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街:关爱儿童欢庆“六一”慰问活动(组图)
(图:区妇联主席黄河新、副主席陈旸、龙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柯利城走访困境儿童家庭)
(图:龙翔社区开展关爱儿童慰问活动)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为努力营造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做好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广州市荔湾区妇联牵头组织龙津街妇联、龙津街未成年人保护站开展关爱儿童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走访慰问活动。
活动中,荔湾区妇联主席黄河新、副主席陈旸、龙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柯利城、龙津街道妇联主席谷宇上门慰问辖内困难儿童,代表党和政府向孩子们送上节日的问侯和祝福,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自强不息的动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新时代“四个自信”的好孩子,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下一步,龙津街妇联、未保站将进一步履职尽责,持续关爱关心儿童成长工作,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凝聚五社联动力量,积极开展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系列的活动,为困难家庭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保障服务,用心用情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图:开展“耆守望,长相伴”暖阳探访活动)
(图:入户探访辖内高龄长者)
(图:入户探访辖内独居老人)
为进一步把关心关爱长者工作落到实处,增强长者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龙津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龙津东社区、龙津街社工服务站开展“耆守望,长相伴”暖阳探访活动,为独居、空巢、高龄长者送去关爱和温暖。
5月30日下午,龙津东社区以“社区+社工+义工(志愿者)”三方联动的服务模式走进长者家里,为长者送上日常用品、水果和医疗救助政策、防灾减灾、防诈骗三大手册。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还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和他们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协助对接服务资源,做好长者的养老顾问和帮手。工作人员还热心地为长者测量血压,向长者温情解说如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并帮忙检查室内水电安全,排除安全隐患,支持家庭成员更好履行赡养、抚养义务等。
点点心意,温暖“耆”心。本次活动共探访20户长者,不仅让长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还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将敬老、尊老、感恩的中华美德铭记于心,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社区长者的幸福感,共创和谐社区。
广东一周发布三份重磅文件,主题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作用
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绘就“施工图”
过去一周,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省委、省政府一连发布三份重磅文件。
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全面建成制造强省……透过三份文件,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与蓝图愈加清晰。
为何在此时接连发布重磅文件?三份文件传递什么信号?将解决哪些问题?细看三份文件,它们的聚焦点各有不同,但都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回应这样一个共同命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广东如何干?
承前启后
下一步目标路径更清晰
三份文件的出炉,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去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今年开年上班第一天,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农历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月1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需要明确的是,接下来怎么干?
《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并从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有效扩大内需、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民生保障服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九大方面,为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可以说,《若干意见》为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施工图”,广东下一步干什么、怎么干,整体框架和重点已非常明确。
另一份文件,《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出炉的时间与背景也与之相似。
眼下,广东制造业正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的阶段。广东制造不仅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两端挤压”,国内各制造大省也正激烈角逐。
去年底,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那么广东如何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制造业如何当好这个家?“制造业当家22条”的发布,正是为了保障制造业当家战略的高效有序实施。
广东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会印发2023年度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全面推进制造业当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每年都会印发实施意见,部署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针对这一“新”工程,《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百千万工程”与“三农”高质量齐发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举措、新任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抓手。
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林先扬教授认为,这三份文件体现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循序渐进、有序推动、主动作为的战略性举措,是实打实的“施工图”。他说:“三份文件的主题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作用,共同构成了新征程广东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领域,既是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现实倒逼,也是针对性、全局性、创造性的探索突破。”
凝聚共识
展现广东勇挑大梁开新局的新思路
此时接连发布重磅文件,无疑有助于凝聚全省上下共识,为各项工作推进注入信心。合起来看,几份文件凸显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分开来看,每份文件都能解读出广东在新形势下勇挑大梁开新局的新思路。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三室副主任李晓琳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作为经济总量第一大省,要在确保“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把重心放在经济可持续增长即“质的有效提升”上。
制造业发展从“大”到“强”,同样是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在全球工业发展史上,后发国家崛起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往往是因为抓住了新的工业革命机遇乘势而上,而不是靠模仿发达国家的老路实现。
在“制造业当家22条”中,就出现了百链韧性提升、新制造生态系统、十百千万、广东工业大脑等一系列新名词、新提法、新举措,彰显新活力。
以其中的新制造生态系统为例,这一系统将以“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实现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制造业企业“上云用云”。打造新制造生态系统,将助力广东塑造新型的制造业技术体系和产业模式,提高广东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凭借这些新思路、新举措,广东的制造业发展,要蹚出一条新路来。
围绕乡村振兴发布《实施意见》虽然是每一年的“固定动作”,但在今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有不少“首次”。比如,首次将“建设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列为单项重点工作,首次提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攻坚行动”。
“《实施意见》以问题为导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胡靖表示,文件提出不少新举措、新任务,针对性强、“含金量”足。
一脉相承
三份重磅文件互为补充与支撑
上周发布的三份文件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从内在逻辑来看,实则一脉相承,互为支撑与补充。
《若干意见》中提出了长远目标——到2035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快形成,美丽广东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广东实际,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上述目标,就要从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做起。
因此,在《若干意见》中,这些重点工作都得到了突出体现。在《若干意见》搭好框架的基础上,“制造业当家22条”和《实施意见》又在各自领域出台了具体的举措,对整体框架布局进行丰富与充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事实上,无论是发展制造业,还是推动乡村振兴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些工作都不是相互孤立运转的。
从一二三产业关系看,广东既强调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地位,又强调制造业与农业、服务业的协调融合,尤其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此,“制造业当家22条”将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列入核心目标。
《实施意见》同样也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举措。比如,《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
不仅如此,被列为今年乡村振兴单项重点工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跨界整合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服务业等资源,正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感受会更深一些。”重磅文件接连出台,体现的正是广东“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蓝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画”,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并不容易,眼下广东需要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换来突破与飞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