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培训工作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正式启动2023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培训工作。
2023年的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培训以“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为主题,计划在全市11区开展不少于55场、培训人次不少于10000人次的科普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市、区、街镇及重点行业等分类工作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培训坚持结合实际、坚持按需施教、坚持对标先进,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策划了包括业务培训、参观研学、街镇精准专项辅导、重点行业评估及源头减量等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培训课程。
接下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将扎实推进分类科普培训工作开展,促进分类工作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与时俱进,推动形成绿色、文明、低碳新风尚,营造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7月以来,羊城热潮的暑期档上映,各大景点迎来客流量高峰,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也随着暑期旅游的火热而快速升温。丰富的旅游景点,便捷的交通网络,可口的美食小吃,吸引游客在盛夏远道而来,深度体验羊城魅力。
暑期旅游的热潮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回暖,广州市多措并举,围绕产品卖点、游客焦点和市场热点,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正值暑期,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客流量叠加,市民出行热情高涨。7月以来,广州的人流量陡然上升。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已破千万人次,城区地铁站在非上班时段也上演“早高峰”“晚高峰”,中心地带的站点更是提前限流。
7月31日,高峰期的广州塔地铁站内人流如织。
广州塔、沙面、永庆坊等热门景点,是游客前来广州打卡的首选之地。广东省博物馆、海心桥也一票难求,不少景点甚至要提前一周预约。街头巷尾的小铺迎来生意旺季,代表老广风味的糖水、肠粉、牛杂、煲仔饭,不用推销就能吸引远道而来的食客。
7月27日,二沙岛艺术公园,市民正准备在此登海心桥,珠江边熙熙攘攘。
夜幕落下,城市灯光亮起,游览兴致愈浓。晚风吹拂,游客乘坐珠江游船,与亲朋好友闲聊,欣赏两岸旖旎风光,尽享生活悠闲时刻。从文化古迹到新潮建筑,一艘游船载着乘客穿越时空长廊,天字码头、星海音乐厅、中山大学、海心沙、广州塔、猎德大桥等地标如梦如幻,闪耀的霓虹灯让城市建筑更加光彩夺目。
7月初,海心沙的音乐喷泉美轮美奂,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们乘坐有轨电车,游览“最美七公里”,饱览珠江两岸的夜景。
天河商圈是游客打卡的又一站,这片超级商圈能满足游客购物、娱乐、饮食的多方需求。到了周末,食肆餐馆门庭若市,陶陶居、广州酒家等老字号门前坐满等待叫号的食客。集合海洋馆、冰雪世界、热带雨林等热门打卡点的正佳广场,一楼到七楼的扶手电梯运转从不停歇。相信光的“奥特曼”塑像静静站在一楼大厅,期待着与小朋友们见面。动漫主题展活动热火朝天,唱跳的二次元偶像被粉丝们围得水泄不通。
7月29日,正佳广场,游客们驾驶着碰碰车“你追我赶”。
悄悄爆满游客的景点还有毗邻广州图书馆的“低调网红”广东省博物馆,不少游客打卡完花城广场后想顺道游览省博物馆,才发现无票可约。记者从省博物馆的线上预约系统得知,一周内的票都已被抢空。
7月28日,广东省博物馆,刚打卡完的游客们意犹未尽。
出圈已久的广州动物园早已习惯火爆场面,但暑期的人流还是令不少游客吃惊,入园的队伍已排到地铁站出口。如果想近距离打卡网红动物馆,更少不了排长龙,最受欢迎的熊猫馆至少要排队半小时。即便如此,游客热情不减,动物园20元门票多年不涨价,堪称最具性价比的景点。
为了满足更多游客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在7月21日至8月25日恢复周五夜间开放。广州动物园也启动了“夜观动物园”课程,在科普导师的带领下,游客深入了解到动物的夜间生活状态。城市夜场与暑期出游的碰撞,将迸发更多文旅新动能。
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每年的多个大小长假,广州多次上榜“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广州因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从沙面、永庆坊到花城广场、广州塔,广州是一座新旧融合的城市,见证了历史变迁和时代崛起。从“一盅两件”到新兴餐饮,广州在快与慢之间把握生活节奏,向游客展示羊城的独特魅力。暑期旅游热,正吸引更多游客奔赴羊城,为城市持续注入青春活力。
7月24日下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斌带领局执法指导处、余泥处、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专班相关负责同志,到南沙区开展建筑废弃物管理和工地文明施工工作调研督导。南沙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调研督导。
调研组先后实地查看了南沙区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和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在听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建设情况和属地管理部门的监管情况汇报后,谭斌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南沙区局要加强日常监管,督促项目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要求。二是建设、施工单位要尽快完善施工相关手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综合体项目回填涉及运输船只和临时装卸点等水上作业,要特别加强防台风和雷雨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三是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文明施工要求,降噪防尘,加强宣传,主动做好周边居民群众工作,尽可能减少施工扰民,有效防止舆情投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