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获两奖!水务风采绽放“青春舞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7月31日,“青春舞台”——2023年广州市直属机关青年讲党团课大赛在广州港口中心圆满举办,市水务局邱迪雅同志代表参赛,并斩获大赛的三等奖和优秀备课奖。
赛前合影
本次党团课大赛通过初赛等方式进行选拔推荐,共有43个单位报送54个讲课视频,最终,15名选手进入复赛。比赛现场,经过三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同时还公布了本次比赛的优秀组织奖、优秀课件奖、优秀备课奖获奖名单。
其中,我局邱迪雅同志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凭借课件《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广州水务遗产名录为例》夺得优秀备课奖,有力展现了水务青年工作者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实干笃行、踔厉奋发的干劲与担当,彰显了水务青年干部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勇做时代新青年的信心和决心。
市水务局青年代表邱迪雅
获奖合影
大赛还同时设置了“机关青年说·论坛”环节,邀请4位往年大赛的获奖优秀选手分享了参加党团课大赛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变化,激励更多的青年通过参加比赛来提升自我,展现青春风采。
邱迪雅同志演讲分享
《人、水、城的烙印》
2018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来穗考察,首先关注的就是治水情况,他殷切叮嘱道:“抓河涌水治理要见实效,治理后要能下水游泳”。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指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就是这么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的古城。悠久的建城史赋予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打下千年商都的历史烙印,孕育出一系列宝贵的水务遗产。
东濠涌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早在宋代,东濠涌就是人工修建的排水系统六脉渠之一。然而在近代,城市化进程导致东濠涌一度沦为“臭水沟”。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东濠涌,并深情寄语:“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目前东濠涌已实现全流域水体循环和生态恢复,水质明显提升,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红尾水鸲等生物也前来东濠涌栖息。从黑臭河涌华丽蜕变成水清岸绿的岭南水,东濠涌是广州治水的靓丽名片,定格出水务人接续奋斗、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火热实践。
东濠涌
“峻岭出雄坝,平湖藏乾坤”。黄龙带水库坐落于从化流溪河流域上游,被誉为广州水利人的黄埔军校。50多年前,为根治流溪河洪灾,广州水利人聚集精英,肩挑背扛、艰苦奋斗,拉开了黄龙带水库的建设大幕。1976年,黄龙带水库顺利建成,这是广州市水电系统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施工的水库,集防洪、灌溉、发电为一体。广州水利人就地取材,大胆采用浆砌石坝,建造出一座造价低、质量过硬的大坝,为黄龙带水库打下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烙印。这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激励着新一代水务人拿出闯劲干劲拼劲,高扬改革旗帜,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为“再造一个新广州”贡献水务力量。
黄龙带水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西山堤围位于增城区增江东岸。清代嘉庆年间,为治理西山村水患,举人蔡九传率族人联合邻村修筑增江堤围,并起名“同和围”,取各村同心合力之意。1990年,西山村民将昔日的“同和围”加高加厚变成西山围防洪大堤,在为村民筑起安全屏障的同时,也成为烙印着共建共治共享精神的水利丰碑。如今,西山堤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与碧道、增江画廊联动,是极富历史价值的靓丽城市名片,更是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西山堤围的华丽转身给予人民群众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广州铺开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画卷。
西山堤围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水务工作者,应以此为己任,深化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奋力开创广州水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守护千年羊城的时代烙印。作为广州市民,我们要共同爱水护水,为水文化保护利用做出贡献,共同营造人水和谐的绿美广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与水务遗产的跨时空对话中,要深刻汲取其中蕴含的接续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精神、共建共治共享精神,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日前,我区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GDP)以8.6%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我区各镇街各扬所长、各展所能,聚焦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全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新塘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打造千亿级制造业强镇
今年以来,新塘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奋力打造东部中心活力城区、千亿级制造业强镇,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6月底,新塘镇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2.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工业投资完成近13亿元。
