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区领导带队到顺德调研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7月18日下午,三水区委书记李军带队到顺德区实地调研学习滨水空间、立交景观、自建房提升改造等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情况,要求以争先进位的魄力狠抓落实三水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让三水区整个城市更具特色、更富魅力、更有温度。
调研组首先来到大良街道大良河北岸新滘工业区“美岸”,了解该项目的提升情况。据悉,美岸提升工程主要是搭建起开阔的观景亲水平台。游人既可以在平台上静看美景,也可以在浅水区域接触水面。项目还配有健身、乒乓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设备等康乐设施,力求打造可亲可憩、可游可赏、开放共享的绿色滨水空间。该项目以小空间谋划大发展,整个项目设计范围为南北两岸,通过有限的沿河空间提升改造,提升城市价值。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顺德碧南立交景观工程。碧南立交位于碧桂路与南国路相交处,是顺德区重点工程和顺德东部中心城区的门户项目。该工程重点对绿化植被、场地景观、慢行系统、桥梁装饰、夜景照明、隔音屏进行了整体提升。其中,工程对原来的植物进行优化梳理,保留原有乔木,并以疏林草地为主,进一步降低建管成本。
最后,调研组来到大良街道的苏岗片区,了解顺德在自建房提升工程方面的工作。据悉,目前顺德区开展全方位美学培训,创新性建立自建房工作坊,以工作坊为依托搭建开放的自建房风貌提升设计平台。顺德区还计划编制《顺德区自建房参考图集》,梳理各镇街的村居风貌特色和现状建设情况,针对不同片区的发展需求、风貌特色、历史文化、群众意愿等,分区制作方案范例和具体指引。
调研后,三水区召开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动员会。会议提出,三水拥有“三江汇流、湾区之源”的亮丽城市名片,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工业立区战略下,长期以来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城市品质和美誉度有待提高。
李军表示,各镇街、各部门负责人要以“蹲在工地的包工头”式干部精神,亲自上手亲自抓,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城市品质提升要通过源头治理,立标准、强管理、出成效,“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要贯穿到每项工作中,坚决避免过度设计、过度建设,做高品质、高标准、低成本的精品工程。接下来,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强化担当,通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让整个城市更具特色、更富魅力、更有温度。
三水区领导黄海、颜雪锋、黄立宝、黄聪、张云、叶永辉、林均恒参加调研。
7月19日上午,三水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区委两新工委二级党委及行业党委负责同志,园区党委负责同志以及乐平镇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等近100人参加,此次培训班激发各级组织和党员竞标争先蓬勃力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三水区主会场设在佛高区三水园党群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区属相关单位培训班则以直播会议形式开展学习。培训班邀请佛山市红色讲师团成员、顺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顺德区委“两新”工委书记陈伟成作专题授课。
陈伟成以《以学铸魂 以学增智 以学正风 以学促干,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为题,认为各级组织和党员要以学铸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从思想上提高对两新组织党建的认识;要以学增智,认真把握中组部和省市委组织部要求,从政策上贯彻落实抓好两新组织党建;要以学正风,从实践上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要以学促干,学习共产党现代治理理念,从治理上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
三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李强表示,各级组织和党员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李强表示,各镇(街道)党(工)委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园区党委要树立“园区管家”党建理念,抓牢抓实“一核心三服务”,构建新型产业社区生态;区属二级党委、行业党委要加强所属领域党的建设,重点抓好“两个覆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持续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两新组织发展优势。
为加强珍稀濒危水生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的人工繁育和野外种群重建研究,7月19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在高明区明城镇举行“守护神兽,鼋来有你”2023年鼋人工繁育和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在高明区潭黎水库野化放流人工繁育子一代幼鼋50只。
鼋是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鼋资源极度濒危,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当日,在青山绿水中, 50只人工繁育子一代幼鼋被轻轻放入水中,迅速钻进水底的沙子里。这段放流沙滩将被设为“鼋野化放流点”,竖立标识牌子,为野外种群重建提供科学借鉴。
活动中,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等国内5个鼋保护地城市相关部门签订合作交流框架协议,促进鼋物种交换和保育技术交流。
2015年,佛山鼋人工繁育基地率先在国内突破鼋人工繁育技术,成年大鼋所产的卵人工孵化陆续成功。2021年,经农业农村部同意,“农业农村部佛山鼋人工繁育基地”在高明区挂牌建立。现今,基地保育有4只成体鼋,并成功人工繁育出926只子一代幼鼋,拥有国内最大的鼋亲本和保种群体,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鼋人工繁殖基地。
随着鼋的受精率、产蛋率的持续提高,佛山市人工繁育的鼋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佛山开始探索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通过再驯化及适应性训练,恢复鼋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为鼋重返原栖息地做准备。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佛山市领导徐晓良等出席活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