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纪委监委通报2023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占比图
2023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6905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2140件次。处置问题线索4616件,其中谈话函询384件次。立案2487件,其中立案局级干部22人、处级干部185人、科级干部278人。处分1092人,其中党纪处分977人、政务处分200人。处分局级干部19人,处级干部123人,科级干部141人,一般干部37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772人。
2023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3464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2265人次,占总人次的65.4%;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833人次,占24%;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180人次,占5.2%;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186人次,占5.4%。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立案行贿人员133人,移送检察机关26人。

7月19日下午,市委第六巡察组向黄埔区委反馈巡察情况。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巡察办主任刘利人传达市委书记郭永航关于巡察和整改工作的有关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市委第六巡察组组长胡伟京反馈巡察意见。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代表黄埔区委作表态发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美祥主持反馈会议。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3月中旬至5月底,市委第六巡察组对黄埔区大沙街姬堂旧村、新龙镇新田旧村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的村级党组织进行了专项巡察。巡察组认真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广东省委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坚决落实政治巡察要求,从严从实开展巡察监督。通过广泛开展个别谈话,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顺利完成了巡察任务。
胡伟京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黄埔区作为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区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在释放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推动村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巡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基层干部队伍良莠不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不足、领导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久拖未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三资”管理不规范;涉旧改信访问题突出,基础数据调查审核把关不严,违建抢建监管不力等。
胡伟京提出六点意见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完整理解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巡察指出的问题和建议,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深刻剖析、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系统谋划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二是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由挂点区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解决。三是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由区委组织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区纪委、区委巡察机构加强监督,确保本轮专项巡察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尽快出台涉旧改村班子建设专项措施,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五是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挂点区领导牵头,区国土部门、街道、社区参与,统筹研究解决历史争议路径和方案。六是进一步加快回迁进度,减少临迁费拖欠压力。
刘利人指出,区委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整改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抓整改,把巡察整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机制,逐一抓好落实,按时报告整改情况,提升整改实效。要强化政治责任抓整改,进一步增强巡察整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加强整改情况的督导指导,持续推进整改工作常态化。要突出政治效果抓整改,突出专项巡察整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巡察整改见真章、动真格、求落实。
陈智勇表示,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站位高、把脉准,必将帮助我们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诚恳、主动、全面认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旧村改造等问题,做深做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以过硬担当扛起整改责任。二是要不折不扣抓整改,建立全链条“闭环式”巡察整改机制,围绕巡察反馈的问题逐一研究部署、逐个细化方案、逐项整改落实,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挂账+销号”动态管理,确保街镇、村同责同步整改。三是要举一反三促长效,对普遍性、行业性、系统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建章立制,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系统谋划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把巡察整改成果综合运用到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发展增长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中,以严实作风确保整改成效。
市委巡察办、市委第六巡察组、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有关同志,黄埔区委、区政府,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大沙街道、新龙镇党工委班子成员,姬堂社区、新田村党委班子成员等参加会议。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7月13日至7月30日,一场小型个人画展——《当心灵回归纯粹,平凡原来也会很美》在大塘街文化站悄悄盛放。这场画展对于生活、工作在大塘街的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同,因为办展人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身边人”:大塘街综合保障中心出管员刘卫国。
出生于1972年的刘卫国,是一名业余绘画爱好者。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在工作后多年才重拾画笔,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以及对绘画的热爱不断刻苦练习,最终画出了一幅又一幅令人称道的画作。本次个人画展,刘卫国展出了自己近8年来的部分作品,画作基本以油画为主,创作主题和题材大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人、事、物。他表示,“艺术能让人生变得色彩缤纷,比起在物欲中浮沉、颓废,我更渴望让心灵回归纯粹,在平凡中发现美。”
展览期间,刘卫国在工作间隙都会尽量赶到现场与前来观展的人员交流切磋。7月27日下午,大塘街主要领导也来到文化站“捧场”,刘卫国详细介绍了每幅作品的创作构思和意涵,表达自己“算是怀揣当初那个童真的梦,纯粹因热爱而坚持,不与专业名师大家比较,但求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的淳朴想法。大塘街领导认为,要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应该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去推进,不仅能提高群众参与度,更能让群众印象深刻;鼓励街道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多来文化站举办类似展览,共同擦亮“印象大塘”文化品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