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聘任604名党员干部监督员
7月25日,白云区在区委党校举行党员干部监督员聘任仪式暨业务培训会,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监督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监督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
会上,区委组织部为受聘的2023年度白云区党员干部监督员代表颁发聘书。据悉,2023年度区党员干部监督员通过单位推荐、定向邀请、社会招募3种方式产生,共计604人。
监督员聘期为一年,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监督全区各单位政治生态建设、党委(党组)选人用人工作、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监督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收集、反映党委(党组)选人用人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的问题线索,以及加强和改进全区党员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
据介绍,区党员干部监督员工作于2022年开始启动,监督员由各单位推荐产生。受聘以来,各位监督员在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城中村治理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收到反馈信息1100余条,有效拓宽了监督渠道、凝聚了监督合力。
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白云区对监督员工作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丰富了监督员的产生方式,增加了定向邀请和社会招募两种形式;专门制定印发《白云区党员干部监督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完善了制度机制,健全了问题线索的“发现—报送—处理—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值得一提的是,监督内容中新增了正向监督内容,除了发现问题线索外,还可以通过监督把正面典型发现出来,为区委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在区人大代表李万秋看来,监督员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障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助推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此次成为定向邀请的监督员,她将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专业优势,从用法、守法的角度履行监督员职责。党员胡彦涛是通过社会招募的监督员,他表示,自己从事的是社会科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社会问题情况熟悉,更能精准地把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反映出来,因此接到党员干部监督员的报名通知时,他便积极报名,今后会认真履行职责。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白云区建立党员干部监督员制度,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构建群众监督体系、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促进白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岭南膳食模式》起草组专家接受记者采访
7月30日下午,在中国营养学会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广东省营养学会牵头并组织专家制定的《岭南膳食模式》在广州正式发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徐庆锋在致辞中指出,深入开展居民膳食模式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的具体要求。《岭南膳食模式》是岭南区域营养创新的重要研究成果,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岭南传统饮食文化为特色,以促进健康为核心,为岭南人民量身打造了一条健康饮食之路。他强调,要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精细化梳理岭南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中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为群众提供个性化膳食指导;要积极开发制作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科普作品,把《岭南膳食模式》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
据悉,专家组历时一年,通过总结岭南地区居民传统的饮食特点,并结合现代循证营养健康证据,凝练出《岭南膳食模式》八条特征,具体为:食材广博、搭配合理;蔬菜足量,水果丰富;水产充足,肉禽蛋奶适量;杂豆常有,全谷坚果不缺;饮食清鲜,少盐少油;喝茶多,饮酒少;多蒸煮快炒,少煎炸腌制;叹早茶、常煲汤,重食养。专家表示,该膳食模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发布会上,临床营养、社区营养、疾控机构、餐饮行业、食品生产企业、学校、山区营养、营养师、养老服务、营养学术研究等领域营养健康相关工作者代表共同发出践行《岭南膳食模式》的倡议,并通过线上直播与广大市民分享。
7月25日下午,《增城城乡发展与规划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发布会在增城城市馆举行。活动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主办,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承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规划师张越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领军人才张新长出席活动。
张越飞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增城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增城区编制《地图集》具有重大意义,这将为各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增城、参与增城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未来,增城将继续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建设“绿美增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增城建设成为经济结构合理、社会进步文明、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
发布会上,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曹凯滨作“知区情行荔乡”主题演讲,从“源于实践”“综合图集”“知行合一”三大方面,介绍了《地图集》的来源、丰富成果和应用。另外,张新长以“地图——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签”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原始、古代、近代、现代、未来地图的发展演变。他对《地图集》的编排思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予以肯定,并表示其综合全面地反映增城各项建设的突出成就和鲜明特色,反映增城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为增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地图集》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组织开展、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承载实施,增城区各镇街及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两年的潜心“打磨”,最终编制出了一部图说增城城乡发展的“百科全书”。《地图集》精心收集并诠释了增城区的整体风貌、功能定位、历史底蕴、发展未来等内容,融合专题地图、统计图表、图片、文字于一体,集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区域地理为一身,客观系统地展示了近年来增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美好蓝图。同时,《地图集》配套发布了移动端电子地图集,通过微信小程序(与本书同名)即可浏览全文内容,并增加了13个镇街26个代表点位的720度全景视频,极大地提升了《地图集》的实用性和体验感。
目前,这部《地图集》是增城区城乡发展综合性图集最新的版本。早在2010年,由原增城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城乡院编制的增城第一本集线划、影像和社会经济专题信息为一体的信息化地图集——《增城市城乡发展与规划地图集》出版,并于2012年荣获由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铜奖。该奖项是由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我国地图类最高奖项。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局长沈伟剑表示,新版《地图集》的出版,及时反映增城人文与自然要素的实际变化,以高数据精度,保持地图现势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为区政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有助于增城区规划编制、项目选址、城乡管理、行政审批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完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图集》的应用,将助力推动增城区城乡规划建设事业迈向新台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