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上半年GDP增长在全市继续名列前茅
2023年上半年,海珠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都市工业、数字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速,线下消费、高端商务服务业加快回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61.1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55亿元,同比增长2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9.31亿元,同比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91.30亿元,同比增长5.1%。
一、“数字账本”展现强大经济活力
从增长形势看,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税收收入3个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同)分别增长8.2%、22.3%、3.2倍,以上指标增速在全市继续名列前茅,折射出我区较强经济活力。
从运行态势看,经济发展不仅保持量的合理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一是“四上”企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区“四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4.59亿元,增长28.5%,比一季度提升4.8个百分点,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二是科创能力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区“四上”企业实现研发费用38.51亿元,增长16.9%,比一季度提升8.4个百分点;全区66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43.78亿元,增长6.8%。三是经济发展持续“升温”,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33.82亿千瓦时,增长7.5%,比一季度提升9.3个百分点;全行业用电量(增长9.0%)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比一季度提升7.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9.0%)保持较好增长。
二、新旧动力支撑全区经济高增长
都市工业、数字经济“双核”经济延续拉动作用,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核心发动机;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假期消费火爆及广交会恢复线下举办等因素加持下明显回暖,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一是都市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回城“强心”战略助力行业持续提升竞争力,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现价增长12.0%,比2022年提升20.2个百分点;促进8个都市工业项目落地,高位高效打造“总部+研发+核心制造”的新型都市工业产业链条;积极与致景科技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打造新中大—全球设计师品牌孵化基地;推动路卡集团打造“商贸+制造”的发展模式,联合百度等企业探索落地高精尖制造业,引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百信南方总部等项目,储备对接安智汽车等项目20个。
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4.33亿元,增长15.0%,其中,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0%,连续两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强化,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等基础层亿元级平台持续突破,阿里旗下夸克动悦信息启动业务导入,趣丸、三七互娱、大参林等腰部企业生态圈企业密集落地;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广东粤桨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等7家企业和平台入选市首批“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名单;药师帮、奇安信等垂直领域平台带动中小企业联动发展,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智慧医疗等板块增长13.8%、19.9%、46.2%。
三是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复苏势头强劲,推出会展、数字文旅等“链主合伙人”,建立行业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伴随史上最大规模的第133届广交会成功举办(线下参展企业数量达3.5万家,累计进馆超290万人次),辖内会展业、旅行社、广告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3.5倍、57.7%、16.6%、24.3%。
三、蓄势聚能助推经济迈向新台阶
一是琶洲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完成投资168.57亿元,增长22.6%;实现营业收入1975.05亿元。琶洲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丰富拓展招商渠道,举办产业互联网峰会、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峰会,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等;推动琶洲新拍地企业落地6家主体,数字经济生态不断完善;唯品会、阿里巴巴、TCL、小米、欧派、粤传媒等20个项目已投产运营,科大讯飞、腾讯、广商中心等7个项目已封顶;琶洲南区(东片区)规划通过审批。
二是企业主体持续壮大。启动11项惠企政策兑现,落实17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奖励资金3480万元,上半年全区商事主体新增1.12万家,增长7.6%。实现“个转企”1231家,新增“四上”企业59家、纳入市“进阶小巨人”企业库50家,提报IPO企业2家,上市企业1家,市场信心充分提振。
三是商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江南文商旅融合圈二期建设,江南文商综合体动工,打造国际品位与本土烟火交融的西部商业新地标;启动南华西、洪德路老字号一条街建设,建成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地和品质消费体验地,京东超级体验店项目落户海珠新天地。谋划打造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地标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联合专业机构推进广州塔南广场等15个项目招商,对接国际一线品牌和高端餐饮品牌。
四是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中南钢铁总部大楼、爱帛琶洲总部大楼、宝•Yeah创意小镇等10个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动工建设,动工率58.8%。欢聚大厦、广铝等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备案;三一、树根项目核心筒完成结构封顶,广州广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三旧”改造项目整体结构封顶;海珠区妇女儿童医院施工出地面。
