长期预测:到2030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激光雷达市场将到达53亿美元,比去年预测高出10亿美元。
爆发前夜,北醒以全新姿态跑出从0到1的加速度。今年11月16日,花都区政府与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宣布携手共建智能网联产业链、生态圈。在广州花都,北醒将打造高性能激光雷达研发中心和全国总部基地,集研发、制造、业务拓展和营销结算职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预计5年内实现营收60亿元。
8年前,创始人李远以前瞻目光投入激光雷达产业,事实验证了其精准的选择;如今“小巨人”北醒南下扎根花都,李远再次做出果敢选择,让北醒变身“新穗商”。这背后,是广州汽车产业抢占智能网联产业高地引发的链条式联动。近年来,汽车制造业产值约占广州四分之一的花都,正成为业内看好的智造热土,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圈强链,筑巢引凤成果斐然。采埃孚、滴滴自动驾驶、禾多科技总部、京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多个项目相继落户。花都区相关负责人在合作仪式上指出,与北醒成功签约对花都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助力广州打造全球知名的万亿级“智车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光雷达产业链中,激光雷达行业作为中游,汇聚上游的资源要素基础上,通过对光机电精密设计集成,向以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和高精度地图为代表的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的下游数千亿美元市场集群延伸,可助力实现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创始人说】
“我们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供应链自主可控,避免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李远表示,北醒坚持打造具备国产化优势的激光雷达,未来将继续在激光雷达国产化芯片上发力。据悉,北醒在全国拥有北京顺义、宁波与广州捷普三处生产制造基地,未来均将向花都迁移。“(北醒)致力于引领激光雷达产业发展,共同繁荣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为花都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贡献力量。”
12月6日,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榜单,广州天河区位列第二;11月,在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天河再度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天河区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发挥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和高新区的带动作用,拉开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加大“品牌经济”和“首店经济”政策服务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漫步天河路商圈,流光溢彩,人流如织。从创意集市、潮玩赛事、音乐派对、主题艺术展到线上促销活动,商圈全面激发消费新活力。
记者观察发现,天河路商圈日新月异,商店频频上新。天环广场今年新开业首店14家,其中包括多家全国首店和华南首店。
据统计,今年以来天河路商圈新增各类首店32家,国际品牌13家,1月至11月总客流约5.07亿人次,日均客流约152万人次,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商圈活跃的背后,是各种首店经济、首发新品,新业态与老市场的融合。
不久前,天河区印发《天河区助力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天河区作为广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定位,全面提升天河区消费领域的市场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国际美誉度、通达便利度、惠民舒适度和政策引领度。
高质量打造天河路—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黄埔湾世界级地标商圈……根据《实施方案》,天河商圈将迎来新变化,构建多层级发展格局。其中,《实施方案》明确,天河区将加大“品牌经济”和“首店经济”政策服务力度,吸引全球中高端消费品牌在区内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中心、定制中心、服务中心,并落实重点建设项目专员服务,大力推进重点商业项目建设,推动商圈高质量发展。
重大平台建设跑出“加速度”,市场经营主体活力迸发
繁华的天河路商圈人流如潮,在另一头,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热火朝天,今年以来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7个、新封顶6个,金融城东区冷站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也于近日获批通过,将成为践行国家节能降碳目标,助力广州国际金融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目前,备受关注的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钢结构网盖以及玻璃幕墙接近完成,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进入收尾阶段,总体进度完成约92%,预计今年底完工。
重大平台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同时,市场经营主体活力也持续迸发。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30日,天河区共有企业54.714万户,占全市企业总量的26.3%,同比增长7.6%。1-11月,天河区新增设立企业90973户,占全市新增设立企业的26.8%,同比增长21.6%。其中11月新增设立企业9247户,居全市首位。
众多企业扎根天河,在于天河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聚焦企业最关心关注的问题,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到6.0改革,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强保障。
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天河区仍在不断探索。今年,天河区推出“百项解读助万企——企业登记注册”系列解读,搭建办事“最先一公里”路标体系,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解构深奥难懂的办事指南,助力创业者轻松办企业,这是天河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首创。
12月11日,广佛环城际铁路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简称广佛南环)继10月接触网全线带电后,再迎“热滑”试验顺利收官,吹响了确保高质量开通的冲锋号!
“热滑”是指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试验列车的受电弓与接触线载流滑动获得电能,自行驱动完成开车、牵引、制动等全部运行动作,并检测“弓网系统”的受流性能与安全状态的重要试验。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保障高速列车可靠、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根据试验特点,广佛环项目部与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公司、广州地铁、北京铁城等相关单位密切联系。该项目在热滑前高度重视线路清障、绝缘复测、路径确认等必要工序,筑牢防线;热滑中全面统筹、层级联动,强化安全与责任,确保热滑试验冲刺收官。截止目前,广佛南环全线弓网受流良好,试验车运行平稳,指标效果满足预期。
广佛南环西起佛山西站佛肇城际场,沿张槎站、顺德北站、北滘西站、陈村站蜿蜒东进广州南站的城际番禺站,全长35.001公里,设北滘综合检修基地1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核心一环,广佛南环串联起佛山西站、广州南站两大交通枢纽,建成后将与佛肇城际、佛莞城际、莞惠城际贯通运营,构筑“轨道上的大湾区”,对推动“双城”资源互联互享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