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又添新归宿 两步法高效生成乙酸
二氧化碳能做衣服、制香水,还能做成乐高玩具?科技改变世界的能力,超乎人们的想象。5月3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论文。该研究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高效制备乙酸,找到了一条乙酸绿色生产的新路径,或将使“零碳”制造的梦想变为现实。
新型催化剂破解难题
上述论文作者之一、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麦立强介绍,他所在的团队联合庞元杰教授团队、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利用低品阶的可再生电能,通过二氧化碳催化电解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基燃料或化学品。
二氧化碳的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在以往的研究中,将二氧化碳电还原至一氧化碳较为简单。然而,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乙酸等碳二化合物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从二氧化碳电还原至碳二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一氧化碳入手,攻克了一氧化碳还原至碳二化合物的难题,进而解决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乙酸等碳二化合物的技术问题。
这项成果对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存储及缓解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在本项研究中,我国科研团队使用新型铜—银稀释合金催化剂,可在高压强反应条件下,利用电能将一氧化碳高效还原为乙酸。其反应最高选择性达91%,已和二氧化碳转为一氧化碳的电还原选择性相仿,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转换与存储。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表明,该技术在未来应用前景广阔。这项研究证实了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在分布式清洁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潜力及使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技术进行碳基化学品绿色合成的可行性。
多项指标打破世界纪录
乙酸又名醋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酸在制造化纤衣物、香水香氛、塑料加工品等产品中应用广泛。
“以前,人们通常采用化学合成或淀粉发酵法等传统方法生产乙酸,用这些方法,每生产1千克乙酸会排放约1.6千克二氧化碳。”上述论文作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庞元杰表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乙酸生产国,乙酸年产量超800万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庞元杰说,他所在的团队致力于“零碳”制造——不仅要让生产乙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还能消耗二氧化碳制备乙酸,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科技力量。上述研究成果显示,该实验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可生成乙酸这一主要产物,并能连续820小时让乙酸生成率保持在80%以上,在选择性、能量转化效率、稳定性上打破了现有世界纪录。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存储手段。但在电解过程中,如何高选择性、高速地生产单一高附加值产物却是困扰研究团队已久的问题。电解水只可获得氧气和氢气,电解二氧化碳却可获得20余种产物。
“为稳定乙酸的生成率,首先要解决的是反应装置设计与搭建的问题,其次是催化剂的选择。”庞元杰说,利用高压装置和催化剂的创新,团队以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为基础,采用两步法二氧化碳还原途径,稳定住乙酸反应路径的关键中间基团,最终高产率地合成了乙酸。
利用该技术,除了乙酸这类羧酸类化学品,烃类、醇类等重要化学品也有望实现“零碳”制造。二氧化碳得以更广泛地应用在医药、燃料、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
该技术还可将太阳能发电板的电能转换为便于储存的燃料化学能,再将燃料化学能有序释放,满足生活和生产的各种用能需求。
2023-05-23 11:39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强化锅炉烟气排放管控,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5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召开生物质、燃气锅炉改造约谈工作会议。会上就锅炉烟气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相关政策要求、国家及省级资金补助等相关政策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从源头改造、末端治理控制等改造路径分别对当前的降氮技术展开介绍和对比分析,对企业在改造工作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督促南沙区燃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气锅炉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废气处理设施的提升改造。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 陈婉荧)
一方面,随着恒星形成和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物质,超新星爆发、活动星系核反馈活动等星系中的高能活动会将星系中的重元素物质抛射到大尺度环境系统中,形成星系外流。另一方面,在暗物质晕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星际空间的气体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入星系内,也就是星系内流。因此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星系、气体以及它们的暗物质晕共同组成了星系生态系统。
在美国夏威夷海拔4200多米的莫纳克亚山顶,凯克望远镜一直“望”着浩瀚深邃的星空,不断探究宇宙的奥秘。
不久前,中国天文学家通过凯克望远镜上的宇宙网成像器,结合全波段观测,研究了宇宙早期形成的大质量星系“猛犸象1号”星云周围的气体动力学结构,进而模拟勾勒出该星系的生态系统形成图景。相关发现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上。
