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羊城夜市先行区措施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加速
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力和活力,助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近期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关于培育羊城夜市先行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夜间消费载体、夜间经营监管、夜间活动组织、夜间配套支撑四方面,提出18条促进广州夜间消费的具体措施,擦亮“羊城夜市(Young城Yeah市)”城市夜间消费品牌。
培育特色载体,打造夜间消费多元场景
2019年出台的《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打造30个全市夜间经济集聚区。本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广州在总结近年来推动“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品牌发展基础上,对《实施方案》的具体细化。《若干措施》提出,要打造四类羊城夜市特色载体,为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多元的消费场景。
培育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建立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评估体系,按照国际水准、特色鲜明、差异发展、总量控制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培育并认定30个左右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对先行区进行授牌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认定并向社会公示,并实施动态调整。先行区内试点推行高效集中的政务服务和包容创新的监管政策。
支持建设片区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各区结合辖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发挥资源优势和商圈特色,参照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评估体系,自行认定一批片区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丰富城市夜间消费供给。鼓励各区在业态融合、宣传推广、资金支持、包容监管等方面予以创新。
打造社区微夜市示范点。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位,活化利用停车场、园区空地等公共空间,在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和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限时限地举办“小而精”的微夜市活动,打造一批社区夜市示范点。设立社区夜间管家,提升社区夜间治理水平。
塑造文旅特色夜间消费场景。依托红色印记、文脉记忆、艺术水岸、粤韵街巷等场景,塑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近现代红色文化等夜文化空间。鼓励市场主体运用新设计和新技术,打造“公园+”、“艺术+”、“文化+”等可感知、可体验、沉浸式的非标商业场景。
优化监管模式,推动夜间消费“轻装上阵”
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夜间活动监管较严、报批流程复杂等痛点、难点问题,《若干措施》提出在羊城夜市先行区试行监管模式优化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夜间经济活力。
优化群众性活动审批管理。对羊城夜市先行区活动承办者申请3个月内在相同地点举行相同主题的多场次活动(1000人以上),公安机关采取一次性许可的方式对各场次活动准予安全许可。对先行区内活动承办者举办1000人以下活动,按季度向所在街道报备后即可开展。
简化外摆审核流程。先行区内以镇街为单位明确外摆区域和时段,建立夜间常态化的外摆管理机制。商家在线内按照指定时间段和区域要求以餐车、快闪店、集装箱、市集等方式开展临时外摆,同一年度内无须重复提出申请。先行区运营管理主体负责外摆区域综合管理工作,接受镇街日常监督管理。
优化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鼓励先行区制作有羊城夜市品牌特色外景广告和招牌。对先行区活动承办者申请年度内因举办促销、展销、文旅、节庆等消费促进相关活动需要临时设置大型户外广告,以及在城市建(构)筑物、设施上临时悬挂、张贴宣传品的,城管部门可根据活动方案采取一次性许可。
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管理。对羊城夜市先行区营业性演出活动试点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特快审批绿色通道。
此外,支持各区在先行区内条件成熟的路段,试点打造分时制步行街。
丰富羊城夜市业态,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夜间延时经营,对在凌晨两点后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酒吧、餐厅、咖啡厅、文旅休闲等经营场所,取消营业时间限制。加强夜间促销活动力度,明确每年市政府牵头组织市一级夜间消费节,各区政府牵头组织1-2场羊城夜市主题活动。支持市场主体策划开展新品发布、品牌联名、主题展销、让利促销、直播带货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
《若干措施》还提出要推动夜宵、夜购与夜游、夜娱、夜赏、夜跑、夜读等融合发展,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支持举办音乐、戏剧、舞蹈等活动,发展具有羊城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繁荣夜间演艺市场。策划、整合并推出一批夜间文旅消费体验线路,串联羊城夜市先行区和重点旅游资源。鼓励各区推出48小时微度假黄金游线和精品夜间游线,将辖区内景区景点和住宿餐饮、夜市等夜间消费资源串点成线。市区政府部门加强“Young城Yeah市”品牌营销策划和宣传推广,引导权威媒体、新媒体等加强矩阵宣传。
强化配套保障,为夜间经济保驾护航
《若干措施》还明确从组织领导、监管细则、配套服务和硬件支撑等方面着力,保障广州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若干措施》明确,依托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羊城夜市工作市区街道三级协调机制,形成政府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合力;支持商圈、商业综合体、品牌企业、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市场主体组建夜间消费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为企业夜间经济赋能。对于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由市级相关监管单位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路径。同时加强活动安保、交通出行、环卫服务、灯光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支撑,将羊城夜市先行区优先纳入市政硬件提升重点范围。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羊城夜市先行区评估体系和实施细则,将羊城夜市先行区认定、培育、服务、提升等环节做深做实,不断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优化提升夜间消费供给,推动释放羊城夜市的能量,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增加更具国际化、年轻化、个性化的靓丽底色。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化区分局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引领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用好国家级试点的优势,回答好具有广州规划资源特色的“卓粤·自然”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问卷。
一、回答好“地从哪里来”,支撑空间高质量利用
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支撑项目落地实施,离不开土地资源要素供给。地,应该从哪里来?
从化区分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推进,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个平台和手段作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支撑体系,推动土地空间协调保护与发展。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和“一带四区”的国土空间格局引领下,从化区分局充分利用好县域尺度的试点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合理安排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各类整治项目共97个,按照“总体稳定、优化微调”的原则对整治区域范围内少量破碎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布局调整,推动南、中、北、西部的各类要素在县域范围内流动,为温泉生态经济总部集聚区、从化经济开发区、高埔创智谷三个重大平台项目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和发展空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此外,从化区分局以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作为先行探索点,将产业招商环节前置到规划阶段,按照产业策划谋划实施方案、进行土地整备。联动镇、村,共同盘活村域范围内至少22亩低效闲置建设用地,为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后期产业运营用地进行“量身定制”,精准保障乡村产业多元用地需求,实现“所建即所需”,提高土地的节约利用。
二、回答好“钱从哪里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解决项目规划、实施和运营全流程、全周期的资金投入。钱,应该从哪里来?
从化区分局在充分利用好区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的基础上,注重搭建由政府、市场、公众等各方有序参与、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的平台,探索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渠道,助力乡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从化区分局发挥区属国企和市属国企的作用,目前通过联动打造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和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植入农业产品研发、农产品初深加工及销售、农事研学等产业,实现强链延链补链,计划共引入社会投资约22亿元,目前已投资超8亿元,既解决了整治工作所需资金,又有效地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产业发展动力,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浪潮汹涌催人进,扬帆奋楫正当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要一环、关键之举。从化区分局将继续按照“卓粤·自然”的工作部署,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展现好广州行动的引领形象,回答好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问卷。
8月21日,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南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沙区文明办、南沙区“扫黄打非”办、南沙区国防教育办、南沙区人武部组织开展南沙区“光影筑军魂 双拥薪火传”电影进军营活动,活动中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南沙区“光影筑军魂 双拥薪火传”电影进军营活动现场)
电影主要讲的是地球面临太阳毁灭危机,全球陷入一片恐慌,中国政府及科研代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延续人类文明为己任,肩负起守护地球家园重任。影片场景宏大,震撼人心,影片展现出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与信念深深印在官兵们的心中。官兵们纷纷表示,要将精神触动转化为实际行动,扎根军营,投身强军实践,报效祖国。
(驻区部队官兵观看电影)
此次送电影进军营活动将在驻区各部队中持续开展。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围绕广大军民实际需求,丰富部队业余活动,加强军地联动,唱响双拥文化主旋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