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2023年广东荔枝营销工作推进会在增城区举行
夏蝉鸣时,岭南荔枝红。6月1日下午,2023年广东荔枝营销工作推进会暨产销对接活动在增城区派潭镇三英温泉酒店举行,标志着广东荔枝“营销战”正式打响。来自全省各荔枝主产区代表、合作单位和采购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出席。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把荔枝做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的部署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确保2023年广东荔枝市场营销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广州市、茂名市、汕尾市,遂溪县,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等荔枝主产区代表依次汇报各自2023年荔枝市场营销工作情况;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省农科院蚕业等单位代表,以及广东中荔集团等采购商代表发言。此外,现场还举行了产销对接合作签约仪式和“喊全球吃广东荔枝”营销活动启动仪式。
赵国生代表增城区委、区政府,向现场领导、来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增城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兴旺、荔枝文化悠久、荔枝品质上佳,近年来,增城区坚持以荔枝为先、以荔枝为媒,通过建园区、打品牌、畅流通,推动荔枝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打造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仙村荔枝小镇以及153个100亩以上的优质荔枝种植基地,构建集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增城荔枝品牌,出台实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是全国荔枝界唯一入选品牌;连续举办31届荔枝文化旅游节,持续完善冷链保鲜、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从枝头到舌尖”的销售通道,2022年全区荔枝销售金额达20亿元,比2021年翻一番,推动荔枝“土特产”升级为富民“大产业”,其中仙进奉荔枝品质优、市场认可度好、价格高,远销东盟、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增城将按照省市的部署,强化荔枝产销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增城荔枝卖得更好、卖得更远。
据悉,增城荔枝文化悠久,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正果镇兰溪村保留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荔枝原生态山林,古荔树龄最长超过1300年;荔枝品质上佳,拥有荔枝种质资源250多个,原产优质荔枝品种31个,其中挂绿是增城独有的特优珍稀品种,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现存唯一一株挂绿母树有400多年历史,是增城独特的城市文化印记。今年,增城荔枝种植总面积19.7万亩,约占广州市荔枝种植面积35%,有增城挂绿、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等70多个品种,其中特优和优质品种31个,种植面积达16万亩,占比超81%。今年,增城荔枝预计产量4.8万吨,将于6月中旬左右集中上市。

走进柯子岭,焕然一新的沥青路面,映衬着青砖墙面的复古韵味,与充满客家风情的巷道交相辉映……环境、安全、秩序一点一滴的改变每天都在柯子岭联社发生,村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得到切实提升。
柯子岭位于广州市白云山西麓南侧,是白云区景泰街辖内的一个城中村。曾经的柯子岭,历经岁月侵蚀,楼宇陈旧,设施杂乱,与毗邻的白云新城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村民们普遍希望能早日改变传统印象中城中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
2018年以来,白云区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陈钢、杜永新、刘顺燕等以及人大景泰街道工委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积极投身治理行动,破解制约难题,持续跟踪推动柯子岭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
目前,历经5年两届人大代表的接续推动,柯子岭村已全面进入施工改造阶段。景泰街在充分挖掘保留柯子岭联社客家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讲好柯子岭“一山一井一树一基地”故事,预计2025年打造成为具有岭南特色客家风情小镇——“柯子坊”,为柯子岭注入新活力,引入知名国企团队入驻柯子坊,整体提升柯子岭综合品质,全面打造景泰街东部文旅商圈,久久为功把景泰建设成白云区“美丽、舒适、和谐、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首善之街。
把握契机
推动住宅楼统租统管,增加集体收入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经之路,但柯子岭联社土地资源有限,外来人口众多,升级改造管理有一定难度。
图为景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钢(左3)、人大工委主任曾丹(右3)到“柯子坊”项目部走访调研。
柯子岭,总面积0.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人,流动人口约2万人,物业楼宇636栋。柯子岭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景泰街下辖唯一城中村。200多年前,广东各地客籍人士陆续从兴宁、五华、梅县、东莞、河源、博罗、增城等地迁徙而来,聚居建村,经历代繁衍生息,姓氏31个,形成200多年历史的“百家姓”村落,客家话目前仍是柯子岭村民的通用方言。
景泰街党工委书记陈钢是第十七届白云区人大代表,针对联社经济基础较薄弱、长期依靠街道资金扶持的实际,他一直在谋划一条适合柯子岭的改造发展道路。他认为,加快推进城中村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是回应民生需求、践行人民至上的实际行动,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虽然过程会比较艰辛,但结果将会很美好。
柯子岭村集体物业升级中。
2022年,城中村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这对柯子岭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把握契机,推动联社改造升级落地。”陈钢介绍。
柯子岭村集体物业升级后。
景泰街以点带面推动村辖私有住宅楼统租统管,提升整村环境面貌,营造商业氛围,增加股民和联社集体收入,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的新路子。2022年9月,景泰街召开专题会议,对在人大街道工委组织开展的“党建引领城中村综合治理集中调研”中提出的如加装电梯、外立面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可能影响柯子岭村集体物业升级改造进程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法。
对此,人大代表们在街党工委的指导、人大街道工委的组织下,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整体工作思路,结合地铁11、12号线站点即将开通和5A风景区白云山周边有利条件,充分挖掘保留柯子岭联社客家文化元素,盘活文化资源,讲好柯子岭“一山一井一树一阵地”故事,充分释放白云山西麓这颗人文“明珠”光辉魅力,为打造具有客家风情的“柯子坊”积极建言献策。
智慧治理