据悉,美国在其最新的天文学十年规划中,特别将“宇宙生态系统”,作为未来热点问题提出。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质量星系形成演化的机制问题。
事实上,像银河系这样的大质量星系是如何形成并演化的,其中的大质量天体又是如何诞生的,科学界至今也没能作出很好的解释。此次最新研究能否推动对于“星系生态系统”及星系演化机制的理解?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这项研究的清华大学天文系团队核心成员。
星系生态系统的外流与内流
宇宙的基本单位是星系,星系是由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例如银河系就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
“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星系与星系周围气体(星系周介质)以及它们的暗物质晕共同组成所谓的星系生态系统。其中,气体对星系的影响至关重要。”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博士生张世武指出。
张世武解释说,在目前的星系演化理论框架下,星系处于巨大的暗物质晕之中。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典型直径约为几万光年,而暗物质晕的典型直径约为几十万光年。因此,暗物质晕的体积比星系体积大3个数量级。天文学家观测发现,星系与暗物质晕之间遍布以氢原子/离子、氦原子/离子为主的气体,这就是星系周介质。其中,氢元素质量占比约为70%,氦元素质量占比约为20%。这些气体(介质)是星系演化与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原料,质量超过星系中恒星质量的总和。
张世武进一步解释说,目前的观测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认为,在演化过程中,星系与其周围环境密不可分。一方面,随着恒星形成和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物质,超新星爆发、活动星系核反馈活动等星系中的高能活动会将星系中的重元素物质抛射到大尺度环境系统中,形成星系外流。
另一方面,在暗物质晕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星际空间的气体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入星系内,进一步促进其中的恒星形成或超大质量黑洞增长,也就是星系内流。因此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星系、气体以及它们的暗物质晕共同组成了星系生态系统。一些生态系统只存在单一的中央星系,同时也有些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由中央星系和卫星星系共同组成的星系群。
早期宇宙中富含重元素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大质量星系系统中的内流效率极低,不可能存在普遍较强的恒星形成活动。然而,对早期宇宙的观测发现,很多大质量星系系统的中央星系存在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传统理论很难解释这一观测现象,因此宇宙早期大质量星系系统为何存在剧烈的恒星形成过程仍然是一个谜。
“对这类大质量星系生态系统中的气体进行直接成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气体运动过程,从而揭开这一谜题。也就是说,在宇宙生态系统中,如果可以直接观测到星系吸积气体、形成恒星的细节,将大大促进对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形成的理解。但外流往往很容易观测到,而对内流的直接观测实属罕见。”此次研究的牵头人、文章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副教授蔡峥指出,“这是因为星系周介质的面亮度很低,这就需要利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加上最灵敏的光谱仪,才能对其进行观测。”
为了直接给星系“粮食”(星系周介质)进行直接成像,揭示早期宇宙的生态系统,蔡峥团队联合一个国际团队,利用凯克望远镜上的宇宙网成像器,结合从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到射电的全波段观测,对110亿光年外、早期宇宙中的超大气体星云“猛犸象1号”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成功探测到星系周围气体的氢元素以及多种重元素辐射,并进一步估计出重元素的大尺度空间分布。这意味着在宇宙早期,星系周围气体已经富含重元素。”蔡峥表示。
由于数据比较丰富,研究团队与国际上几十名理论学家展开了深入讨论,尝试解释观测到的数据。起初,因为观测到的气体富含重元素,不少同行认为,气体运动学显示气体正在从内部喷向外部。然而结合几个国际上流行的星系外流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拟合观测到的数据点。
正当研究团队百思不得其解时,团队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副教授许丹丹提出,或许旋转的、带有角动量的气体吸积(内流)能够解释观测数据。
许丹丹表示,被重元素增丰的气体通常都会被认为是星系内部喷出来的。然而,从数值模拟中科学家发现,重元素丰度高的气体的确被外流带入大尺度星系周介质中,但相当一部分气体在暗物质晕引力和环境角动量的共同影响下,如喷泉一样,以纤维网形式旋进回流星系。
因此,研究团队通过循环内流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多个观测问题:被重元素增丰的气体,可以通过重元素(碳元素等)复合辐射、禁戒跃迁辐射有效冷却,从而形成恒星。这种冷气体流,可以一定程度解释大质量星系恒星形成之谜。
反馈气体“滋养”新生恒星
“这是一幅在宇宙尺度上上演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蔡峥说,这一过程以前只出现在宇宙学的数字模拟中,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此次是研究团队首次为星系如何与大尺度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供了清晰的图景,表明“循环气体流”是驱动早期宇宙大质量星系形成的重要机制。
蔡峥解释说,正是由于从星系中被推出又返回星系的气体中含有大量重元素物质,这些物质相较于轻元素更容易冷却,因此大大提升了星系内部的恒星形成效率。星系中心黑洞把被重元素增丰的气体推向暗物质晕,后者如泥土一样,又把那些“施肥”的气体反馈给星系,“滋养”出一颗颗新的恒星。
通过这样一个观测结果,可以使星系生态系统、星系形成和演化机制逐渐清晰。蔡峥指出,从数值模拟和观测出发,我们认为循环内流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早期宇宙的大质量星系生态系统中。本次的观测结果为星系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可能会推动后续对循环内流过程更深入的观测和理论工作。此次研究结果意味着星系的内外流过程可能并非相互独立的,循环内流可能是描述星系与环境物质交换更准确的图像。
蔡峥表示,今后,我们将针对更多不同质量、不同环境的大质量星系进行成像,并详细探究星系如何演化至今。此项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诸如暗物质、暗能量等宇宙学难题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