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济 清凉方案
7月11日开始我国正式入伏。“三伏天”代表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连日来,一路飙升的高温天气带火了广州“夏日经济”。面对火爆的市场需求,清凉舒爽的“雪糕节”“啤酒节”轮番上阵,“凉菜”“冷吃”等餐饮品类成为潮流,凉席凉被凉枕等夏季床上用品更是优惠大卖……记者走访广州购食住游等各行业,了解到当下各商家纷纷为消费者推出丰富的“降温”方案,为市民送来炎炎夏日下的清爽体验。
食
消暑品占热销榜半壁江山
在海珠区宝岗大道的赵记传承广式甜品店里,初中生小邱正与好朋友在品尝最近店里刚出的消暑糖水。“我从小就喜欢喝糖水,以前夏天最爱喝绿豆沙,现在夏天糖水铺也多了好多消暑系列,产品也做出创新。”小邱说。记者留意到,不少糖水铺在盛夏里大幅减少热糖水的出品,加大清凉糖水比例。门店经理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他们店里的客流激增21%,销量前十的糖水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清热类、瓜果类和冰沙类的销量明显增长,消暑类糖水点击率近50%。
天气炎热,许多人更倾向于坐在空调房中进行线上购物。叮咚买菜方面表示,7月以来,西瓜、冷饮等消暑商品销量上涨明显,较上月涨幅达到30%以上。据介绍,为应对夏季订单高峰,其已提前做好了人员规划,整体较淡季提前储备了约30%的运力。
“不开火”系列的预制菜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数据显示,入夏后,开袋即食、加热即食类的预制菜需求有明显增加。叮咚买菜App上,“凉菜”“冷吃”关键词搜索量较上季度同期增长130%。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不少冷吃食品上线,白斩鸡、盐水鸭三宝、香糟基围虾毛豆双拼……多种丰富的产品应有尽有。
购
商超推出“夏日啤酒节”“夜间消费节”
针对高温酷暑及暑假出行高峰的情况,不少商超门店纷纷组织了应季品类促销活动,推出应时消费场景吸引客流。在线下超市里,各种雪糕冰饮等正在大促销。广百股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超市在主通道位置特别集中陈列各类酒水、饮料,同时开展“满68元减18元”活动,再结合京东到家平台的“满79元减20元”加持,在此刺激下,清饮、雪糕品类销量同比分别有75%和258%的增幅。据悉,7月24日~8月6日期间,广百超市推出了“夏日啤酒节”活动,超市中多款雪糕、饮料、啤酒品牌会推出对应的促销优惠活动。
此外,降温必备“神器”空调产品销量也比较稳定。商场有销售人员表示,结合暑假,本月家庭出游呈现井喷现象,特别是亲水线尤为特出,这一趋势也有效带动店内户外出行用品、泳衣、背囊、拉箱、护肤防晒等一系列品牌的销售。据广州东百业务部经理戴崇业介绍,自7月14日开始起东百将连续十天“年中大促”为市民送出清凉折扣。广州友谊的防晒衣、防晒帽等出游品类同比增长3成。
夜间消费愈发受到市民欢迎。7月12日晚,2023年“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正式启动,拉开了持续至9月的消费节帷幕。2023广州友谊夏季感恩盛典是广州“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以及越秀区“古越今秀·悦享夜色”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友谊在环市东广场举办奇趣星光集市,融合餐饮、文旅、游戏等元素,打造新场景,玩出新花样,现场啤酒畅饮、美食畅享,动感音乐嗨翻全场,打造“值得到此一游”的夜游环市东嘉年华体验。
游
夜游体验多元消暑
7月份以来,广州的水上乐园人气一直相当高,暑期带来了许多学生客流,到了周末,不少上班族也会前来消暑,而家庭游客也是水上乐园吸引的主要客群。长隆水上乐园在本月内推出了每名购票成人可免费携带1名年龄未满12周岁或身高未超过1.5米的儿童入园的优惠,满足亲子旅游需求。长隆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在暑假期间持续推出限定夜场活动,游客可以在更清凉的夜晚体验玩乐设施。
连日高温不退,解暑活动大受市民欢迎。
暑热之下,广州的景区景点挖掘夜游潜力。在岭南印象园里,“南国奇遇夜”主题夜游活动回归,以剧情串起故事,让游客们可以在妙趣横生的沉浸式体验中畅玩夏夜。这个周末,南沙天后宫也将推出“水乡之夜·梦回宋境”的夜游活动,打造身穿汉服游园、古风市集等场景。
避暑亲子,去研学。2023年暑假,广州市白云山鸣春谷景区管理中心携手高校专业团队——农潮工作室共同推出暑期绿美云山生态研学营;白云山明珠楼景区茶趣园暑期研学则有“白云山茶与埙乐文化一日游”。
文博场所在夏日也延长开放时间。7月11日至8月31日,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延长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8:00。广州博物馆下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8:00。
登塔赏日落也成为消夏夜游潮流玩法。目前,广州塔门票有六大票种,其中比较受欢迎的项目是450米户外平台观光票和460米摩天轮游乐套票。前者是一个450米开放式的户外平台,空间宽阔,景色独好,是城中看日落最好的地方之一。
住
除菌自洁空调火爆
高温天同样带火了空调市场的销售。7月14日,记者走访商场多家空调销售门店看到,尽管是工作日,仍有不少顾客前来选购空调产品,商场也针对各品类空调推出了各种叠加优惠。“下个月准备装修房子,听说高温天空调卖得很火爆,所以提前来了解一下空调产品、价格信息。”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看上某大品牌的一台大一匹空调,原价4399元,优惠后3800元。
记者走访时注意到,空调门店展示的新款产品中,具有除菌、自清洁等新技术、新功能的空调成了商家力推的热门品类。然而消费者对此反应相对理性,“购买空调,我还是比较关注它在制冷、节能省电这些方面的功能,如果两种品类成本相差不大可以考虑一下。”有消费者告诉记者。
据奥维云网(AVC)线上市场监测数据显示,6月白电各品类中,空调线上零售额规模同比增幅最大,为35%;均价3033元,同比增长4.1%。各品类中,高端品零售额占比4.7%,同比增长2.4%。
