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证”融合办理!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印发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排污许可联动申报指引
2023-05-22 09:0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坚持服务导向,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方向转变,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积极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同步办理新模式,近日印发《天河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排污许可证联动申报指引(试行)》,探索试行环评及排污许可“两证融合办理”,实现两项行政许可“同步审批、一次办结”,减少企业跑动次数,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环评和排污许可是相关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的许可证件。环评重在事前预防,是新污染源的“准生证”;排污许可重在事中事后监管,是载明固定污染源排污情况等信息的“身份证”。企业通常需先申请办理环评审批再办理排污许可,分两次申请。天河区实施“两证”融合办理后,企业只需要一次申请,即可同时办理环评及排污许可。
根据《天河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排污许可证联动申报指引(试行)》,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在环评及排污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上,推行“一套材料、同步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的新办事流程,构建办事简、服务极优的行政审批新模式。企业一次性递交申请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即可领取环评批复及排污许可证,有效节省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
下一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将进一步强化“证后服务”,指引企业按证开展自行监测,保障数据合法有效,做好信息公开;按证规范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记录;按证定期如实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

(图:龙津华府小区广场第30个“全国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图:荔湾区汇龙小学第30个“全国碘缺乏病日”健康宣传游园活动现场)
2023年5月15日是第30个“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同时5月15日-20日为全民营养周。为了加强碘缺乏病防控,促进居民健康饮食,动员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荔湾区卫生健康局、荔湾区教育局、逢源街道办事处、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盐业集团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中心医院、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侨小学、汇龙小学积极响应,联合举办以“科学补碘三十年 利国利民保健康”为主题的“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暨“全民营养周”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一、全民补碘,共同参与
5月16日,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各部门在逢源街道龙津华府小区广场开展“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暨“全民营养周”主会场宣传活动。各相关单位各施所长、共促健康。活动现场设置了合理膳食和预防碘缺乏知识讲解、有奖问答、营养健康专家咨询义诊、血糖血压等健康检查、健康视频播放、真假食盐鉴别等环节,吸引400多名居民现场参与各项活动,气氛活跃。
二、食在校园,加“碘”健康
近日,区疾控中心在荔湾区华侨小学和汇龙小学开展了科学补碘及倡导学生健康饮食的健康促进活动。现场不仅有趣味讲座,还设置有奖问答、健康知识展览、小游戏、游园等互动,吸引近1000名师生参与活动,进一步加深荔湾学子对合理膳食、科学补碘知识的了解,并广泛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三、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5月16日,荔湾区举办学校食品安全总监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会议。本次会议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设在荔湾区华侨小学报告厅,分会场设在各学校会议室,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总监、分管学校食品安全校领导、食堂经营企业负责人共350余名人员在主会场参加,其他食堂从业人员、校医在各校分会场通过线上参加培训。培训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深圳市鹏兴食安有限公司的专家们前来授课,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的讲解,让参会人员学会科学分辨垃圾食品,认识健康食品。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传播和普及了合理膳食、科学补碘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营造了关注健康、社会齐参与的良好氛围,有助于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下一步,荔湾区将继续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力度,为健康中国建设积极贡献荔湾力量。
5月16日下午,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劲涛组织召开城镇燃气安全工作会议,燃气管理科、燃气管理所、辖区10家燃气经营企业负责人参加。
会议组织观看了近期火灾事故报道,通报了近期燃气安全督导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部署了瓶装液化气气瓶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陈劲涛深入剖析燃气行业突出风险点,要求各企业深刻吸取安全事故教训,切实提高全行业人员思想认识,紧绷安全生产弦,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全面落实生产、输配、使用各环节安全管理,推进燃气设施升级改造,重点管控市政燃气管道和燃气用户端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整治安全隐患;二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扎实开展面向群众的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结合短信、公众号等线上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抓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业务强、素质高的人员队伍;三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关键岗位24小时值守,时刻关注外界及内部风险,遇突发险情,快速妥善处置。(陈梓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