该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立镇。聚焦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两大抓手,推进牛仔产业园项目与区城投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形成初步投资计划,新支持5个“工改工”项目正式落地;通过实行领导班子“两化一式”(常态化、精准化、妈妈式)服务企业制度,采取订单帮扶、技术帮扶、资源帮扶、客源帮扶等措施,最大限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上半年,该镇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推动鸿凯智能产业项目“五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纳统”;纳米中心项目进入建设勘探前期阶段,合沣建材项目如期建成运营,项目筹建工作提速提质。
该镇坚持全员招商、服务优先,举办“东部枢纽育新机 满塘潋滟迎商来”主题系列招商活动,招商引资新洽谈入库项目31个,注册项目8个,协议投资总额16亿元,协议年产值或营收近23亿元;商务楼宇招商新增进驻企业529家。
为做好土地整备工作,该镇抽调骨干、组建专班,全力开展征地拆迁攻坚行动,上半年共完成征地354亩,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和实施。
宁西街:紧盯重点工作任务,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
今年上半年,宁西街紧盯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三大重点,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6.46亿元,同比增长13.02%;固定资产投资77.2亿元,同比增长9.32%;限上批发业销售额5793.24亿元,同比增长73.1%。
紧紧围绕土地要素保障,该街全员参与,责任到户,比学赶超,强力推进征拆工作。目前,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的14年征拆历史基本结束,宁西园区已完成协议签订,正在清表,今年上半年累计支付征拆资金4.57亿元。
该街以产业筹建、工业投资等专班为着力点,加快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周调度、月考核”,主要领导总统筹,分管领导当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当施工队长,项目为作业面,兵团突击、协同作战、包干到底,做好重点项目动工建设的全要素保障。今年上半年,该街核心区平台产业项目共81项,完成投资43.7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109.3%;宁西园区产业项目共25项,完成投资3.9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66.5%。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瞄准智能家居、汽车零配件等本土特色产业,精准招商,全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中诺、中矿、益众等供应链平台拉动工业服务业等项目入驻。截至目前,招商项目完成新洽谈入库62个,完成率163%。
该街完善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主动走访、对接企业约170家次。精心制作《致企业的一封信》,向企业公开亮诺,为企业纾困解忧。成功举办“相聚宁西 拥抱未来”企业家沙龙、“物流惠百企”推介会、宁西商会研讨会等活动,主动搭建企业家交流分享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辐射拉动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循环。
仙村镇:融入广州东部中心顶层设计,优化提升“产业图谱”
今年上半年,仙村镇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8.8%,全镇税收同比增长38.75%,为顺利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该镇积极融入广州东部中心顶层设计,以村镇工业集聚区“工改工”为抓手,依托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村园区重大发展平台,不断发挥土地资源与产业载体丰富的空间优势。上半年共完成新征地1966亩,土地清表1760亩,场地平整面积564亩,房屋征拆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已完成土地出让281亩,完成征拆资金支付2.79亿元,顺利完成上半年土地收储任务。
该镇优化提升“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引进一批符合该镇产业定位需要、带动力强的优质重大项目,万洋科技城、天业冷链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全力做好广汽部件、华新等8个产业项目全周期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新洽谈项目入库任务数12个,完成率92.31%;签约项目7个,完成率233.33%;注册项目6个,完成率150%。
该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富民兴村,做大做强仙进奉荔枝产业。协同组织召开荔枝营销会、电商直播公益课堂等,实现荔枝市场营销开门红。2023年仙进奉荔枝种植面积为6099亩,亩产864斤,总产量2716.9吨,产值达2.28亿元,同比增长2.24%。
永宁街: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永宁街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集中精力拼经济、抢速度、谋发展,通过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持续深化企业服务等措施,推动永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经济指标稳步上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该街扎实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南硅氟、冠荟、五羊-本田摩托车项目配套工程四期、美宇新新大道等“工改工”项目;扎实推进“攻城拔寨”项目建设,年度完成率56.3%,超出时序进度6.3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农业龙头、永晟新材料、骏誉金融、豪进领汇等项目动工、施工,强力督促广明、漫鱼、羊城晚报等项目竣工投产。
该街还持续深化企业服务工作,将企业服务联络员制度常态化,贯彻落实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工作方案。上半年,累计共走访企业并开展服务118家次。对企业(项目)反馈问题和诉求,该街多部门联动协调研究,形成督办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实现政企同频共振、互利共赢;持续加强纳统工作力度,对辖区318家调查单位进行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调查,确保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真实完整。
