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星火计划” 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触网蝶变”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字化转型“星火计划”行动,通过政府搭台、平台赋能,助力广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线上经营,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助推全市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广州集聚拥有95家电商平台,约占全省二分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主流平台的经营者高达90多万。2023年1-4月,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18.44亿元,同比增长22.0%。
“星火计划”确立了“五个一”目标:成立一个“星火计划”数字赋能平台联盟;推出一揽子数字化转型升级帮扶措施;牵引一批传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触网蝶变”;孵化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优质品牌;营造一个与初创型、中小微网络经营者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星火计划”提出,要整合平台资源,推出一揽子数字化转型升级帮扶措施:优化平台进驻规则;创新融合业务模式;释放奖励补贴红利;降低线上经营成本;加大流量倾斜帮扶;提高运营服务水平;赋能中小品牌孵化;强化人才培养支撑。
要牵引一批传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触网蝶变”:鼓励传统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电商平台企业流量倾斜支持小微企业线上经营;搭建网络经营企业党建桥梁。
要孵化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优质品牌:加强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本土电商自主知识产权。
要营造中小微网络经营者、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市场环境: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场准入便利化;深化与电商平台数据对接合作、强化信用监管柔性监管措施,鼓励行业创新发展。
“星火计划”以广州市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工作为着力点,创新平台经济助企纾困举措,构建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字化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引导大型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倡导、推动平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线上经营提供多元化、精准式的帮扶支撑,整合政策红利、平台资源、产业优势、市场活力、协会作用,形成“政府搭台、平台赋能、主体参与、行业促进”的工作格局,切实服务社会经济大局,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注入强劲动力。

6月16日上午,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汉钟带队调研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及北江顺德水道、沙湾水道沿线取水口,广州水投集团总经理吴学伟,局综调处、水资源与供水处,市南部水网流域事务中心,番禺区水务局、南沙区水务局、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番禺水投集团、番禺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现场
调研组首先来到番禺区第一水厂取水口及紫坭泵站,实地了解北江沙湾水道、顺德水道饮用水水源水质,以及番禺区水厂取水口现状,现场听取番禺区水务局、番禺水投集团、番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番禺区供水能力、取水口优化整合等情况汇报。姚汉钟局长对番禺区在优化水源布局、整合供水企业、实施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等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姚汉钟同志要求,一是落实“节水即治污”理念,科学制定节水方案,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加大节水投入,做好漏损控制等节水工作。二是提高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供水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构建智慧供水生产联动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巡检,节约人力成本。
随后,调研组沿江而上,来到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取水口,现场听取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关于北江西海段水源水质、南洲水厂取水泵站运行情况的汇报。
调研现场
姚汉钟同志要求:进一步优化防洪设施,确保泵站运行安全;持续加强水源污染和原水管线巡查,保障水厂供水安全。
最后,调研组前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江鲤鱼洲取水口,现场查看水源水质和取水泵站建设情况,听取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介绍和建设进展的汇报,并观看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现场演示。
调研现场
姚汉钟同志高度评价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要求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早日建成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群众。
教工新村小区微改造后:铺上沥青路面,增设花台,绿化植被分布井井有条。
整齐施划的停车位、崭新休闲路椅、平整宽敞的步行道……今年年初,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道东湖北大院、教工新村两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完工验收,小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小区居民的生活因“改”而“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老旧小区微改造,改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如何做到居民满意,是改造之外更需要社区关注的问题。
去年以来,东山街道积极响应居民诉求,正式启动了新河浦社区东湖北大院、培正社区教工新村两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街道协调有关部门,多次征集居民建议、召开居民大会,对改造方案进行敲定,并针对改造中可能给居民造成的问题,积极探索临时解决办法并施行。
教工新村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各类硬件设施老化陈旧,未更新迭代。培正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介绍,在前期的改造方案讨论过程中,居民与街道、社区群策群力,共同为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出谋划策,大到改造方案的讨论,小到一处景观石是否保留,都有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在做到科学决策的同时,也加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了邻里和谐。每次的居民大会上,社区逐项就居民在施工改造中提出的疑问进行探讨,街道有关部门到场指导,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与,根据居民意愿适时调整方案,多次优化施工图纸,满足居民合理需求,确保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如今,改造后的教工新村小区内,人行便道宽敞平整、周边绿化植被葱郁、休闲座椅和石桌石凳等设施更加完善,电动车整齐地停放在装饰一新的车棚里,居民休闲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展,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我在这个小区生活了三十多年,看着小区环境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真是太高兴了,这是全体居民的大喜事。”教工新村的张婆婆高兴地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