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执行解“薪”愁
禅城法院铁拳出击治理欠薪问题
执行人员对挖掘机采取扣押措施。
“感谢你们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让我们顺利拿到了薪酬。”11月21日,在禅城法院,工人代表禹先生满怀感激地对办案法官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禅城法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为抓手,全力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极大提升了欠薪问题治理能力,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一个半月执行到位2508万元
禹先生的欠薪有了着落,这只是禅城法院开展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以来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
正值岁末,为全面落实打造“零欠薪城市”工作部署,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11月21日,禅城法院50多名执行干警再次兵分多路,按照预定路线和行动方案迅速出发,奔赴各执行现场。
当日上午9时30分,禅城法院执行小组来到某运输公司。该公司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义务,未支付工人工资、津贴13.6万余元。鉴于执行人员一直无法联系被执行人方,遂决定对该公司一台重量约20吨的挖掘机采取扣押措施。当天,执行人员顺利控制了挖掘机和车钥匙。在法院强制执行威慑下,20分钟后,被执行人方负责人匆忙赶到现场,并当即表示愿意履行付款义务。经协商,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该案顺利执结。
同一时间,另一组执行小组来到祖庙街道卫国路某酒楼内。在这起劳务合同纠纷中,酒楼拖欠19名工人工资款达24.8万余元。执行法官对该酒楼内的各项资产进行盘点清算,并在现场与酒楼负责人沟通交接事宜,明确已查封的资产不得私自转移。接下来,执行人员将尽快对查封的财产进行评估拍卖,以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对欠薪案件进一步加大了打击、查控力度,从10月开始就开展了根治欠薪‘铁拳’冬季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完后按最快速度发放工资,确保年底前工人能拿到工资。”禅城法院执行局局长刘鸿宇表示,冬季专项行动开展一个半月,已执结欠薪案件214件,执行到位金额2508万元,执行到位率达85.9%。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让主题教育开花结果。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禅城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学促干,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截至11月20日,禅城法院今年共执结涉劳动争议案件1838件,结案率94.06%,平均结案用时89天,共追回欠薪金额6272万元。
精准施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禅城法院积极将能动司法理念贯穿执行工作中,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清理欠薪早介入”为抓手,多措并举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从“基层源头预防”到“司法终局止争”的全链条执源治理模式。
一方面,禅城法院打造“清理欠薪早介入机制”,建立了府院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并联合禅城区人社局印发《关于建立“清理欠薪早介入”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风险企业预警、定期联席会议、联络员沟通、案件优先办理等多项制度,有效推进对欠薪企业进行摸排隐患、调查取证、保全财产、调解促和等工作。
同时,推出欠薪案件“特执模式”,对欠薪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保全、执行、受偿、退款“五优机制”,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强化“预处罚”措施、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梳理与排查、“推行保低限高”分配制度平衡各方利益。此外,还从执行局内部架构中设立专门的民生执行团队和恢复执行团队集中负责欠薪的新案和旧案,努力提高欠薪案件的办理质效。
“保低限高分配机制是在企业不能一次性兑付全部工资,法院分批执行到位的情况下,对低于上年度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部分先全额清偿,优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所需,高于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部分暂缓分配,介于二者之间的按比例清偿,实现利益平衡,有效缓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禅城法院副院长郭云雄介绍。
对于欠薪企业,禅城法院还实行精准施策。对短时经营困难、诚实守信的企业暂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采取活扣、活封措施,主动给予履行宽限期,提高企业兑付工人工资能力,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落到实处;对恶意欠薪或逃避工资债务的经营者加大打击力度,更好地促进欠薪企业主动履行工资支付,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禅城法院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扣劳动者关心的工资保障问题,继续“铁拳”出击,保持对欠薪执行案件高压态势的同时,积极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欠薪矛盾纠纷的前端治理,切实营造“不能欠、不敢欠、不想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禅城区创建“零欠薪城市”、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张槎举行首届“最美产业工人”交流大会
11月22日下午,“坚定制造业当家·匠心筑梦新张槎”——2023年张槎街道首届“最美产业工人”交流大会在广东新媒体产业园举行。大会现场公布了10名“最美产业工人”和2名人气奖得主。