中新镇:立足区位优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中新镇着力推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片区、中新科技园重点平台产业招商,强化项目筹建,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投资6.88亿元,同比增长20倍。
该镇立足“三城两区”优越地理位置,依托增城西站,加快推进广州东部公铁联枢纽、中新科技园等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强化用地保障,按时保质完成征迁任务,为希音、中驰车福等优质产业项目腾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和外出招商宣传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约40次,成功引进、签约、注册一批项目,投资总额超26.9亿元,完成率117.17%。同时,依托公铁联运平台,大力推动交通枢纽公司上下游配套产业、润城、中南高科园区入驻企业等近30家企业在该镇注册独立法人公司,共同为辖区经济作贡献。
该镇加强企业走访,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中新公司、希美克等项目增资扩产。同时,积极为辖区企业链接本地资源,打通企业发展内循环,其中福恒嘉邦、世达橡塑、慧谷功能材料等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超150%。
此外,该镇还积极盘活12个村级工业园,建立村级工业园用地底册。发动场地受限的企业积极参与“工改工”或引导其入园区发展,确保原有的优质企业能留在中新、深耕中新。
公交票价2元起 多数人“可接受”
《广州市公交基础票价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听证会将于8月中旬召开。按照《方案》,广州拟优化日班车线路基础票价,1元票价或将取消。记者了解到,目前运营的1元公交大多以环线和短线为主。如果公交车取消1元票价,会对乘客产生影响吗?连日来,记者走访大学城、东山口等1元公交运营线路,听听市民的意见。
1元公交
目前广州运营的1元公交大多以环线和短线为主。
2021年,广州有一批公交线路宣布降价至1元,包括3路(东山龟岗总站-如意坊总站)、41路(广州火车东站总站-汇景北路总站)、101路(海印桥总站-机场路总站)、102路(东山总站-文化公园总站)等线路,这些公交线路里程均不足11.33公里,按当时的规定核定票价为1元。
此外,还有部分“4”字头的社区环线公交线路,例如413路(南岸路总站-南岸路总站)、416路(坦尾总站-坦尾总站)、426路(汇侨路总站-汇侨路总站),以及778路(五羊邨总站-广州东站汽车站总站),大学城环线1路、2路等短途环线公交线路,均为1元。
大学城环线2号线外环西路总站
方案:两种调价方案都取消1元票价
《方案》拟对现有按公交线路营运里程计价的方案进行优化,主要优化日班车线路基础票价:取消1元票价;简化基础票价体系,日班车票价层级由五级减少至四级或两级;妥善解决分段收费问题。具体优化办法有两种,一是继续实行分段收费,但优化分段收费政策;二是日班车实行一票制,不进行分段收费。
《方案》给出了局部微调方案(方案一)、单一票制方案(方案二)两个方案。方案一提出,恢复日班车线路起步价格为2元;根据公交车全程营运里程,单次票价分为2元、3元、4元和5元;对于全程5元票价线路,取消全程营运里程49.83公里的上限限制。方案二提出,全程营运里程小于或等于15公里的线路,票价为2元,大于15公里的线路票价为3元。
在公交定价范围方面,新增的旅游观光线路、旅游线路、商务专线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企业依法自主定价。快车、夜班车基础票价,以及BRT线路票价和现行加收票价规则不变。从《方案》可以看出,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公交车都不再有1元票价。
走访:1元票价如调整 短途还会坐车吗?
1元公交都是谁在坐?票价调整后,市民还会选择公交短途出行吗?7月19日,记者分别前往大学城环线2号线的始发站外环西路总站,以及3路公交车的始发站东山总站(龟岗)询问市民意见。
外环西路总站是大学城环线2号线的始发站,临近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所以该线路的乘客除了大学城附近的居民,还有乘坐地铁从大学城北地铁站出站的上班族。吴女士说:“我是住佛山的,我乘坐这个公交是因为地铁站离得比较远,这条环线正好可以到外环西路总站,我是来面试的,如果面试通过,这辆公交就是我的通勤必备了。”
在得知公交车票价将要调整后,吴女士表示:“1元调整成2元,对我来说差别不大。”正在上大学的赖同学也持相同看法,赖同学本身不会骑自行车,无论是去地铁站还是去附近商圈都必须乘坐公交车或者打车。“如果票价变成两元,我还是会坐公交车的,因为总比打车便宜。”赖同学说。
在珠江新城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下班后她通常会乘坐地铁到东山口地铁站,随后步行至东山总站乘坐3路公交车回家。在得知公交车可能调价后,赵女士表示:“无论是否调价,我都得乘坐公交车,这是我必须承担的通勤费用,但我还是希望保持现有票价,毕竟这条路线也有许多学生乘坐。”
而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刘女士则告诉记者:“如果下班早,我就坐公交车来接孩子。如果涨价的话,以后就让孩子自己回家,反正距离不远。”
市民建议:调价后应加密班次
对于1元公交票价的调整,大多数市民表示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对于环线公交以及短线公交,市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记者在大学城外环西路站陪吴女士等待大学城环线2号线的过程中,吴女士向记者“诉苦”:“环线的发车时间相隔太久,我们说了这么久的话还没有车(约10分钟),今天我面试差点迟到。我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公交车刚刚离开,于是等了差不多15分钟才等到下一班车。所以比起价格,我更在乎公交的班次是否能够增加。”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能理解乘坐人数少所以公交车班次不密集,但是对于上班族来说,迟到和打车都是金钱消耗,所以希望大学城环线可以通过改变成小车运输的方式加密班次,方便中关村青创汇的上班族。
在越秀区东山总站,赵女士也提出了类似建议。赵女士对记者说:“之前我看路上有一种车身比较窄的公交车。如果把现有的一部分短线车换成那种,一方面可以减少拥堵,毕竟老城区大多都是两车道,小车更灵活,一方面也能节省一定的交通资源吧。”赵女士表示,东山口周边人流量较大,高峰期加密小型公交车的班次能尽量承载更多乘客。
政协委员:调价同时也要优化线路
对于日班车线路1元票价调整的原因,《方案》解释,一是为适应市民公交出行乘距缩短趋势,支持公交企业发展短途线路,促进公交线网优化;二是参考其他出行方式起步价,地铁、共享电动车、共享自行车起步价分别为2元、2元、1.5元;三是参考主要大城市公交起步价标准,北京、上海市区常规线路、深圳公共汽车(大巴)等城市公交基础票价起步价均为2元。
对于《方案》,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指出,公交车本身的盈利性相对较弱,取消1元公交是伴随物价上涨、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相匹配的考量。同时,地铁出行虽为主流,但是人流过于密集,导致地铁早晚高峰经常限流,“公交出行相对来说不那么饱和,公交企业在调价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调整线路,除了‘最后一公里’的摆渡作用,也可以开行更多覆盖地铁客流较多站点的线路,给通勤的上班族多一些选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