“今年空调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需求提前爆发。”奥维云网(AVC)大家电事业部产品总监杨超分析称,空调市场需求量去年七八月集中爆发,今年自2月以来,伴随各节点大促,空调销量处于持续向上的状态,整个市场每月的排产也有20%-30%增幅。
而从均价来看,线上同比持平,线下同比增幅较为明显。“我们注意到,在今年夏天高温带动的增量中,更多的是刚需消费,也就是说,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

垃圾压缩转运是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老城区随处可见的临时垃圾转运点常常占道作业、阻碍交通,产生的噪声和异味更是“邻避效应”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在满足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这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重大考验。
2023年4月,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实地调研垃圾转运站建设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今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建设二马路室内密闭垃圾压缩转运站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附近居民的垃圾转运时产生的噪声异味、阻碍交通等问题,同时带动了街区环境“品质化”提升。垃圾转运站顺利建成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人大监督、政企共建、群众参与”的成功范例,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全文发布于《人民代表报》第4634期第6版
坚持问题导向
锁定垃圾转运点“顽瘴痼疾” 代表精准提建议
“建设二马路设有市政环卫露天垃圾场,从早到晚不间断有转运车在马路旁装卸垃圾,产生的噪声严重扰民;垃圾产生的气味臭气熏天,周围污水横流、老鼠横行,环境卫生很差,附近的居民及幼儿园师生长期受垃圾场的影响。”
“保利旁边的垃圾站占用人行通道,长期脏乱,噪声、异味令人难以忍受,周边居民叫苦不迭。”
……
近年来,陆续有居民通过建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居委会、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建设二马路的垃圾转运点占用道路、污水横流的脏乱情况,此外,垃圾转运车在路边作业时不仅堵塞交通,产生的噪声和异味更是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据统计,各类平台渠道收到有关该垃圾转运点的信访投诉案件月均达15件。建设街道办事处在办理信访投诉时,也常常苦于治标不治本,在疲于处理的同时又无法使群众真正满意,行政投入与取得的效果不成正比。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至2022年间,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街道工委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接待活动,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设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大党工委”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共建共治共享垃圾转运站建设的路径。
广东省人大代表林小江认为:“垃圾转运站建设应当规划先行,同时兼顾居民垃圾投放需求和周边环境卫生,城市治理者要创新方式、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2022年7月,越秀区人大代表颜强、罗冬英、江文杰接待群众,听取相关意见。
越秀区人大代表颜强、张正彪表示:“街道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调动政企和居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为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出谋划策。”
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最后形成了“党建引领、人大监督、政企共建、群众参与”的垃圾转运站改造建议。
坚持目标导向
聚焦问题难点逐个击破 人大全过程督办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将推进垃圾转运工作作为一项监督重点,并要求以建设街道为试点,由人大建设街道工委组织联组人大代表围绕垃圾转运站点设置开展一次全面深入、求真务实的调研活动,要求代表们积极为化解垃圾转运站点“邻避效应”建言献策,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助力党委和政府推进相关工作。
调研组了解到,建设二马路作为典型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间少,垃圾转运具有很多老城区的共性问题:占用公共道路、影响周边环境、居民投诉率高。同时,建设二马路又有其特殊之处:紧靠建设二马路的保利时光里是集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环市东商圈重要地标。脏乱差的垃圾转运点在此处显得格格不入,还可能对保利时光里招商引资、提升能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保利时光里公建配套的垃圾转运站距离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点不足100米,该处转运站由于设施不完备、载荷有限,未被充分利用。
垃圾转运站改造前(摄于2022年8月)