作为产业重镇、科创之城,张槎要在制造业当家的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产业工人的参与和支持。为了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激励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热潮,张槎街道于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启动“寻找最美产业工人”活动,挖掘选树不同领域的最美产业工人模范标杆,让崇尚技能、对标先进、争当典型成为张槎产业工人新风尚。
一直以来,张槎街道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把产业工人纳入人才工作整体布局,培植了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本次大会主题分为筑梦、追梦、圆梦三个篇章,充分展现产业工人在张槎这片热土上的奋斗历程。
同心筑梦,创造不凡。吴世玲是筑梦类“最美产业工人”之一,来自于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活动现场,主持人提问如何面对项目与研究专业不对口的困难时,吴世玲直言:“我当时没有犹豫,内心更多是希望深入了解劈刀的研发,快速提升自身劈刀制备能力,为推动劈刀国产化替代出一份力。”最终凭借专业和韧劲,吴世玲克服重重困难,独立设计出了国内领先的劈刀产品。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跟吴世玲一样的筑梦人奋力前行,以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实际行动彰显产业工人本色。
“本次活动是张槎坚定制造业当家、深化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最活力’现代化禅城建设的重要创举。”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区雪莹表示,她期望广大产业工人能够成为有理想守信念的筑梦人,成为懂技术会创新的追梦人,成为敢担当讲奉献的圆梦人,为开创张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把禅城打造成“佛山之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禅城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叶江春、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等出席了大会活动。
禅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2023年区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
9月19日,佛山市柒伍柒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桥正式通车。
昨日(22日)上午,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安泉率调研组对2023年区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禅城区2023年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调研督办暨第四季度工作协调会议。
实地调研
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调研的第一站是祖庙街道同福西小区。该小区的建筑陆续在1991年~2000年建成,共33栋楼,有970户住户,建筑面积8.63万平方米。在今年8月,同福西二街小区精品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主要改造建筑部分和小区公共部分。
在同福西小区改造现场,调研组就该小区改造的项目设计、施工进度、建材用料等方面与项目负责人、施工方进行了交流。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同福西二街小区精品改造工程已经完成78%,预计今年底完工。
同济大桥作为佛山市、禅城区的重点工程,是佛山市“畅通工程”持续打通“断头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的第二站便是西起南庄镇科润路与禅港东路平交口、东至张槎街道季华北路的同济大桥。同济大桥建设项目历时近四年,克服了多项困难和挑战后,于今年4月成功合龙,9月全线通车。同济大桥通车后,不仅方便两岸市民出行,也进一步增强了禅西片区辐射带动能力,为禅西片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同济大桥调研现场,调研组现场查看了桥梁建设质量和通车状况,认真听取了该项目团队关于同济大桥的设计建造理念和大桥通车流量等情况。
建言献策
助力项目如期完成
禅城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涵盖教育、住房保障、交通、食品安全、就业、城市景观提升等方面。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2023年禅城区十大民生项目实事已完成4项,其余6项均在稳步推进。
在结束实地调研后,调研组召开了2023年禅城区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调研督办暨第四季度工作协调会议。
会议听取了2023年禅城区十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并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言献策。
针对“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这项民生实事项目,调研组建议,老旧小区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居民停车需求,增加停车位和消防通道等。
针对“全力推动畅通工程,打通‘断头路’”项目,调研组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设计团队以及施工单位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统筹各方需求,充分发挥交通道路在城市发展中的“大动脉”作用。在增加同济大桥通车流量讨论中,调研组建议,可以通过“微循环”的方式,引导车流通过同济大桥,缓解禅城交通压力等。
胡安泉表示,当前正是推进禅城区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关键期,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全力以赴,用心用力用情推动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禅城区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如期完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