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变“短板”为“潜力板”!
关于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木桶理论”作喻: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寥寥数语,透彻精辟,寓意深刻。
使命所系 发展所需 区域协调发展之于广州, 何以如此重要? 这是使命所系。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远考察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殷切希望广东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海心桥以开放的姿态环抱城市中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高鹤涛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这些“标签”决定了广州要有大担当,必须发挥强有力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广佛极点带动、广清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开行中欧班列,打开大湾区连通欧洲贸易新通道,为区域发展拓新路。 ◆广州还承担着6个兄弟省(区、市)及省内11个市(州)、63个县的对口帮扶、对口合作任务。 为全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是广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必须扛起的使命担当。 这亦是发展所需。 在花都赤坭,一株株盆景,打通一条产业链,成就一个超亿元村;在从化南平,“小荔枝”变“幸福果”,撬动“富民”大产业……协调发展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精美盆景齐聚广州花都。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邱伟荣 今日,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下,广州既面临外部竞争压力,也面临自身转型考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看清短板 挖掘潜力 广州高质量发展, 短板在何处?
区域协调发展有待突破。当前,广州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但区域经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而且,由于受经济基础及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面对“扁担”两头不平衡凸显的问题,如何深挖区位优势,打出区域特色牌,推动各区联动互补,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仍有待求解。
城市功能布局尚需优化。近年来,广州城市交通道路拥挤、基础设施老化等“大城市病”问题显现。部分新区仍然存在“宜业不宜居”问题,优质配套设施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导致中心城区“吃不完”,周边区域“吃不饱”。公共服务投入配比仍有失衡,周边城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仍有欠账。
如何进一步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增强外围城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破题。
城市治理还有“硬骨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特意提到“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去年10月以来的疫情处置暴露出广州城中村综合治理的顽瘴痼疾。作为广州城市发展建设的“老大难”,城中村流动人员多、消防隐患大,治理难、改造难、产业转移不易。
诸多现实问题系统暴露了城市治理能力与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要求还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广州白云城市管理科技赋能,推动城中村综合治理。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 短板意味着问题和差距, 但只要认清短板, 努力弥补短板、缩小差距的过程 就是释放潜力、激活动力的过程。
改革破题 量体裁衣 短板是潜力板, 也是发展的着力点。
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要把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写实写好,就要掌握总书记教给我们的方法论,善用辩证法,系统推进、统筹协调,以先进带动后进;掌握矛盾论,抓住重点环节重点突破,变“短板”为“潜力板”。 向改革要动力。 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金钥匙”。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向改革求解。对“低洼”地带、薄弱环节进行政策赋能,方能有效破除制约其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
对体制机制创新,总书记有个形象的比方: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改革就是要“量体裁衣”,及时供给合身的体制机制之“衣”。
广州沥滘一带城中村。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以规划优空间。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优势互补、合理分工。 共绘协同发展“一张图”,才能绘出最美蓝图。广州编制面向2049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相得益彰,城市老中轴、新中轴、东部发展轴融合互动,历史文化核、现代活力核、未来发展核三大动力源联动发展。 共织内联外畅“一张网”,才能蹚出发展通衢。城市群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力军。广州当持续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织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为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提供支撑。 用产业促发展。
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特产”看似平常,实则大有乾坤,“土”可稳固产业根基,“特”能发挥竞争优势,“产”又为发展持续助力。广州“土特产”丰富,有花卉、种子、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广州江南市场连续18年在果蔬单品交易中位居全国第一,芳村茶叶市场成为公认的全国茶叶中心市场……实施“农业+”、激发乡村活力、富农兴农大有可为。
“仙进奉”荔枝入选水果园艺类主导品种。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维宣 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广州要在全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当好示范表率,各区都要找到自己的方位、真正有所作为,从骨子里、最核心处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上,一方面深耕农业,利用科技力量提升农产品质量,把好产品转变为“好品牌”;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融合行动,一村一策做强优势产业,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20年前,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的“千万工程”,指引浙江乡村发生了精彩蝶变,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为今天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今年4月在广东茂名柏桥村考察时,总书记谆谆教导,“钱赚得再多,不讲精神文明不行,我们的乡风民俗要文明;生态和经济要和谐,‘个体现代化、村里脏乱差’不行……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还贯穿于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补上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加大文化供给,用活文旅资源,方能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让青山绿水、文脉悠长、生活闲适的乡村成为人人向往之地。
广州市历史建筑——东山湖标志性建筑九曲桥。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 实习生 谢一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平衡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 破解广州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共同富裕题中之义。 要从更高站位认识、 更大力度破解、 更富成效推进, 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城市高质量发展步子更稳。

“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关于大兴调查研究,总书记以妙喻教给我们方法论,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打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正确路线一旦确定,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省委市委重要会议均提到 “高素质干部队伍”, 可见其重要性。 以这个角度审视, 广州当有何种作为?
