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广州体育馆测绘确权为广州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近日,广州体育馆测绘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广州市自然资源测绘有限公司对近期测绘的技术要点难点问题及现阶段数据采集成果进行汇报,并商讨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助力广州体育馆尽快完成确权工作。
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大道南,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1号馆、2号馆和3号馆,配套建筑有餐厅、办公楼、停车场和能源中心等,能承接室内田径、体操和球类等大型室内国际比赛项目,同时具备大型文艺表演、会议、会展等功能。广州体育馆作为广州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俯拍犹如一串形状独特的“贝壳项链”,整个体育场馆是不规则的椭圆建筑,这给测绘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广州市自然资源测绘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测绘技术优势,攻坚克难,保证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组织测绘技术骨干多次前往现场考察,制定具体可行的测绘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测绘仪器开展外业数据采集,充分利用该司先进的数据采集加工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广州体育馆是广州地标性建筑之一,广州市自然资源测绘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测绘专业技术优势,为其确权提供技术服务,助力广州市“老城市新活力”,服务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图
广州体育馆鸟瞰图

广州国际金融城北起中山大道,南临珠江,东至天河区界,西接珠江新城东区,划分为起步区、东区、西区、北区,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金融强市”战略,推进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广州国际金融城整体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积极推进金融城起步区道路交通建设工作。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已核发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区内交通道路建设工程(地面道路)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此,金融城起步区包括临江大道、花城大道、湾融路、春融路、水融路、绿融路等地上、地下城市道路均已全面获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施工中,区域立体交通体系已初具雏形,预计年底前可通车。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珠江新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采取功能发展互补、交通强化互动,共同形成功能复合、能级强化的广州市域强驱动中心,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将有效提升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辐射能力。
7月28日,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办“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暨垃圾分类表彰会,推广全国首创的“云站桶”垃圾分类模式,以示范引领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据悉,上半年白云区共收运分类生活垃圾72.4万吨,较2022年同期减少0.76%;分类收运厨余垃圾近16万吨,上半年厨余垃圾分类率超过22%。
本次活动肯定了白云区各镇街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的垃圾分类成绩,并对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包括2023年上半年优秀镇街、村居,白云区2023年第二季度“云站桶”志愿服务活动优秀社区、物业,白云区2023年第二季度先进商会优秀企业,白云区2023年垃圾分类达人,第二季度精准分类旧衣回收先进奖等。
“通过这次表彰可以让更多人保持初心,坚持垃圾分类的习惯。”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二级高级主办赵吉林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参与到“云站桶”活动中来,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美丽白云。
据介绍,白云区依托垃圾分类投放点智能设备首创“云站桶”活动,在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线上值守监督,远程为分类投放街坊“云点赞”,给予积分奖励。“云站桶”现已在24个镇街全面启动,并已完成所有镇街的“云站桶”活动启动培训,开展活动的物业小区已增至31个。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白云区持续发力,推动生活垃圾持续分类减量。上半年,全区共收运分类生活垃圾72.4万吨,较2022年同期减少0.76%;分类收运厨余垃圾近16万吨,上半年厨余垃圾分类率超过22%。同时,实现小区分类投放点智能监控设备100%全覆盖,并将智能监控设备运用纳入日常考评内容。实现废弃食用油脂清运车、大件垃圾存放点、废旧衣物箱等城市部件和“智慧分类”平台的对接等。目前,白云区已规范设置旧衣物回收箱超1900个。
此外,白云区还为24个镇街配置258台分类收运车辆、354台收运监管设备,进一步完善“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车桶同色”收运体系建设,完善城中村“栋长制+分类公交”和农村“分类上门收+星级评定”模式。
“我们将持续倡导垃圾分类、共建美丽社区。”赵吉林表示,未来,白云区城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营造清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全碧芳 伍欣 易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