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这样上 孩子们“解锁”新技能
学生安全无小事,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车辆涉水或在家中、商场、地铁里突遇火灾,该如何逃生自救?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对此蒙查查。今年秋季开学前夕,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分别联合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州市教育局为孩子们奉上干货满满的“开学第一课”。
重现“遇险自救”情形
让学生学会自救
9月2日,“知危险 学自救|2023年广州市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宣传活动以云课堂的形式走近广大中小学生。
此次活动聚焦车辆涉水自救、起火自救、被锁车内自救、高速公路避险等场景,创新性地通过真实情境、真人演绎,讲述了在驾乘车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避险、完成自救,让更多中小学生和群众学到自救技能。
场景1:车辆起火
身处起火车辆中,该如何自救?在模拟演练中,为了更逼真的效果,主办方利用烟雾和火焰营造出车辆遇险后的场景,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到车辆遇险后应该怎么做。
“很紧张,感觉自己下一秒就出不来了”“烟雾很大,如果不看脚下,感觉自己要被绊倒”……几名小学生从一辆“起火冒烟”的公交车车门处有序疏散后感慨道。
如果车门打不开,怎么办?公交车里就有答案!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二巴公司驾驶员介绍,目前广州市绝大多数公交车都配备了“一键开窗”应急开关,一旦出现紧急状况,按下按钮就能打开车内逃生通道,从车窗逃生。
公交车突然“起火冒烟”,小学生在指引下通过车门紧急疏散
交警提醒,贸然从车窗逃生有时反而更容易受伤。在消防员的演示下,孩子们学会了“先观察车外情况,再伸手示意窗外行人和车辆,接着从窗户逃生”的正确方法。
在没有“一键开窗”应急开关的情况下,则需使用安全锤以垂直角度敲击车窗玻璃的四个角,从车窗逃生前可用书包、衣物等清理窗框部位残留的玻璃碴,以免受伤。
公交车着火自救要点:
1.选择离自己最近的逃生门窗,有序撤离。
2.从窗口撤离时,要注意路上行人或来车,避免受伤。
3.门窗无法开启时,要果断使用安全锤,四角破窗。
场景2:车辆被淹
行驶在路上时突遇暴雨等极端天气致车辆被水淹,该如何自救?消防员介绍,如果车辆处于低洼地带,积水深度已至车轮的一半,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前方又无法通行,这时候车内人员要果断选择弃车逃生,切勿贪恋财物错失逃生良机。
当水淹至车门处,消防员尝试打开车窗逃生,但因水淹造成车内电路损坏,窗户已打不开了;再尝试打开车门,由于车外水压较大,此时车门也无法打开。“紧急时刻”,消防员拔下座位头枕,用金属端多次敲击破窗未果。最终,他使用破窗器砸破车窗顺利逃生。
“如果车内没有工具,还有一次逃生机会,当车内的水位也涨起来了,与车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这时拼力推开车门逃生。”消防员在演示环节中用腿蹬开车门成功脱困。
场景3:车辆落水
行驶中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导致车辆不慎落入水中,又该怎样逃生?
在模拟试验中,起重机牵引的小车突然坠落至放满水的游泳池中。起初,车辆在水面上一度短暂地漂浮,随即车头开始下沉。消防员位于驾驶座上,此时因车外水压过大车门已无法打开。解开安全带后,消防员争分夺秒使用破窗器破窗,同时保护头部免受碎玻璃冲击。
破窗的瞬间,水不断涌入车内。当车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消防员果断用脚蹬开车门,在水中顺着气泡上升向光亮的地方游去,成功从深水处逃生至岸边。
水域救援专业队消防员演示车辆落水后如何逃生自救
车辆落水自救要点:
1.无论什么情况下车辆入水被困,第一选择都是打开车门进行逃生。
2.当车门无法打开时,要立即选择车窗进行逃生。
3.当门窗都无法打开时,大家也不要慌张,等到车内水位上涨,车内外水压平衡,用尽全力推开车门进行逃生。
突遇电动自行车“冒火”
小朋友“密室”逃生
今年8月30日,在中小学生开启新学期前夕,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广州市教育局在海心沙消防救援站举办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开学“消防安全课”。
在消防户外宣传阵地,消防员带领小朋友通过VR等设备,还原多个场景,模拟现实中在家里、商场、地铁内发现起火时应如何正确自救逃生。小朋友们戴着VR眼镜,跟着指引捂住口鼻弯腰前行,不时还被虚拟场景“吓”得发出惊叹声,引得围观群众跃跃欲试,也想争先体验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在模拟电动自行车火灾体验区,消防员和体验者进入一间“密室”。关上门后,“室内”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突然“起火”,刹那间烟雾弥漫、火光四起。体验者们在惊慌中找到出口,逃出“密室”“闯关成功”。
“设置这样一间‘密室’,目的是为了让体验者们沉浸式地感受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燃的威力,进而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的错误行为。”消防员介绍道。
此次活动还准备了灭火防护服、防烟面罩、灭火毯等道具,消防员们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正确穿戴和使用,普及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除了有“道具”加持,现场另设消防装备展示区,多件用于不同灭火救援场景的装备、器材让“大小朋友”看花了眼。42米云梯消防车也伸出了“手臂”迎接大家,登上消防车的“幸运观众”威风十足地在现场留下了合影。
有家长表示,小朋友们在开启紧张的新学期前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当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奖品,满载而归,心里非常开心。
广州消防介绍,本次活动分为线上答题和线下体验两大环节。其中,线上环节于8月18日至8月25日期间吸引了近10万人积极参与。线下体验活动开展当天,在短短6个小时里,海心沙消防救援站共接待了近800人前来参观和学习。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不仅在活动中得到了一次亲密互动,掌握了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也加深了对消防员、消防事业的了解,为新学期铺就扎实基础,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重要目的。

2022年10月1日,新修订的《广州市绿化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具有突出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代表性造园艺术的园林确定为历史名园。2022年10月1日,《广州市历史名园保护办法》作为《广州市绿化条例》配套文件同步施行。
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把加强历史名园资源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园林文化遗产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出台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名录、提升历史名园环境品质,为园林遗产保护发展、推进广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迈出坚实的一步。其中,除了市民熟知的“老牌名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将相对“小众”的广州兰圃纳入主题教育“破难题、促发展”攻坚行动,提升“颜值”,挖掘内涵,讲好岭南园林故事。
