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排水管网 化解居民“堵”心事
区住建水利部门为民办实事
“下水道通了,我们的心也不堵了。”禅城区祖庙街道永安社区市东上路120号楼商铺业主黄女士激动地说。11月20日,永安社区居委会将印有“为民排忧解难,践行初心不变”字样的锦旗送至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对该局高效解决市东上路的下水道反复堵塞问题表示感谢。
近日,市东上路120号楼部分业主向永安社区反映下水道反复堵塞满溢、污水横流。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实地查看,并联系物业公司协调下水道疏通问题。物业公司表示,由于此楼排水管道复杂,需要居民楼集资进行清疏维护,但目前集资非常困难,此问题困扰着邻近的商铺业主。
接到社区反映的情况后,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勘察走访,查看了相关历史资料并向周围群众了解情况。经排查,该排水管道为小区范围的周边排水管道,不属于市政管养范围的排水管道,但此处污水横流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周围环境,还会给过往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亟需疏通清理。
随后,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统筹其下属单位盈浩排水公司对附近的管道、窨井进行逐一排查、清疏,共出动专业清疏作业车辆8辆次,淤泥运输车3辆次,清理打捞垃圾约5.3立方米,化粪池吸污约3.8立方米,疏通管道约235米,更换450井盖2座。经过两天作业,市东上路120号楼及其附近的下水管道得以疏通,污水冒溢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好评。
此次清疏彻底疏通了排水管网,化解居民的“堵”心事,营造了更加干净卫生、暖心舒适的生活环境。“锦旗不仅是居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提升治理水平,精准聚焦群众需求,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

禅城法院铁拳出击治理欠薪问题
执行人员对挖掘机采取扣押措施。
“感谢你们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让我们顺利拿到了薪酬。”11月21日,在禅城法院,工人代表禹先生满怀感激地对办案法官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禅城法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为抓手,全力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极大提升了欠薪问题治理能力,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一个半月执行到位2508万元
禹先生的欠薪有了着落,这只是禅城法院开展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以来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
正值岁末,为全面落实打造“零欠薪城市”工作部署,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11月21日,禅城法院50多名执行干警再次兵分多路,按照预定路线和行动方案迅速出发,奔赴各执行现场。
当日上午9时30分,禅城法院执行小组来到某运输公司。该公司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义务,未支付工人工资、津贴13.6万余元。鉴于执行人员一直无法联系被执行人方,遂决定对该公司一台重量约20吨的挖掘机采取扣押措施。当天,执行人员顺利控制了挖掘机和车钥匙。在法院强制执行威慑下,20分钟后,被执行人方负责人匆忙赶到现场,并当即表示愿意履行付款义务。经协商,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该案顺利执结。
同一时间,另一组执行小组来到祖庙街道卫国路某酒楼内。在这起劳务合同纠纷中,酒楼拖欠19名工人工资款达24.8万余元。执行法官对该酒楼内的各项资产进行盘点清算,并在现场与酒楼负责人沟通交接事宜,明确已查封的资产不得私自转移。接下来,执行人员将尽快对查封的财产进行评估拍卖,以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对欠薪案件进一步加大了打击、查控力度,从10月开始就开展了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完后按最快速度发放工资,确保年底前工人能拿到工资。”禅城法院执行局局长刘鸿宇表示,冬季专项行动开展一个半月,已执结欠薪案件214件,执行到位金额2508万元,执行到位率达85.9%。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让主题教育开花结果。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禅城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学促干,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截至11月20日,禅城法院今年共执结涉劳动争议案件1838件,结案率94.06%,平均结案用时89天,共追回欠薪金额6272万元。
精准施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禅城法院积极将能动司法理念贯穿执行工作中,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清理欠薪早介入”为抓手,多措并举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从“基层源头预防”到“司法终局止争”的全链条执源治理模式。
一方面,禅城法院打造“清理欠薪早介入机制”,建立了府院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并联合禅城区人社局印发《关于建立“清理欠薪早介入”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风险企业预警、定期联席会议、联络员沟通、案件优先办理等多项制度,有效推进对欠薪企业进行摸排隐患、调查取证、保全财产、调解促和等工作。
同时,推出欠薪案件“特执模式”,对欠薪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保全、执行、受偿、退款“五优机制”,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强化“预处罚”措施、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梳理与排查、“推行保低限高”分配制度平衡各方利益。此外,还从执行局内部架构中设立专门的民生执行团队和恢复执行团队集中负责欠薪的新案和旧案,努力提高欠薪案件的办理质效。
“保低限高分配机制是在企业不能一次性兑付全部工资,法院分批执行到位的情况下,对低于上年度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部分先全额清偿,优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所需,高于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部分暂缓分配,介于二者之间的按比例清偿,实现利益平衡,有效缓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禅城法院副院长郭云雄介绍。
对于欠薪企业,禅城法院还实行精准施策。对短时经营困难、诚实守信的企业暂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采取活扣、活封措施,主动给予履行宽限期,提高企业兑付工人工资能力,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落到实处;对恶意欠薪或逃避工资债务的经营者加大打击力度,更好地促进欠薪企业主动履行工资支付,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禅城法院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扣劳动者关心的工资保障问题,继续“铁拳”出击,保持对欠薪执行案件高压态势的同时,积极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欠薪矛盾纠纷的前端治理,切实营造“不能欠、不敢欠、不想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禅城区创建“零欠薪城市”、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凝心聚力·点水成金”广东省水经济试点暨水利风景区工作会议11月22日~23日在佛山召开。11月22日下午,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作典型发言,交流佛山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
据介绍,佛山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碧道+赛事”“碧道+文旅”“碧道+文化”蓬勃发展。其中,今年5月举办的2023广东万里碧道·佛山三水云东海铁人三项赛是“碧道+赛事”的典型代表;顺德区桂畔湖水韵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等深受市民游客欢迎,体现了“碧道+文旅”融合发展;端午节、国庆节期间各镇街龙舟赛火爆出圈,体现了“碧道+文化”传承发展。
市水利局局长赵颖表示,随着万里碧道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佛山大江大河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明显提升,形成了串珠成链的优美滨水空间,上规模或有一定知名度的水经济项目近20项,2022年总营收已逾亿元。
今年,佛山市入选为全省2个推进全域水经济发展试点地市之一,禅城南庄龙舟湾水上运动中心项目、顺德区桂畔湖水韵文旅综合开发项目、三水白坭文创特色小镇(首期)水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入选为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
为高标准打造全域水经济试点,佛山重点部署水上运动、河湖游轮游艇、滨水文旅、水利风景区四种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充分挖掘河湖和水利工程的资产价值,促进水利健康良性发展,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模式。
同时,佛山在五区各确定了2个水经济试点项目(含3项省级试点重点推进项目)。这10个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7.5亿元,涵盖水上运动、游船游轮、水文旅文创、水利风景区经济带、第一产业与水文旅融合、水产养殖、特色种植等类型项目。
接下来,市、区河长办将牵头组织对水经济项目运管情况定期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建立评价、纠偏及奖惩机制,引导试点项目守法经营、良性发展,切实推动生态优势、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相关稿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