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街:南源街道开展第36个“世界控烟日”宣传活动(图)
(图:南源街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危害 共筑美丽健康家园”活动)
2023年0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广州行动(2020-2030年)》控烟行动有关要求,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环境的认识,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南源街道5月22日在河柳街两岸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危害 共筑美丽健康家园”活动。活动主题内容主题紧紧围绕“烟草健康警示”、“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无烟,为成长护航”进行。
本次活动派发控烟宣传单张1520份,并向接受宣传的居民派发宣传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通过开展此次控烟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控烟工作的认识及吸烟的危害。

近期,市国资委召开2023年新任职外部董事集体见面会,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德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覃海宁,董事会工作处及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负责人,部分市管企业负责人,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9名新任职外部董事参加会议。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曾涛主持会议。
陈德俊同志就做好新任职外部董事高质量履职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强化风险意识,牢记对出资人的责任,突出事前、事中监督,促进董事会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持续推动广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内部人”的责任心,提高担当作为的自觉性,切实投入时间和精力,关注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发现问题要及时、如实报告;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任职企业要健全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配齐配强工作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向外部董事提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为外部董事履职创造便利条件。
广州市民政部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区治理、基本民生服务职责,紧盯保民生、解民忧、促发展目标,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努力以主题教育成效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聚焦基本民生保障,以保民需、解民忧作为推进主题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全市“1+N”救助管理体系,优化“穗救易”救助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困难群众数据库,打通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需求-指挥-处理-反馈”的全流程网办,提升社会救助精准性、可及性、易及性。提供民生一站式服务,在穗好办上线“救助智诊”服务,录入相关信息后可一键判断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符合申请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可直接办理救助申请,方便困难家庭“足不出户”申办社会救助,以“智慧救助”“温暖救助”便民惠民。健全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制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政策,强化基本救助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在全国较大城市中率先出台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就业、自力更生的文件,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优化救助管理服务,更好满足受助人员寻亲、就业、社会融入等深层次需求。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以察民情、聚民力作为推进主题教育的关键点。推动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全覆盖,以一个核心引领全局、一套机制贯穿始终、创新议事协商“六步走”的“116”工作法让群众在社会事务上“唱主角”。启动新一批次507个和谐社区(幸福村)建设,重点创建村居57个、特色示范村居16个。深入实施“广州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在实现全市镇(街)社工站、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工服务100%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争创“五社联动”助力“一小一老”服务示范点。高质量推进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全国试点工作,健全乡村地名导向标志体系,规范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把乡村地名“管起来”“用起来”,使地名服务“实起来”“活起来”,方便市民群众出行,服务数字乡村、美丽乡村建设。
聚焦基本民生服务,以暖民心、惠民生作为推进主题教育的落脚点。持续推进“长者饭堂”、街镇颐康中心、村居颐康服务站等“硬”设施覆盖,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长护险、“平安通”、适老化改造等“软”服务升级,为全市213万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指导印发《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本区港澳老年人实施方案》,加大力度支持南沙区率先探索“跨境”养老,试点提供公办养老机构专属床位,便利港澳老年人养老。开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联合督导,通过街镇未保工作站、村居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12345”热线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坐席保障全市1.7万困境儿童和230多万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用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快推进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城通办”让群众免于奔波,创新结婚登记颁证服务、集体婚礼和婚姻家庭辅导,以婚俗改革持续满足新时代群众需求,助力“爱满花城”。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广州市民政部门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殷切嘱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扛起民政担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