(一)任重道远 行而不辍 “凿井者, 起于三寸之坎, 以就万仞之深。”
聚焦“国之大者”,总书记要求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这是广州笃行致远的新使命、感恩奋进的新起点。
放眼广东省情,省委全会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广州要全力服务好广东发展大局。 立足广州市情,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任重而道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方方面面都是广州高质量发展“大树”上的“枝条”,唯有枝繁叶茂,方能硕果累累。办好广州的事情,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广州工作千头万绪,发展任务关山万重,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全市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回望历史,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为广州淬炼、积淀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和行动能力,这笔精神财富弥足珍贵。 近年来,广州以作风整改促实干,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广大党员干部表现出顽强拼搏的品格、敢于斗争的作风、善作善成的能力。在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路上,务必继续保持这种宝贵的品格和作风。
总书记深刻指出:“总体来看,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干部队伍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得过且过;有的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把自身责任往外推,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光说不练,表态快、调门高,行动慢、落实差;有的德不配位、能力平庸,挑不起重担,打不开工作局面;有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底气不足、惊慌失措,等等。”凡此种种,任其发展,就会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的事业,不可小觑。
以总书记上述归纳为镜,对照“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高标准、严要求,毋庸讳言,我们一些干部在精神状态、奋斗姿态、能力素质等方面,仍有差距。 唯有正视差距、迎头赶上,方能适应我们事业的需要。全市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此次主题教育的“十二字”总要求,认真“照镜子”、主动“开方子”、自觉“正衣冠”,以更大担当、更大志向,实现更大作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更进一步。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最大的教训正在于此。唯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行稳致远。
在改革开放胆识上更进一步。
当前,有些部门、某些干部还缺乏啃硬骨头的干劲、一抓到底的韧劲、借力借势的巧劲,满足于半截子、碎片化改革。究其缘由,还是被思想顾虑扯着、被历史包袱压着,放不开胆子、迈不开步子。今时今日,改革开放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值得深思。
在增强危机意识上更进一步。
在一马当先的过去,先人一步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在万马奔腾的当下,缺乏危机意识、看不到问题所在、认不清历史方位,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面对千帆竞渡的局面,我们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慢进也退”的紧迫感。
在干事兴业本领上更进一步。
想干事,还要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眼下,部分干部还存在“急用现找”的情况,知识储备偏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影响干事创业成效。比如,对负责领域存在知识盲区、高水平招商还不够、产业集聚园区化和园区服务专业化水平还不高等等,都对干部履职本领提出了新要求。
(三)蹄疾步稳 春山可望 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力行, 方为智者。广州当如何行动?当务之急,就是切实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在“学深悟透”上下真功。
广大党员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一系列重要文献,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在站稳人民立场上见真心。
今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为民造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全市党员干部应求真务实聚民心、真心实意为民生,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在大兴调查研究上求实效。
对标总书记对广州的厚望重托,特别是对照“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准,务必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查病因、找思路、寻良方,有效补齐区域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生产、基层党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短板。比如,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务必以“时时放心不下”态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出实招。
以严的基调正风正气,大力弘扬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担当为民的风气,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对于“千年商都”广州,尤其要推动形成亲清政商关系。以严的措施纠治“四风”,务必坚持纠树并举、破立并进,以纠“四风”树新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严的氛围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让广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筑牢拒腐防线。
任务书已下,集结号已吹响。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已为我们指明方向,面对“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紧迫形势,全市各级干部当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当以身许党、夙夜在公,以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当以只争朝夕的身体力行,把影响和制约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一个个找出来,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一刻不耽误地埋头苦干,用实际工作成效体现广州的责任担当!
2023年6月21日,花卉中心选育的4个红掌和观赏凤梨花卉新品种顺利通过专家现场鉴定。专家组认为,红掌新品种‘广花甜娇’生长快速、佛焰苞硕大、红艳且不易褪色;观赏凤梨新品种‘广花红如意’小穗数多、颜色红艳、观赏期长,‘广花红镶玉’小穗苞片红色、与小花苞片颜色对比鲜明,‘广花紫玉莺歌’株型小巧紧凑、颜色深紫。
多年来,花卉中心始终如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技自强自立,种源自主可控”,持续开展高档花卉育种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至今已先后培育出红掌等高档花卉新品种88个,其中红掌44个、观赏凤梨11个,在推动广州、广东乃至全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鉴定的新品种相比此前培育的新品种,‘广花甜娇红掌’解决了‘小娇’生长速度较慢的问题,‘广花紫玉莺歌凤梨’填补了国内紫色莺歌凤梨新品种空白,‘广花红如意凤梨’突破了属间杂交新品种观赏时间较短的问题。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发展科刘士亚科长主持了现场鉴定会,他表示,花卉中心的育种创新卓有成效,本次鉴定的花卉新品种各具特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希望花卉中心能尽快实现新品种转化开发,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