实现全域视频监控全覆盖
现任柯子岭经济联社第一书记的杜永新是白云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尽管已经卸任,但他把人大代表这个称号视为一生中最为珍贵的职责,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的身份标示牌一直摆在自己的办公桌面上。
“我在基层工作已近半生,要说感触最深的事情,就是努力推动柯子岭综合治理往前一步,让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照进现实。”这是杜永新常挂在嘴边的话,虽寥寥数语,却饱含着人大代表浓浓的情怀和责任担当。
他清醒地认识到,柯子岭属典型城中村,将来是地铁十一号线、十二号线必经之路,这里寸土寸金,必须让城中村脱胎换骨,但他同时也意识到柯子岭要脱胎换骨,治安问题必须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针对辖区城中村存在安全隐患和治理复杂形势的问题,杜永新依托街道的支持,积极统筹公安、住建、消防、城管、环卫等力量积极推进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城市管理、环境美化等工程,努力提升城中村整体人居环境,破解城中村管理难题。
同时,在他任柯子岭经济联社第一书记时,他想到要以科技助力柯子岭治理,牵头完善柯子岭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出入控制装置等前端设施建设,充分整合街、村居、社会单位三级资源,实现全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保证出租屋门禁安装100%覆盖、门禁运维100%管理、门禁实时通行记录100%上传,并借助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网格化管理系统等平台,汇聚综合管理、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综合治理数据资源,打造柯子岭综合治理平台,大大提升柯子岭治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景泰街依托人大力量不断促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水平,让柯子岭这个“小、旧、散”城中村不断焕发新活力,为柯子岭联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奠定下扎实基础,共同守护柯子岭的长治久安。
环境换新
从自觉遵守转变为主动参与
城中村外来人口较多,部分人群思想觉悟不高、自觉性差,增加了管理难度,每天产生大量垃圾,有时候人手不足,垃圾清运不及时,村道就出现垃圾堆积的情况。还有部分村民贪图方便,将废弃的大件杂物乱堆乱放。村里背街小巷的墙面经常被贴满小广告,影响村容村貌。
对此,人大代表们认为,只有在推进城中村整治过程中,激发村民参与整治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现任柯子岭经济联社党支部副书记的刘顺燕是白云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也是一位工作上的女强人。她在柯子岭工作多年,对柯子岭的情况非常熟悉,如何能让柯子岭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她上任后马上开始在村内不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扫活动,并发动联社“两委”一班人努力提升村容村貌,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发放《致村民一封信》,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引导住户从自觉遵守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促进联社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干净整洁,打造宜居社区。
老有所养
摸底数勤调研,柯子树下听民声
人大景泰街道工委一直关注柯子岭村的发展,把柯子岭的升级改造当作为工作聚焦的重点议题。人大景泰街道工委主任曾丹定期组织研究,推动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让城中村尽快破茧蝶变。
依托柯子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居委会、联社等平台,人大景泰街道工委全面推行重大事项决策“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打造“柯子树下听民声”品牌。
为更好满足包括柯子岭联社在内的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街人大办组织刘顺燕、张满宗等区人大代表全面收集群众对养老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中,毗邻柯子岭村的景云社区在区级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参加市级复审。在2023年5月,经上级部门推荐,迎接了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带队前来景泰街考察学习白云区城乡养老工作,增添了争创“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为促使升级改造工作有力度的同时有温度,目前柯子岭联社正在全力推动柯子岭文旅品牌创建,谋划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云畅游项目。
人大街道工委邀请区文广旅体局、区人社局领导、旅游策划专家及唐燕萍、肖灼彪等多名区人大代表召开柯子岭文旅品牌营建专题座谈会。在推动柯子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人大街道工委主动搭建平台、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在激活与传承柯子岭客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人大代表与联社人员一起探索挖掘并创新柯子岭特有的客家特色美食文化,同时联系区人社局就业训练中心积极为柯子岭培养融合“客家特色”的粤菜师傅。
在景泰两届人大代表的接力推动下,处于白云山和白云新城高楼大厦之间的柯子岭,终于迎来了改造升级的全面开工,未来将实现城中村蝶变,旧貌换新颜。具有客家风情的“柯子坊”,未来既是环境优美、满足现代人多元需求的社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烟火味的地方,是一个有趣而又让村民常念的地方,浓浓的柯子情依旧未变。
为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及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31日上午,市容景观管理处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广州站负责同志到荔湾区调研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逢源街、昌华街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富力西社区、西关大屋社区现状,现场听取了荔湾区城管部门和街道关于全域提升行动推进情况的介绍,并围绕有关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组强调: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征集民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二要做好整体规划设计,街道要充分利用本地 “社区规划师”与社区紧密相连的特点,邀请他们深度参与,出谋划策。三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注重发挥行动的平台蜂巢效应,广泛发动居民、企业、机团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培育提升社区户外广告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不断盘活社区自身资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