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开展2023年上半年农村公路管理评价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广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广州市“四好农村路”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7月5日至19日,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2023年上半年农村公路管理评价工作。
本次检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2023年建设任务推进情况、农村公路危桥治理推进情况、次差路段整治情况、日常养护情况及其他相关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组先后前往涉农七区实地检查了年度建设项目、次差路整治、桥梁整治、事故多发或存在隐患路段的开展情况,听取有关单位汇报工作情况,并查阅相关台账资料,对涉农七区上半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内业、外业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总结。
此次管理评价不仅是对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全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查漏补缺、高质量提升的重要过程。通过实施常态化检查考核,压实各区主体责任效,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建、管、护、运水平。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督导涉农七区紧盯任务节点,加快项目推进。督促各区加强日常巡查及维护,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推进桥梁整治进度,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解读交流会。本次交流会,联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邀请我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企业主体和相关行业代表企业,广汽集团、广州小鹏汽车、阿波罗智行(百度)、广州祺宸科技(如祺出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腾讯科技、沃芽科技(滴滴)、广州禹迹科技、广州纤离科技、广东星舆科技等18家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测绘管理处首先介绍了《规定》定位为我市第一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地图管理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情况。接着,结合征求意见稿,逐条解读了《规定》的条目内涵,尤其是针对行业重点关注的地图审核、应用报告、数据安全保密等热点问题,结合有关条目的规定进行了深度解释说明,并公布了公参阶段意见反馈的途径。各与会代表就测绘行为界定、地图审核、增量审查、数据境内保管与出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进一步完善《规定》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解读交流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靠前贯宣,为《规定》公参搭建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互通平台,加深了我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相关领域企业对测绘地理信息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理解,对从源头规范我市智能网联汽车将康有序发展、促进自动驾驶产业繁荣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有序推进《规定》的立法工作,广泛收集公参阶段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从公众的需求痛点和关切堵点出发进一步完善《规定》,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地图新领域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与监管创新,为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与基础地图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穗民案〔2023〕112号
欧阳智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建设广州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第5075号)收悉。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研究办理,并与您通过电话、粤政易进行了沟通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法律体系、做好发展规划、制定标准体系的建议
广州市围绕就近便利养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出台了《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等60多份法规政策文件,形成涵盖养老项目用地、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人才培育等领域的完备政策体系,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养老产业等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等规划。修订《广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实施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三年行动,不断规范养老服务行为,把养老服务纳入法治化发展轨道。在标准体系方面,印发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居家社区养老助餐配餐服务规范》等标准,推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规范》制定工作,加强国家、省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实施,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以规范化实现优质化,引领服务提档升级。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制度,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二、关于整合资源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建议
广州市汇集多方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供给,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扩容提质,推动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一是创新鼓励支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出台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系列政策,持续举办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和广州博览会老年健康养老产业展,积极搭建政企各类对接平台。通过广州“公益时间”、“长者心声热线”等志愿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全民参与养老服务,发挥慈善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积极作用,实现养老服务多方支持、广泛参与。目前共有养老企业7800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75%的养老床位、100%的养老服务综合体、长者饭堂和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二是强化服务要素支撑减轻供给压力。街镇、村居级养老服务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或实行普惠性收费,以场地优惠、税收优惠以及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星级评定补贴、医养结合补贴等方式,有效支持和撬动各类市场主体扩大供给规模,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制定《广州市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十条措施》,从规划、建设、验收、移交和使用管理等全过程、全链条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再强化。三是建立统一评估制度实现供需匹配。建立全市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享受相关补贴、接受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依据,由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共享互认。每个街道设养老管理员,依托颐康中心和颐康服务站设立养老服务向导,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三、关于让银发科技为居家养老服务赋能的建议
广州市坚持智慧养老市域一体化推进,大力加强养老服务的科技要素支撑,以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智慧服务监管水平。建设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实时整合23家单位、56类涉老服务数据,数据库资源达2000余万条,涵盖服务对象、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及主管部门,市、区、街镇可实时和“分权分域”管理,实现业务办理、流程监管、资源综合、数据分析一体化。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办理”“刷脸就餐”“关爱地图”等一批优质养老服务应用场景,并拓展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功能,同时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保留传统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化、点餐式的养老服务。二是探索居家适老化改造信息化标准。根据民政部等9部委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制定本市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改造设备参考清单和家庭养老床位数据接入标准。通过家庭养老床位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为老年人住所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并依托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三是推动智慧产业立法工作。市工信局出台国内首部城市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支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养老、助残服务机构数字化改造,建设养老、助残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探索建立政府、服务机构、居家社区养老一体化的新模式,促进养老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四、关于营造居家养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广州市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网络,大力营造更加便利、舒心的养老环境。一是养老设施全面覆盖。全市建有 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搭建“区—街镇—村居”三级实体服务平台,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100%,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高质量构筑街镇颐康中心、村居颐康服务站“1+N”综合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颐康中心178个,村居颐康服务站1576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二是老旧小区适老改造。市住建局出台《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标准指引》《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导则》等指引文件,将适老设施、无障碍设 施等民生事项作为建设重点,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各区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过程重点完善社区适老化设施改造建设内容。为老人出行、生活提供便利。三是互助平台持续拓展。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公益资源“五社联动”机制,鼓励全民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完成广州公益时间志愿服务平台适老化升级改造,建立“养老志愿服务专区”,助力志愿者精准参加养老志愿服务。推动建设139个颐康中心“公益时间”志愿服务站点,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加强养老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截至2023年6月,广州“公益时间”注册志愿者29.8万名,其中初老志愿者1.6万名。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吸收借鉴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构筑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深化颐康中心建设提升三年行动。目前正在制定《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规范》,印发实施后结合养老服务评估和巡查督导持续推进颐康中心优化提升,做实做细做优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继续推进颐康服务站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支持由颐康中心统筹管理和运营,形成“1+N”服务网络。二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实施新修订的《广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政策文件,优化提升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和需求,推动适老化改造提质升级,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推动颐康中心与护理站、长期护理保险定点的有效融合。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制(修)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评估指引,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星级评定地方标准。常态化抽查回访平台居家社区养老上门服务记录,健全服务数据监管制度。优化升级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功能,提升“智慧养老”监管水平。
感谢您对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州市民政局
2023年7月28日
(联系人:养老服务处,电话:020-83184879)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