广州市人大代表刘洋参加调研并了解相关情况后提出:“若能与保利时光里联合对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升级,提升转运能力,可能是破局的关键。”刘洋的这个建议与颜强的想法不谋而合。根据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在及时总结汇总的基础上,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改造意见,建议政企合作、资源整合,通过升级改造、“撤点并站”等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方案,发挥“大党工委”优势,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对接,通过联动建设的方式,提升转运站载荷,安装通风除臭设备等。
问题的解决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但也遇到了新情况。由于保利时光里原垃圾转运站场地属于架空结构,地下有四层停车场,建设重载荷的转运站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将好事办得更好,2022年3月,中心城区品质化提升项目工程开始实施后,人大建设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多次开展跟踪督办,发现存在的最大难点就是垃圾转运站的“邻避效应”。
垃圾转运站改造后(摄于2023年3月)
“要事先召开听证会征集附近居民的意见,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降低居民的抵触情绪。”“在转运站的周围最好设置防护绿化带,因为有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能让人无论从嗅觉上还是视觉上都会感觉更舒服。”“要对地下停车场进行基础加固、聘请专业检测公司对地面载荷进行测试,严防垃圾转运站在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参与督办工作的市、区人大代表纷纷建言。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建设街道党工委组成工作专班,组织辖区内机团单位、专家及人大代表先后召开近20次专题协调会,征求各方意见,积极落实代表建议,最终垃圾转运站可承载35吨压缩车辆进出作业,转运能力大大提升。为最大程度降低垃圾处理异味问题,站内安装了整套通风除臭和雨污分流设备,垃圾转运站彻底实现了“改头换面”。
坚持结果导向
纵深推进久久为功 持续放大办理效应
一年来,建设街道通过加固场地、升级设备、整合收运体系等,基于架空层结构建成了集“通风除臭、雨污分流、压缩上车”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市首个新型密闭垃圾压缩转运站,之前位于路边的垃圾转运点已拆除完毕,环卫工人对周边路面进行了清洗,整条马路焕然一新。从今年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实现了“零投诉”,并收到居民电话、信函表扬9件次。
“垃圾转运站建成后,家门口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不到噪声,也闻不到臭味了!”近日,在建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夜间接待选民现场,前来反映情况的陈阿姨说。
2023年3月,人大代表参观调研垃圾转运站建成后的运行情况。
在该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成使用后,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街道工委又组织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实地参观垃圾转运站的运作管理维护情况。代表们惊喜地发现,垃圾转运站在解决原有垃圾转运点占道、噪声异味扰民等问题之外,还产生了一些“附加价值”。一方面,周边7处临时垃圾转运点已陆续撤点,收运方式由分散式转为集约化,垃圾压缩从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垃圾转运效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垃圾转运站改造前,建设街城市治理环境“脏乱差”的顽瘴痼疾无法“根治”;垃圾转运站建成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执法部门以此为契机,加大整治力度,沿街摆摊现象基本看不到了,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明显提升。
“垃圾转运站的建成,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我将继续深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通过运用‘随手拍’,关注民生热点,真正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代表监督实时化,为化解矛盾纠纷、改善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在实地调研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站的过程中,越秀区人大代表、人大建设街道工委主任罗冬英表示。
“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站的建成为解决老城区垃圾处理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是通过人大监督推动问题解决的生动实践。”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表示,“接下来,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加强调查研究,着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桩桩地落实,一件件地解决,以人大之力助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负责人表示:“越秀区人大常委会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通过跟踪督办,回应群众之盼,以人大监督之‘效’实现群众满意之‘笑’。