让“小众”走向大众
2023年5月19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名录正式公布,余荫山房、南海神庙、药洲遗址(九曜园)、人民公园、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广州兰圃、广州文化公园、华南国家植物园10处园林入选。
据介绍,为做好历史名园的认定工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历史名园资源普查,通过社会推荐、专家建议、专家论证评审,评选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名录,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极具岭南特色的园林文化,提升广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影响力。
在学习国内北京、苏州、重庆等历史名园保护先进城市做法的同时,本次保护工作紧抓畅朗轻盈的空间形态、精巧艳丽的造园工艺、求实兼容的功能文化等广州园林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广州园林创新保护形式。
同时,本次工作充分考量广州园林中海洋文化与热带文化的交织、民俗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等多彩的园林文化特色,广州市首批历史名园名单中有寺庙园林、纪念性公园、综合公园以及植物专类园等多种园林类型和风格,力求达到保护的全面性和典范性,将多彩的园林文化有机传承下来。
记者了解到,评选出的10个历史名园,有市民熟知的老名园余荫山房、南海神庙等,也有市民身边的人民公园、越秀公园等,还有比较“小众”的园林广州兰圃。
如何让小众的园林走进市民生活,让市民共享绿色生态成果,了解岭南园林文化?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通过微改造、办展会、促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州兰圃的颜值气质,挖掘历史内涵,讲好岭南园林故事。
挖内涵展文化,以兰聚力显风姿
市林业和园林局致力于将兰圃打造成为岭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运用“绣花功夫”,营造了“处处有惊喜,步步皆美景”的园区环境,使其一跃成为全市热门的“网红打卡点”。林园部门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等景观点增设“锦绣迎春”“生来灿烂”“林间花舞”等兰花景观小品,使园区的色彩更加丰富。
同时,林园部门因地制宜提升观景体验,在芳华园、同馨厅西边水系等特色景点增加喷雾效果,形成“云雾”缭绕曼妙景观;在水塘放置乌篷船和仙鹤雕塑,增加水景的古朴质感和生机活力。此外,林园部门还增添笔墨营造雅趣节点,在同馨厅、松皮亭、春光亭、茅舍等历史建筑增加名人书画,用翰墨赋予兰圃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
芳华园
据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林业和园林局坚持守正创新,深挖兰圃文化内涵,激活文化价值。林园部门通过收集历史文化素材,成立专业团队开展实地勘查,到图书馆、报社等查阅历史资料,走访资深工作人员,收集兰圃历史、空间、建筑、动植物本底资源等文化素材,形成《广州兰圃历史风貌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展示兰花千年古韵,林园部门在春节期间举办“兰蕙同馨”花卉文化艺术展,展出120余种两千余盆兰花,邀请全国知名现代花艺大师黄仔献艺;举办“宋时四雅”兰花盛宴,传承千年宋韵文化;作为广州园博会分会场展出兜兰、卡特兰联袂石斛兰等60余种,创历年之最。
强交流促发展,以兰为媒广交友
广州兰圃的华丽转身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选址兰圃举办活动,助力兰圃高质量发展,展现岭南园林新时代中国故事。打造兰缘诗乐平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湾区诗会之‘兰之猗猗’诗乐会”,生动展示中国品格、中国精神;越秀区举办首届“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吸引众多兰花爱好者和年轻潮人打卡分享;联合四会市举办“父爱如兰”文化周艺术活动,举办“兰之智慧·夏”“茶香伴夏”非遗文化体验、趣味古筝表演等系列文化科普活动,吸引更多市民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传承友谊,参加广州与里昂缔结国际友城35周年友好交流会的法国代表团到兰圃参观;奥地利大使馆、奥地利文化中心在兰圃举行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广交会的部分外宾也纷纷到兰圃参观,交口称赞兰圃“犹如美丽的天堂,令人沉醉其中”。
据悉,下一步,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将继续丰富历史名园保护名录,加大历史名园中建构筑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历史名园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历史名园规范管理、文物修缮、创新性保护传承方式等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
为全力护航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9月4日开学日,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同步线上巡查,全面启动秋季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9月4日,对前期网络投票选出的广州市培正中学和广州市白云中学,省、市、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全面监督检查,并通过媒体进行现场直播。重点检查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过程控制、餐饮具清洗消毒、成品备餐供餐等全过程,由食品检验机构对学校食堂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监督抽检,如大米、食用油、蔬菜、调味品等品种,确保食材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现场加工制作符合操作规范要求。
行动日当天,检查发现风险隐患40个,主要为个别学校食堂存在食品原料存放不规范、地面存在积水未及时清理、原料和半成品盛放容器未明显标识等问题;个别经营者销售的酸奶、裱花蛋糕、三文治等高风险食品未达到冷藏温度要求等问题。上述问题,均已及时督促落实整改。
为护航开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教育部门提前做好部署:在一个月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全覆盖检查工作,并强化监管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做好食品原料把控、环境卫生整治、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维护,严格压实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属地监管责任,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