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城市车行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询比公告
为更好地择优选取荔湾区城市车行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服务单位,现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进行公开询比,在报名并符合要求的企业内选取一家承办单位,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意向人报名参加。
一、项目概况
1.询比项目名称:荔湾区城市车行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2.项目管理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3.建设地点:广州市荔湾区。
4.项目内容:项目计划对荔湾区穗盐路立交桥、花地大道南沙尾桥、花地大道南渔尾桥、芳村大道山村大桥、葵蓬涌1#桥(葵蓬桥)、竹脚涌1#桥(海中水闸桥)、六二三路桥等七座桥梁既有桥梁护栏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和改造桥梁中央分隔带栏杆、人行道栏杆,新增桥梁路侧组合式金属护栏、临时交通疏解等。
5.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约1849.6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约1430.57万元。由荔湾区财政资金安排。
二、服务内容及服务期
1.服务内容:根据本项目的施工图编制项目的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等,完成招标控制价备案等工作,提交相关成果文件。相关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满足合同约定的需要。
2.服务期:从签订合同之日起至合同权利义务完成之后为止。
具体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期限以合同相关约定为准。
三、报价人资格要求
1.报价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市场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国家法律经营。
2.报价人拟委派的项目负责人具备有效的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注:未实行分级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自动划分为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且在报价单位注册。
3.报价人不得同时参与荔湾区城市车行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荔湾区城市车行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程造价审核咨询服务的询比活动。
4.本次询比不接受联合体报价。
四、报价及结算方式
1.最高报价限价:人民币81,300.00元(大写:捌万壹仟叁佰元整)。
2.报价要求:报价金额是固定价且是唯一的,未超过本项目最高报价限价,有效报价下浮率为0%-20%。
3.结算方式:本项目中选价为暂定价,参照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年修订本《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按照建设项目基本设计收费的10%收取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最终结算按批准的单位工程概算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计取的基本设计收费作为计费基数进行核算,下浮率不变,最终结算金额以发包人委托的第三方审核单位审定结果为准,且不得超过中选价。
具体结算方式以合同约定为准。
五、询比代理服务费及成交通知书的交付
本次的询比代理服务费人民币1500元(大写:壹仟伍佰元整)由中选单位在收取成交通知书时一次性支付给询比代理服务机构。
六、询比文件的获取时间
1.凡有意参加报价者,请于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5月21日,登录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网站下载询比文件。
2.询比文件的获取时间:
获取询比文件的开始日期(含本日)为:2023年5月15日;
获取询比文件的截止日期(含本日)为:2023年5月21日。
七、报价文件的递交时间和递交地点:
由报价意向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手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如有)及身份证原件在2023年5月22日上午 9:30—11:30 递交至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南南枝围23号,逾期恕不受理。
八、询比人不承担报价人参加本次报价活动所发生的任何费用。询比人因故取消或中止询比活动,报价人无条件服从,因报价活动产生的费用由报价人自行负责。
九、询比人将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网上发布中选结果,中选公示期为1天。
十、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对询比文件有最终解释权。
十一、本项目中选单位与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签订服务合同,合同文本优先采用有关部门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
十二、联系方式:
询比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联系人: 张小姐
联系电话: 18826493363
询比代理单位:广州标旗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 邓小姐
联系电话: 13250582540
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2023年5月15日

(图:工作人员讲解示范防毒面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向辖区单位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单位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石围塘街道组织了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开展“5.12”防灾减灾培训演练活动。石围塘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京剑、武装部部长朱继智莅临指导,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50多名企业员工参加。
本次培训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模拟发生突发灾害事故,企业员工在应急疏导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照原定疏散路线,安全、有序、快速地疏散至指定的安全位置。随后,工作人员就应急逃生、止血包扎、防毒面罩的正确使用方法等一系列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进行了讲解示范,接着邀请参与人员亲自体验应急工具的操作使用。
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树立尊重生命和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了居民面对各类自然灾害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全力确保辖区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据气象部门预测,从化区汛期(4—9月)总雨量与近十年值基本持平。其中,前汛期(4—6月)雨量偏少,后汛期(7—9月)雨量偏多;“龙舟水”(5月21日至6月20日)略偏重,阶段性、局地性暴雨和强对流灾害天气影响突出;影响本区的台风3~4个,高温日数偏多。对此,从化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市防总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不亡人、少损失”的总目标,严格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防御与应急准备工作。
工作中,从化区切实履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按照省、市防总要求,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区防汛行政责任人,区政府领导担任大中型水库、万亩堤围防汛行政责任人。落实三个联系工作机制,36名区领导按要求联系各镇(街、园区),214名镇街领导干部联系到村(居),各村(居)干部分片联系各社(队、片区、网格),切实加强暴雨期间的应急指挥工作。掌握各类风险隐患点底数,其中,在册地灾隐患点94宗、新增地灾风险点36宗、削坡建房风险点200宗、水库83宗、山塘57宗、堤防179宗、水闸25宗、泵站17宗、小水电站132宗、易浸点(非下凹式隧涵)11宗、下凹式隧涵12宗、地下施工点14宗、山洪灾害村71条共564宗山洪灾害点,共落实三个责任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管护责任人)2724人次。不断完善区应急指挥体系,及时调整区三防指挥部成员以及各单位、各镇街、村(居)三防组织机构和责任人,并在三防责任人管理系统同步更新,已落实三防责任人1389名,“一键通”APP安装使用率达到100%,180间中小学幼儿园、137家三防重点企业按要求已落实三防责任人。
同时,从化区不断加强三防责任人的培训,强化三防责任人业务知识、村(居)防汛应急预案(含一页纸预案)修编、“应急一键通”使用等业务学习,提升三防责任人应急能力。全面开展防汛防风检查和隐患整改,及时化解风险。近段时间,从化区开展2023年汛前防汛防风工作大检查,着重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点,全部涉水工程和风险隐患点“三个责任人”均进行了更新并完善了应急预案。派出8个工作组到各镇(街)开展全区防汛备汛督查,全面检视防汛备汛各项工作,提醒各单位各责任人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提前部署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组织区水务局、区规划资源分局、区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重点对地质灾害点、易浸点、地下施工点、涵遂等开展防汛专项检查,严格落实一点一预案等工作机制,及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从化区还严格落实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完善风险区域临灾转移群众名册,设有应急避护场所224间。工作机制内容标明所有转移人员均明确转移责任人、转移信号、转移路线和转移安置地,并要求对转移中的特殊群体要做到“一对一”帮扶。强化值守备勤,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工作,不定时对各镇街值班情况进行抽点,要求相关责任人在岗在位,确保突发灾情、险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告。区应急、水务、气象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分析,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和联合值守,通过粤政易工作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全区三防责任人发布,及时传递三防信息,部署下一步防御工作。目前,全区23支区级专业应急抢险队伍980人,镇村常备救援力量251支3630人,各村(居)均储备15人以上应急抢险队,所有队伍均处于应急待命状态,随时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此外,从化区还不断强化三防应急物资储备,坚持分级负责、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充分做好三防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重点区域、重点村居已加强物资储备。据统计,全区共有抢险车辆68台、冲锋舟(橡皮艇)64艘、艇尾机50台、抽水泵105台、龙吸水4台、发电机53台、大型照明灯78台、便携式照明灯950支、救生圈1700个、救生衣4211件及其他三防应急抢险物资1万余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