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有力推动城市照明管理智能化数字化
自2021年9月起,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目前已对辖区56000多支路灯进行全面大数据资产采集,新装与升级752台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终端、854台漏电监测终端、52台水位监测终端,对相关资产实行全基础档案、全使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自动化监控,有效提升了城市照明管理质量,合理降低了照明能耗,实现了绿色、环保、安全、低碳的城市照明管控目标。
智能化监控调度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路灯什么时候开启、什么时候关闭?番禺区城管部门根据辖区所处的经纬度计算出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道路照明智能监控终端能全天候监控分析回路数据,优化每天的最佳开关灯时间,同时可以根据突发天气变化情况,精确定位照明度不足区域,有针对性地调整区域照明方案,在达到“哪里不亮照哪里”的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同时,又兼顾节能减排,绿色运行的效果。
现有智能化监控系统,还能实时演算真实亮灯率,及时准确监测故障点、故障源和系统运行状态,便于快速反应,迅速调度,及时维修,大幅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大大减少路灯巡查维修频次和人员车辆派遣数量,有效降低照明运维的综合成本。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投运已经改变路灯运维人员的工作模式,从原有以亮灯率为主的工作中释放出更多的精力,补足到线路损坏、灯杆倾斜等原来较难顾及的工作,使维护工作更为深入有效。
系统化安全保障 有效防范漏电事故
照明线路的自然老化及城市建设中的外力破坏都将导致设备漏电,因照明线路点多面广又比较隐蔽,如何及时发现并处理漏电问题,一直是整个照明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番禺区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的漏电监控终端,对全区近2500条照明供电线路进行24小时全过程无间断的漏电监测,一旦路灯线路出现漏电超标,后台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并切断故障线路电源,同时将漏电信息下发给维修人员,便于快速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将路灯漏电伤人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
因暴雨积水导致照明设施浸泡造成安全隐患也是照明管理的一大痛点,区路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对区内52个水浸黑点安装路灯水位监测终端,可直观反馈现场水位信息,若水位达到预设的警戒线,将自动报警并执行断电保护,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今年的强降水期间,有20多处低洼照明设施点位出现超过一级警戒水位(5厘米)的情况,照明设施水位监控终端立即发出警报并断电,有效防范漏电事故发生。
数字化运维管理 打通公众服务便捷途径
番禺区实施智慧照明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对全区56000余支路灯、796个控制开关箱、74台专用变压器台实施现场全要素、属性的信息摸查,创建城市照明设施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形成城市照明资产、照明监控、生产运维、视频监控一体化管理展示、宏观评价体系。
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完成后,通过“一张图”实现全区各类基础数据“一次采集、集成应用”,形成智慧城市照明内容数字化、多网格融合可视化的数字平台,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打通公众服务、报修管理便捷途径,建立电子运行维护工作的分派、处理、反馈、考核、评价管理体系,让市民更加便利地参与、监督城市管理服务。番禺区辖内的路灯杆上都张贴有一张黄色的标签,标签上有编号、道路名称和二维码,市民如果发现哪盏路灯不亮或存在其他故障,用手机扫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区城镇路灯管理公司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最快24小时内处理。
通过实施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项目,番禺区照明管理水平走到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力推动照明管理全面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8月2日,番禺区·五华县对口帮扶协作党政联席会议在梅州市五华县召开。番禺区委书记黄彪、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分别讲话。
黄彪指出,番禺区刚刚召开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的区委全会,提出推动十二个领域走在前列、争当示范,把“加强与梅州五华对口帮扶协作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写入了全会报告,这次到五华主要就是落实好本年度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谱写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要共担政治新任务,精心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两地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体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产业有序转移等重点任务,精心开展新时期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区县携手、共同发力、互相支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是要共构协作新格局,全力推动现代化建设新进程。要更加注重发掘利用两地的优势,努力达到资源共享、市场共用、经验互鉴,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要打造好产业协作品牌,引领好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好组团帮扶效能,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培养双向交流,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三是要共建帮扶协作新机制,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新成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加强支持保障力度,帮助帮扶干部及其近亲属解决后顾之忧。
朱少辉对番禺长期以来对五华的大力帮扶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一直以来,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倾情帮扶,推动五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气象,希望两地通过宽领域、深层次、实打实的交流合作,争取在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中做出更多亮点。希望在壮大县域经济上共同努力、取得突破;希望在推动城镇提能上共同努力、取得突破;希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共同努力、取得突破;希望在促进城乡融合上共同努力、取得突破。
五华县委副书记、县长丘炀提出商谈研究事项。
会上,番禺对口帮扶协作五华县工作队、番禺区派驻五华县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分别汇报了对口帮扶协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番禺区领导徐永、覃海深、唐力明、邓展鹏、郭洪杰,五华县相关领导,番禺区和五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番禺区对口帮扶协作五华县工作队、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队)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前,番禺区代表团到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情况,会后调研了横陂足球特色小镇建设运营情况和梅州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
近日,黄埔区委网信办举行“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宣讲会,邀请区政策研究室贾林果博士为辖内互联网企业解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推动发展。80余家互联网企业相关负责人参会。
宣讲会上,贾林果博士全面解读了“高质量发展30条”的主要内容、申报条件等,并对申报流程中的受理时间、办理时限、具体流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高质量发展30条’条款更加精准、政策体系更加优化,更方便企业查找政策、读懂政策、用好政策。”贾林果博士表示,接下来,我区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出台更多专业精准高效的行业政策,推动高质量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
利好政策让不少企业跃跃欲试。“回去我们将结合自身情况对政策进行研究,用好用足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一家企业参会代表黄小姐表示。
据悉,《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于今年5月发布,以“企业贡献越多奖励越大”为政策导向,在原有条款的基础上,增设了“产业链招商奖”“工业上楼奖”“动工投产奖”等条款,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亿元,旨在引导企业优存量扩增量,推动企业发展与政策供给良性互动,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