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台”即将登场 这些防风知识要知道
“泰利”将成为2023年广东乃至我国的“初台”,也将是广州今年迎来的首个台风。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7月16日15时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Ⅱ级应急响应。关于防台风的各种安全事项,大家要重视。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多发于夏秋季节,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按灾害类型,应急响应分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四个类别。每类应急响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级别。
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根据灾害预警信息和会商成果,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Ⅳ级、Ⅲ级应急响应由省三防办主任签发,Ⅱ级、Ⅰ级应急响应由省防总总指挥签发。各地市三防指挥机构根据本级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的规定程序启动应急响应。
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台风白色预警:
48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
24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或者已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8~9级并将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
24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10级以上;或者已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10~11级并将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
12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2级以上;或者已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将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
12小时内将受或者已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将持续。
台风来临前怎么做?
1.实时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2.提前准备好食物、饮用水、应急照明灯具及必需的药品等。
3.关好门窗,收回窗台阳台上的易掉落物品。
4.家住低洼处或洪水、滑坡、泥石流等高发地区的居民,要提前撤离到安全区域。
5.如果身处危险位置,不能及时转移时,应尽可能联络救援人员,告知具体位置,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
台风到来时怎么做?
1.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须要外出,以“避”为主,避开树木、广告牌、电线杆,远离断头电线,绕开积水。
2.如果风雨突然减弱消失,警惕是台风眼过境,并非台风已经远离,不要擅自外出,短时间后狂风暴雨可能会再度来袭。
3.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4.开车时,低速慢行,保持车距,密切注意路上行人、非机动车;遇积水要绕行。若不慎驶入低洼区且积水快速上涨时,应迅速离开车辆,并向旁边高地转移。
台风天气出行安全须知
步行骑车需谨记
“多看”:大风降温天气步行或骑车出行时,应多注意观察路况,切忌低头赶路,以免发生危险。
“慢行”:步行或骑行至路口时,应适当放慢速度,查看好路口车辆情况再通行,骑车人还应注意侧风。
“别乱走”:突然吹来的强风会让行人或骑车人手足无措,有的人甚至会背过身子躲避强风,或者加快脚步想尽快远离风口,此时如果在道路上随意乱走,很可能与身边驶过的车辆发生剐蹭。
“避窄路”:步行或骑车时应尽量避免在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行走,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出行带来危险。
车辆涉水有技巧
1.注意车辆的最大涉水深度。不同车型的最大涉水深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要车在不熄火的状态下,积水一般是不会倒灌进排气管的。因此车辆进气口的高度往往决定了车辆涉水能力的大小。
2.通过涉水路段要低挡匀速。当你确认前方积水对你的爱车不构成威胁时,车辆应挂低速挡、稳住方向盘和油门,尽量一气呵成匀速通过。
3.车辆一旦涉水熄火需推车。不能再次启动发动机。因为重新启动发动机会使得进水的汽缸受到压缩水的冲击,造成发动机严重受损。

为提升广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质量,根据广州市2023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7月12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东山宾馆举办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与业务培训,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及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共200余人参加。
会议简要通报了近年来广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2023年上半年工作进度及2022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突出的20家医疗机构。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专家围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要求及风险信息识别、如何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进行授课辅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人分享了工作经验。
培训将法规规章要求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参训人员进一步树立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正确认识、熟悉工作方法和要求,为提升监测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叠加来临,发生旅游安全事件的风险增大,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醒广大游客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平安健康出游。
一、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出行前提前了解天气和道路交通情况、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出游。团队旅游要选择证照齐全、资质良好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细看旅游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旅游保险以及违约责任,自愿参加购物活动或自费项目,要与旅行社签订补充协议,切勿参加“不合理低价游”。
二、强化汛期安全防范。在山区、河谷以及临水、临崖等区域游玩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游玩途中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谨慎参与划船、漂流等涉水活动,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玩。不前往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如遇危险,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求救电话。
三、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根据个人年龄、身体健康等状况,谨慎选择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在专业人员指导指引下进行活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四、关注旅途消防安全。出游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公共场所和景区不在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切勿随意丢弃烟头、遗留火种。入住宾馆饭店时,及时了解消防疏散通道,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
五、增强文明出游意识。爱护文物古迹,保护生态环境,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践行文明旅游行为规范,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
六、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天气期间,合理安排行程和旅游项目,避开或缩短户外旅游,科学调整休息时间。旅途中如出现身体不适等现象,要及时停止游玩,迅速就医。特殊情况下,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做到有序疏散。
如遇旅游服务质量纠纷,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依法理性维护正当权益。
附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