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享非遗保护新成果,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佛山当代生活
详细内容

享非遗保护新成果,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佛山当代生活

时间:2023-06-13     人气:528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

  遇见大美佛山,共享世界精彩非遗。6月10日上午,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佛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活动在南风古灶举行。活动以多元化的平台和创新的形式,展示佛山与多个国家的精彩非遗项目和非遗转化成果,让更多市民近距离体验佛山非遗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和生活之美。

  这场非遗盛会上,《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聚焦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传播、促进非遗合理利用等方面,以良法善治护航佛山非遗传承保护事业。

  这一项项非遗佳绩,源于近年来佛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蹄疾步稳创新非遗传承利用工作机制,有力有效延续佛山城市根脉,令佛山传统工艺焕发新时代光彩,助力佛山城市高质量发展。

  转化成果斐然 非遗频频出圈

  自2001年起,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22个年头。十多年来,佛山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方式在实践中获得广泛响应,社会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在佛山中小学校,不少学生随口就可念出一连串佛山非遗项目,并亲身感受过非遗魅力。六月初,由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2023年佛山秋色赛会活动之“非遗工艺进校园——师生传承制作课程”开课,佛山彩灯、龙舟说唱、广东醒狮、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走进市内各校,非遗传承人手把手传授技艺,以非遗教育润泽童心。

  在佛山街市,你可以看到,佛山剪纸、石湾陶塑、佛山狮头等非遗元素融进城市规划设计,让地铁站、公园等公共空间焕然一新,不仅城市文化价值有了提升,还得到社会、业界的高度评价。

  不止于此,佛山诸多非遗项目以出圈、跨界的形式让海内外人士了解佛山。特别是《南狮绝学》《粉狮少女》等视频在海内外热播。还有网友发现,佛山舞狮及狮头扎作技艺、佛山武术融入到人气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由此创作出广受玩家喜爱的文化产品。

  石湾陶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该赛事面向全国中青年陶艺工作者展示优秀陶瓷作品,不仅强化了全国各高校、陶瓷产区的联系,也为石湾陶产业链条提供了人才储备。

  不难发现,佛山非遗传承正搭乘互联网快车,与时尚结合,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年轻一代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也正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佛山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十多年来,佛山非遗保护工作迅速发展,各项非遗成果位于全省前列。截至2023年6月,佛山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项目56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6人。此外,佛山拥有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

  佛山高度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在全省率先出台资金扶持政策资助重点与濒危非遗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市、区联动的完善扶持体系。2021年修订完善的管理办法提出,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由“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调整至“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10000元”,同时建立“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互联互动、落实主体责任。

  除政策扶持外,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工作在五区持续开花结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市民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对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有重要意义。

  去年,一批年轻的佛山非遗传承人顺应成立佛山青年非遗传承人联盟,以群体力量推动佛山非遗逐渐出圈。

  一些石湾陶艺家为佛山白酒设计制作酒瓶、为佛山灯饰设计制作造型,佛山剪纸非遗传承人为企业设计出文化味浓郁的产品包装与主题礼品,石湾酒厂还推出了“太吉陈咖啡”与“陈太吉生肖酒·粤博联名款”……这些非遗文创产品一经上市便取得不菲的销量,让世人看到佛山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为记录佛山非遗历史和发展,佛山市、区文化、非遗等部门组织文博专家撰写、编制非遗系列丛书,逐步推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并建设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有效延续了佛山历史文脉。

  深耕非遗交流 提升佛山文化国际传播力

  近年来,佛山将醒狮、武术等特色非遗项目编排成故事性强、可接受度高的节目,赴澳大利亚、沙特、瓦努阿图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2020年~2023年,佛山连续4年承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

  2020年起,佛山连续举办“遇见·非遗”体验活动,邀请驻穗总领馆总领事及相关人员参加,在广州总领事馆界产生轰动效应;在多个海外社交平台开设“发现佛山”账号,宣传佛山非遗项目及活动,辐射海外粉丝超40万名。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佛山历史文化,佛山市博物馆积极组织石湾陶、木版年画等代表作品赴成都、昆明、上海等地办展,呈现佛山特色非遗项目的发展谱系与亮点辉煌。

  为发力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佛山联合省文旅厅连续多年举办“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邀请泛珠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秋色巡游及非遗展示,目前已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建立与港澳及海外交流合作机制,每年组织粤剧、武术、木版年画等特色非遗项目赴香港参展“香港·佛山节”活动。

  立法守护“非遗”根脉 多方聚力助发展

  随着非遗工作的深入推进,佛山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有了更高的保护需求。在此背景下,《办法》应运而生,并于6月10日起施行。

  《办法》总结形成分类保护的实践经验,明确根据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属性、特点以及存续状况,实行分类保护。如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应当采取优先安排保护经费等措施,实行抢救性保护。

  广府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谢中元解读《办法》时谈到,认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时,中职教育及以上相关专业学习年限可计入从艺时间,可缓解佛山传承人因年限不足难以认定的问题,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家族传承的非遗项目,同一级别传承人不多于3人,可鼓励非遗传承人打破仅家族内部授艺的传统,扩大传承范围。

  《办法》提出,市、区政府要对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项目开展特色保护,如推动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公园、酒店,鼓励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文艺作品;指导非遗传承人将涉及知识产权的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工具等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申报地理标志和著作权登记。文化和旅游部门与教育、文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逐步构建非遗课程体系、人才体系,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

  《办法》的实施,获得不少非遗传承人连连点赞。冯了性药业副总经理、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传统组方及工艺非遗传承人霍嘉茵说,《办法》将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相关项目纳入产业扶持范围,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这些政策均利于佛山中医药的再发展。

  “我们将以《办法》的出台为契机,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这一主线,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古老的非遗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