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植物如何生存?高温小组研究结果上线
炙热高温下,生长在户外的植物如何生存下去?2022年8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极端高温下的植物生存大调查”,记者独家采访研究团队,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对植物保护的举措。而今一年过去,记者通过回访获悉,近日随高温天逐步“下线”,“高温小组”长达一年的研究成果也逐渐“浮出水面”。
高温下银杏、水杉等最易枯死
为做好森林植物和植物园植物耐旱耐热的研究,去年8月,华南国家植物园推出“极端高温下的植物生存大调查”,其中网络问卷调查部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调查一共持续了15天,在全国范围内最终收获了313份来自21个省市和134个县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全国植物高温下受损的图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刘慧副研究员是调查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在来自成都、重庆、南京、上海、杭州和长沙的数据中,充满了“叶片卷曲、焦脆、枯黄”“地上的草全部枯死”“树下厚厚的落叶”“小区植物死亡率超过20%”“叶片枯死率达到70%甚至90%”等这类描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容易枯死的树木是银杏、水杉、槭树科枫树类、蔷薇科樱花类,还有广玉兰、白玉兰等;灌木和草本是花叶青木、八角金盘、鸭脚木、洒锦珊瑚和各种草坪草,以及一些农作物如玉米、蔬菜等。
据刘慧介绍,调查结果一方面佐证了2022年国家气候中心8月份发布的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结果显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以及京津冀地区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高温下植物受损事件;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大城市的热岛效应。
今年高温破纪录引发研究关注
2023年5月底,课题组博士一年级的王杨思鼎转发了一则“元江生态站最高气温达45.1℃,打破自建站以来的历史最高气温”的推送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对此刘慧表示,“因为发生的季节太早了,温度太高了,这很不寻常。”很快,刘慧采纳了王杨思鼎的建议并组织4人实验小队,于6月携带多种仪器奔赴元江,开启了课题组今年的野外实验。经历了野外一个多月的高温烘烤,实验小队完成了60多种森林植物耐热性的测定,希望能从自然界中找到更有潜力的“耐热物种名录”。
通过调查研究“高温小组”发现,自然界中高温和干旱经常同时出现,叶片的耐热性和耐旱性本质上也是紧密相连的。“2022年在我们进行调查以及现场测定时,就有好几位同事或朋友问到‘这些植物究竟是热死的,还是旱死的?’对此我们认为,首先高温肯定是重要的叶片致死因素;其次,干旱可能是更重要的全株致死因素,两者叠加加速了植物的死亡。”刘慧说。
去年夏天,上海、武汉、杭州、温州的几位老师加入了“高温小组”的测量工作;今年夏天,海口、济南和乌鲁木齐的几位老师同学也在各地开展了植物耐热的研究。未来,建立全国植物响应极端气候信息系统的理想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全国范围内不同研究单位的合作。
8月8日上午,广州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汪志明带队,到白云区三元里街调研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尹自永,白云区委副书记邱之仲,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柏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代章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三元里村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成效,参观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并在三元里街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以座谈会形式调研“白云智慧城管”运作情况。
座谈会上,郑柏生详细介绍了白云区通过协同打造“大管家”综合性城市智慧运营服务平台、整合优化服务资源、科技助力垃圾分类、数据赋能环卫收费,以及构建城市管理问题闭环共治体系等智慧化手段,赋能全域服务治理工作的“白云模式”,获得调研组的高度肯定。(杨俊杰)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多方因素对全球贸易造成较大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广东克服多重困难挑战,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基本盘,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彰显十足韧性。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1-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4.55万亿元,其中,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重点地市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深圳、广州、惠州等市外贸进出口分别增长5%、8.1%、4%,合计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超过6成。
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1-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4.5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3万亿元,增长3.1%;进口1.55万亿元,下降8.2%。单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6942.8亿元,同比增长0.1%,在全国稳外贸大局中发挥出“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其中,出口4472.6亿元,增长0.4%;进口2470.2亿元,下降0.4%。
外贸运行总体平稳。1-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比重19.3%。其中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7%,增速较整体快6.8个百分点,比重达到58.1%,较去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1-7月,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1.3万家,增加8.9%。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2.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占进出口总值的60.3%,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70.8%
重点地市稳定增长。1-7月,深圳、广州、惠州等市分别增长5%、8.1%、4%,合计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超过6成。部分地市快速增长,揭阳、汕尾等市进出口分别增长23.6%、10.2%。
“新三样”出口、能源产品进口保持强劲。“新三样”出口动能更加充足,1-7月,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570.8%、23.9%、44%。能源产品进口需求旺盛,1-7月,广东进口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695.1亿元,增长30%。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来看,今年1-7月,广东外贸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整体优势不断凸显。特别是7月企稳回升,充分展现了广东外贸的韧性和活力:“虽然当前广东外贸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比较多,但广东外贸具有巨大的发展动能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