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住建厅到番禺区调研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情况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管处对广州南站TOD项目住宅地块项目、新世界-广州地铁汉溪发展项目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品质开展调研工作。
指导组查看番禺区两个工地的工人宿舍区、休息区以及文体活动室等场所,并对各相关单位提出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顺应新时代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持续提升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品质。要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区标准化管理,改善从业人员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努力转变公众对建筑工地“脏乱差”的过时认知,切实从关心、关爱工人入手,从解决最切身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推动提升工地环境品质工作落地落实。要提高标准,营造亮点、持续创新、落实建筑工人施工现场劳动保护配置,提升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劳动保障水平,塑造新时代建筑工地的全新形象。

自2021年9月起,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目前已对辖区56000多支路灯进行全面大数据资产采集,新装与升级752台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终端、854台漏电监测终端、52台水位监测终端,对相关资产实行全基础档案、全使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自动化监控,有效提升了城市照明管理质量,合理降低了照明能耗,实现了绿色、环保、安全、低碳的城市照明管控目标。
智能化监控调度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路灯什么时候开启、什么时候关闭?番禺区城管部门根据辖区所处的经纬度计算出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道路照明智能监控终端能全天候监控分析回路数据,优化每天的最佳开关灯时间,同时可以根据突发天气变化情况,精确定位照明度不足区域,有针对性地调整区域照明方案,在达到“哪里不亮照哪里”的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同时,又兼顾节能减排,绿色运行的效果。
现有智能化监控系统,还能实时演算真实亮灯率,及时准确监测故障点、故障源和系统运行状态,便于快速反应,迅速调度,及时维修,大幅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大大减少路灯巡查维修频次和人员车辆派遣数量,有效降低照明运维的综合成本。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投运已经改变路灯运维人员的工作模式,从原有以亮灯率为主的工作中释放出更多的精力,补足到线路损坏、灯杆倾斜等原来较难顾及的工作,使维护工作更为深入有效。
系统化安全保障 有效防范漏电事故
照明线路的自然老化及城市建设中的外力破坏都将导致设备漏电,因照明线路点多面广又比较隐蔽,如何及时发现并处理漏电问题,一直是整个照明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番禺区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的漏电监控终端,对全区近2500条照明供电线路进行24小时全过程无间断的漏电监测,一旦路灯线路出现漏电超标,后台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并切断故障线路电源,同时将漏电信息下发给维修人员,便于快速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将路灯漏电伤人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
因暴雨积水导致照明设施浸泡造成安全隐患也是照明管理的一大痛点,区路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对区内52个水浸黑点安装路灯水位监测终端,可直观反馈现场水位信息,若水位达到预设的警戒线,将自动报警并执行断电保护,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今年的强降水期间,有20多处低洼照明设施点位出现超过一级警戒水位(5厘米)的情况,照明设施水位监控终端立即发出警报并断电,有效防范漏电事故发生。
数字化运维管理 打通公众服务便捷途径
番禺区实施智慧照明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对全区56000余支路灯、796个控制开关箱、74台专用变压器台实施现场全要素、属性的信息摸查,创建城市照明设施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形成城市照明资产、照明监控、生产运维、视频监控一体化管理展示、宏观评价体系。
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完成后,通过“一张图”实现全区各类基础数据“一次采集、集成应用”,形成智慧城市照明内容数字化、多网格融合可视化的数字平台,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打通公众服务、报修管理便捷途径,建立电子运行维护工作的分派、处理、反馈、考核、评价管理体系,让市民更加便利地参与、监督城市管理服务。番禺区辖内的路灯杆上都张贴有一张黄色的标签,标签上有编号、道路名称和二维码,市民如果发现哪盏路灯不亮或存在其他故障,用手机扫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区城镇路灯管理公司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最快24小时内处理。
通过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番禺区照明管理水平走到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力推动照明管理全面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2023年8月2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召开党组会,通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志鸥局长近期来广州调研的相关情况,传达学习关志鸥局长的工作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关志鸥局长非常关心我市林业工作,对我市提出的需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协调的事项给予大力支持,对我市林业工作给予肯定。我们要认真落实关志鸥局长对广州林业工作提出的“集中发力,借鉴农业种子包衣技术,尽快突破花卉种子包衣技术;持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丰富内涵,推动公民科学素养提升;扎实做好野外科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要求。会议对我市需要国家林草局支持的工作事项进行了分工,强调要抢抓机遇、主动请示汇报,狠抓落实、全面强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附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