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现场交流会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政策宣传活动顺利召开
近日,“2023年广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现场交流会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政策宣传活动”在南沙区创享湾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成功举办。各区人社部门和相关基地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去年全市基地工作建设情况和2022年通过市级评价和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名单,并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代表介绍广州市相关创业政策,现场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双创”服务为抓手,重点培育和打造精品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创业基地120家(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77家、区级33家、区域性基地4家),全市各级各类基地已进驻实体累计超过2万家,带动就业累计人数约17万人。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市管干部)杨庆华指出,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创新创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孵化基地工作要做到立足大局、结合实际、强化合力。一方面,要深入梳理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规律,了解创业者、有创业意愿者和基地等各方的需求,多做些调查研究,吸收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融合调动就业创业、培训鉴定、人才社保等业务板块的政策资源,积极对接财政、税务、民政等部门,依靠高校、第三方组织和平台等社会力量,汇集各方资源齐抓共管,挖掘和培育双管齐下,政府引导扶持、各界积极参与、互助互利,科学谋划,找准工作突破口。
接下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创业孵化基地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创业服务做精做细,帮助入驻企业健康成长,促进创业孵化基地规范运营、科学发展,继续优化我市创业促进就业的效能。

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广州市在促进农民就业方面有哪些措施?记者从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看乡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州持续推进全市“就业驿站”建设,今年新增55家就业服务驿站,全市共有799个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
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杨庆华介绍,广州市人社部门按照“穗农奔富”行动部署,聚焦“就业兴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农业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民就业创造新岗位、开辟新渠道,鼓励和扶持返乡创业和乡村创业,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家门口”的村居就业服务驿站,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
一是出台财政资金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创业。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在乡村经营驿道客栈农家乐的经营者,可按规定申请就业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创业者提供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的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资金扶持。今年以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笔4.17亿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近20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4.15亿元。
二是建设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基地,提供创业扶持。广州市积极挖掘和培育面向返乡创业人员的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增城区低碳总部园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2家单位被省认定为“广东省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基地”。广州市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鼓励返乡人员入驻,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创业孵化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创业基地120家,各级各类基地已累计入驻创业实体2.09万家,累计带动就业16.42万人。
三是推进农村电商重点工程,发展农业新业态。广州市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加速推进“一基地、一园区”农村电商平台载体建设,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作为农村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基地工作承建机构,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相关工作。培育和建设花都区赤坭镇农村电商产业园,通过引进当地电子商务商会方式,对产业园进行建设和管理,把农村电商政策切实与当地盆景产业优势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平台),目前,全市已在番禺、从化、增城、花都、白云、南沙区建成农村基层示范站共172家。
四是建设“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帮扶就地就近就业。创新打造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工作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2022年,在从化区成功开展就业领域改革创新“就业驿站”试点项目,并逐步在全市推广,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今年,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已纳入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全市“就业驿站”建设,打造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广州特色的“就业驿站”品牌,目前,全市已建设154家就业服务驿站(今年新增55家),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主题、大学生主题、人才主题、港澳青年主题等多样化站点集群,全方位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集中招聘等就业服务,成功帮助5000多人实现就业。广州市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积极推动乡村充分就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799个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全市11个区充分就业村建设率全部达标。
五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促进多渠道就业。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用工余缺调剂服务供给,搭建线上线下灵活用工对接平台,设立灵活用工服务专区(窗),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灵活用工专场招聘会118场次,参会企业3400家次,提供招聘岗位10.44万个,服务求职人数7.74万人次。打造特色专场招聘活动,在广州南站举办“招工服务月”暨“赢在广州”高质量发展新春大型招工见面会,吸引参会企业207家,提供岗位1.02万个,求职者入场约1.1万人次,2000多人达成求职意向。开展“广州市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对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举办招聘对接及特色主题招聘会64场,组织近5000家企业参会(4798家,其中民营企业3785家),提供就业岗位7.76万个。
(来源:广州日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06/16/36390ca5223948d4969bdebc1a7ca488.html?channel=weixin&vTime=28115430)
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及局党组工作安排,7月4日,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以“解放思想 创新担当 努力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局党员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欧鸽主持。局领导,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全体同志参加。
高裕跃书记指出,今年4月,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广州视察,对广州发展高度重视、关怀备至,亲自把脉定向,指引我们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局党组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通过召开局党组会、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局干部大会等,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
高裕跃书记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更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服务,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服务,更好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
高裕跃书记强调,要狠抓大战略、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全力以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大战略”,在产业谋篇布局上下功夫,要坚持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并举,坚持增强能级和提升质量并重,高水平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聚焦“大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要统筹谋划重点产业发展培育,大力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专项行动,以点带链、以链带面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赋予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度”。聚焦 “大项目”,在扩投资增后劲上下功夫,要启动工业投资跃升计划,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强制造业招商引资,以有力措施持续推动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较快增长。聚焦“大平台”,在产业空间载体上下功夫,要大抓《南沙方案》落地落实,优化提升产业载体,加快推进标杆园区建设试点和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提升试点项目实施。聚焦“大企业”,在培育优质企业上下功夫,要培育发展根植性强的优质企业,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更好发挥金融的“源头活水”作用,加快形成“链主”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铸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聚焦“大环境”,在厚植产业沃土上下功夫,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人才高地,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创新、人才、资金、土地、用房、用能等资源要素集中向制造业配置。
高裕跃书记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定信心,勇挑大梁、加压奋进、跳起摸高,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做出工信贡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