7月28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的广铁部分线路逐步加开动车组列车,恢复运行。
广铁集团调度所介绍,随着风势和降雨影响减弱,在检查各种设备后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广铁集团计划于7月28日中午有序组织杭深线列车加开工作,全力恢复运行秩序。
深圳站、惠州车务段、广州站、惠州工务段、惠州电务段、惠州房建公寓段、深圳供电段等单位1500余名职工,从7月28日8时起上道检查受台风影响区段的车站、铁路线路、信号、电务、接触网等设备,清理车站、铁道线、接触网上的树枝、杂物等。
在组织人员上道检查,并开行路用列车及动车组确认车检查线路、信号设备、接触网状态良好之后,广铁于7月28日12时左右开始加开载客动车组列车。
7月28日加开高铁情况如下:
杭深线、梅汕线:加开动车组列车52列。其中,广州南至惠阳间加开4列、广州南至潮汕间加开4列、深圳北至汕尾间加开4列,深圳北至潮汕间加开30列,广州东至潮汕间加开6列,潮汕至梅州西间1列,梅州西至广州东1列,广州东至汕头1列,汕尾至潮汕间1列。
广深港高铁:加开动车组列车2列,均为广州南至深圳北间。
铁路部门温馨提示:为尽量满足周末旅客出行需求,后续广铁还会视台风登陆后降雨情况持续加开列车,请广大旅客们关注。因台风及强降雨造成铁路运输受阻,由此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请近期有出行计划的旅客出行前,密切关注铁路12306网站及车站公告,第一时间掌握列车开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有关列车停售车票、停运的具体信息,请广大旅客密切关注12306APP、“广州铁路”微博、车站广播公告,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珍贵史料见证百年园史
最老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858年
康有为带回国的石雕、全国首次妇女节的纪念活动……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在人民公园可以一睹为快。7月28日,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正式对外开放,全景式展示人民公园的百年历史。据介绍,这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展厅,可让观众穿越时光,沉浸式感受公园百年更迭。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公园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镜堂等出席了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启动仪式。
当天,人民公园还举办了“相约弦乐 流金岁月”文化活动,用弦乐四重奏奏响百年名园华美乐章;开展“科普一夏·自然集市”自然科普活动,展示波罗蜜、橘红、龙眼、苹婆、腊肠树等树木的果实和红花玉蕊、石栗、腊肠树等树木的小树苗,展现人民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
历史文化厅全景式展示人民公园百年历史。
首次系统性展示珍贵史料解读百年名园
建于1921年的广州人民公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服务于市民休憩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在我国的造园史上具有开创地位与典范价值。
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展览内容包括“典范建设”“见证历史”“共治传承”“共享为民”四大篇章,是人民公园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性展示公园珍贵史料。这其中,有公园选址布告,显示园址的老地图,1930年代在公园里设置的儿童游乐场、公厕、北门等图纸,网球场、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警察殉职纪念碑、放声机、播音台、康有为从意大利带回国置于公园的石雕狮身人面像等照片,茶亭、观鸟区、儿童游乐场老照片,还有孙中山参加追悼列宁活动、全国首次妇女节纪念活动、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典礼、羊城论坛、亚运火炬传递等照片。
类似的珍贵展品还包括摄于公园1950年代的视频资料,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市民在公园休憩活动的场景,真实、直观地呈现出那个时期的公园面貌。现场还播出了视频,展现了当年全国四大邮市之一的人民公园邮市的盛况。
“我们特地前往多家单位搜集资料,最老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858年。”广州市人民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汪波介绍说。
互动装置+实物展示打开“岁月的匣子”
展厅设置了许多创意互动装置,让市民游客参与其中,打开岁月记忆的匣子。旋转圆形控制器,可一键开启科技感十足的素模沙盘,从一张张老照片和建筑模型中感受从“第一公园”到“中央公园”,再到“人民公园”的空间演变。点击互动触摸屏,可以打开老相机和旧式电视机的形式,寻找百年公园的历史印记。
照片墙上,50多张老照片装载着市民与人民公园的美好回忆,在全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音乐亭、喷水池前的黑白旧照记录了时代芳华。汪波介绍说,众多照片里有一张是74年前一对兄妹留下的旧照,历史文化厅开放前,兄妹二人回到当年留影的位置,手持老照片再度合影。此情此景,彷如时光倒流。据介绍,历史文化厅正式开放后,将继续开展“我与人民公园的故事”老照片、视频和物件征集。
实物展柜则展示了20多件老物件,包括公园票券、曾设在公园的广州集邮俱乐部发行的《珠江邮藏》刊物、民国时期的“广东省城第一公园”火花等。通过实体手动“市民相册”,参观者只要“翻翻书”,投影交互技术就可让他们了解公园曾经举办的游艺会、菊花比赛、集体婚礼、粤剧演出、灯会、花展等活动。
科技赋能
小展厅大容量
汪波介绍说,为让不足100平方米的展厅和园区展现出更多内容,园方采取了许多数字化手段,形成“展厅、户外、云端”“三位一体”的智慧化展示体系。通过运用物体识别互动装置技术、红外识别技术、多屏联动技术、投影mapping和摄像头识别等多媒体技术,展厅动静结合展现了大量历史档案。园区户外设置的AR场景,则采用空间识别与空间定位技术,搭建与真实世界融合的三维虚拟场景,生动再现了人民公园的历史地景。市民游客通过扫二维码,下载APP后,即可“身临其境”体验兽室、温室、象棚、网球场、播音台、儿童游乐场、观音像、围墙等历史地景的复原动画。
人民公园公咨委员、越秀政协常委、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院长江浩认为,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虽只是公园里面一方小天地,但至少有三大特色,“一是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信息量梳理展现很全面;二是摆脱老套展示,加强了年轻人群体互动体验和参与感,传播面更广泛;三是充分聚焦展现百年来人民活动的丰富多彩,提供的场所有茶亭、网球场、音乐亭、动物场、邮票市场等,各种聚会很温暖,应该发扬创新。”
据介绍,当天游园小程序也同时开通,以云端赋能的形式,满足游客线上线下观光需求,包括提供线上预约参观历史文化厅的服务。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位于公园西侧,每日分6个批次时间段预约参观展厅(9:30-10:00,10:15-10:45,11:00-11:30,14:30-15:00,15:15-15:45,16:00-16:30),每批次参观时间为30分钟,逢周一暂停开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