在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让群众更加了解人大、关心人大、参与人大工作,展现了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国家防总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将于7月17日夜间在广东台山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7月16日至19日,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强降水过程,其中广东西南部沿海、广西南部沿海、海南岛中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南海大部、巴士海峡西部、广东中部东部沿海、西沙、中沙、东沙、南沙及黄岩岛附近海面将有6~7级大风,南海中北部部分海域风力有8~9级,台风中心经过的海域和岛屿附近风力有10~12级,阵风13~14级。
7月15日、16日,国家防总办公室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4号台风“泰利”发展趋势,视频调度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防指,安排部署海上和陆上防台风工作。国家防总于15日针对广东、海南、广西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海南协助指导防范应对工作;根据台风发展趋势,于16日17时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门安排部署台风防御工作,于7月16日15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16个地市督导台风防御工作,组织2702艘免休渔船全部回港,落实66891艘在港船只防台风措施,8262名渔排人员和1680名海上作业平台工作人员全部上岸,在重点区域预置消防救援队伍260支4576人、海巡船18艘、专业救助船4艘和救助直升机2架。
海南于7月15日组织16293艘作业渔船全部进港避风,于7月16日启动防汛防风三级应急响应,采取琼州海峡停航措施,对1076座水库开展巡查,并组建200人的抗洪抢险机动队伍。广西于7月15日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于16日召开台风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部署落实防台风工作。
广州海事局已于7月15日12时启动防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目前,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员密切关注热带气旋动态路径,加大通航密集航段交通组织力度,通过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CCTV高清视频监控实时掌握辖区水域通航情况,及时发布台风预警预报信息,提醒船员落实各项防台风措施。
广州海事部门按照省市三防总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的工作要求,通过监管指挥系统和现场巡航摸排辖区2426艘在港船舶情况,强化对辖区危险品船、无动力船、深中通道施工船等重点船舶的安全监管,督促船舶落实防台风措施,确保无动力船和风电施工船的船上人员于7月16日12点前100%撤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提前协调安排“南海救101”等8艘专业救助船、应急拖轮在珠江口水域值守,随时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件。
广州海事部门提醒广大船员:如遇紧急情况,请拨打水上遇险求救电话“12395”。
部分列车暂停开行
受台风“泰利”影响,7月17日,由广州南站开往湛江西、茂名、阳江、珠海方向的部分列车暂停开行,具体受影响列车请以“铁路12306”网站(手机APP)、车站公告为准。
铁路部门将密切留意台风走势及影响范围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列车运行秩序,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受第4号台风“泰利”影响,琼州海峡7月16日6时起全线停运,高铁湛江西站7月17~18日部分动车组列车停运,16~19日部分过海列车停运。
公交强化值班值守
防御台风“泰利”影响,广州公交企业采取哪些措施?7月16日,记者从广州市一汽巴士二分公司了解到,公交企业强化值班值守、排查风险隐患、科学调配运力、做好宣传引导,保障市民公交出行安全。
据悉,一汽巴士二分公司组织智能调度人员紧守岗位,与一线人员并肩同行,运用GPS智能终端协助做好一线营运工作。如遇突发情况,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临时增撤站点、短线支援等措施,认真做好人员值守和线路巡视安排,及时反馈调度部门,科学合理地调整公交线路。
据介绍,一汽巴士二分公司除加强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安全隐患排查外,同步组织安全员到公交总站切实做好对公交车长大风暴雨天气下的安全行车提示及公交车长安全涉水指引,落实防御台风的措施,加固各站场的门窗、候车棚、站牌等设施设备,及时疏通下水道防止积水,引导好乘客有序乘车,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顺畅。
受台风“泰利”影响,广州港4号区(黄埔大桥以内)已挂台风2号风球,客轮公司属下水上公交和珠江游按规定暂停营运,恢复时间视台风后续影响情况再通知。
广东电网闻“风”而动
为应对“泰利”来袭,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于7月16日16时启动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有序组织各项防御工作。截至16日17时,已累计出动人员1214人次,抢修车辆579台次,受影响2.6万户用户超9成恢复供电。
广东电网公司提醒广大市民,台风期间请勿在户外尤其是电杆、铁塔、广告牌、大树下逗留;遇到积水处应绕行,远离掉落在地面上的电线。遇到用电问题请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