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站枢纽配套场站工程主体封顶
近日,随着最后一块混凝土结构梁板浇筑完成,由广州地铁集团负责建设的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白云站综合枢纽”)配套场站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施工,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云站综合枢纽是广州首个城市轨道交通6线交汇的大型枢纽车站,配套场站工程主要包括芳白城际、八号线北延段换乘通道、十二号线、八号线北延支线、佛山地铁8号线、新线地铁预留工程,公交枢纽、旅游车场、长途枢纽、运营中心、东广场、西广场、场内道路及与之配套的基坑围护结构工程。
其中,芳白城际、十二号线、八号线北延支线均在此处设置地下三层车站,佛山地铁8号线、新线设置地下两层车站,八号线北延段换乘通道与既有石潭站连接换乘。公交枢纽、旅游车场、长途枢纽、运营中心均为地下三层、地上三层结构,东、西广场为地下两层下沉式广场。枢纽指挥调度中心、公共设施用房、公交车道、长途车道设置于地上3层裙房内,地下3层结构为预留开发空间及地下停车场。
白云站综合枢纽东西侧均临近既有京广线,与国铁白云站项目交叉作业,110千伏高压线横跨施工现场,且处于地质岩溶强发育地区,溶洞高度变化大,无规律,见洞率高达47.03%,洞体最大高度达27.2米,东侧基坑最大长度为588米,最大宽度为168米,最大深度为35米,局部设置坑中坑,属于超深超大基坑,对基坑开挖、地基基础施工、围护结构设计等构成了巨大挑战。
面对项目施工挑战,广州地铁集团积极组织各参建单位对现场施工合理分区进行深入研究,分区域制定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方案,精细化梳理各工序转换条件和时间,并采用高密度电法、CT跨孔成像法进行区域地质普查,超前探明区域内所有溶洞、土洞,为项目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是白云站综合枢纽全面建成运营之年。作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对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熊熊烈焰 穿叶而出
火焰木,一种一听名字,就感觉与夏天“绝配”的植物,伫立在广州街头,仿佛空气中都涌动着火一样的热情。有人说,火焰木艳红的花朵点缀在一片碧绿之中,看起来熊熊烈焰随时都可能穿叶而出。这是向上生长、冲破阻碍的力量。
火焰木鲜红的花朵
花开正茂引来“赏花达人”
广州不少地方种有火焰木,比如珠江公园就种有36株火焰木,分布在百花园、藤本园及西区桂花园路口。漫步珠江公园,若有机会看到郁郁葱葱树上,盛开的一簇簇、一团团鲜红的花朵,可能心情也随之亮丽起来。
在海珠广场,靠近侨光西路的区域也种有火焰木。天气好的时候,火红的花朵在丽日晴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而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园林树木区、姜园、科学家之家等地也都种有火焰木,一个个花序簇立在枝顶,犹如火焰燃烧在绿叶中,好不形象。
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李建基,是火焰木的忠实“粉丝”。一到开花时节,他就抱起相机,到广州各个角落,拍下火焰木的倩影。“今天去了广州塔,一出地铁口就看到10棵火焰木,长得不大不小,很好看。拍完广州塔的,我又去了科学中心,那里有10多棵火焰木,也开得很不错。”李建基告诉记者,前些天他还去过二沙岛和天河体育中心以及黄埔大道一带,发现眼下火焰木正开得如火如荼。
许多人都知道,李建基是资深的天文爱好者,但其实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赏花达人”。李建基对记者说,他从1982年开始,就留心观测广州的一些花卉及其物候现象。他随身带着小本本,骑自行车上下班时,看到感兴趣的就记下来,一直到退休后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我喜欢观察植物物候,是受到竺可桢先生的影响,他写过一本书,专门介绍物候。后来,我就对植物格外留意,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都关心它们什么时候开花、花开多少朵等。花期是比较显著的物候现象。”李建基说,他喜欢火焰木,是因为火焰木花期比较长,而且开花很好看,一眼望去“满树红”。他告诉记者,在广州的文明路、流花湖公园等地方都可看到火焰木,“还有一株火焰木,我连续观察了几年,大约每月观察一次。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18日,开红花十分繁盛,为一年来之最。地点在地铁6号线‘植物园’站A出口附近。”
一眼望去火焰木“满树红”
它很好看又用途广泛
火焰木树姿挺拔、树冠开阔、四季常绿,若日照充足,几乎全年可开花,花期之长久极为罕见。由于团团花簇橙红若焰,灿烂辉煌极为壮观,是一种珍贵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木本花卉,也是南国园林不可或缺的优良风景树。由于本种性喜温暖,火焰木在华南地区北部种植开花量少,花期亦是愈往南部越长。
南京林业大学从睿以及张开文撰文指出,火焰树作为一种优良树种,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作为行道树,公园、景区、庭园绿化树种,用于绿篱、护坡、也可作为盆景,还可以作为切花材料,受到市民的热爱与追捧。
同时,据从睿和张开文介绍,火焰木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消炎、镇痛降糖、抗氧化、抗惊厥等药效。
傣族人将火焰木花称为救军粮、救兵粮、救命粮,因为火焰木花瓣是傣族特色菜的一种重要配料,傣族人将火焰木花瓣炒着吃、煮着吃、凉拌吃,据说有美容美颜、清热凉血的功效。从睿、张开文认为,火焰木因其优美的观赏效果、药用功能等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但其研究内容与利用价值远不止如此。作为一种速生树种,其木材纹路较好,还可为家具、工艺品提供一种选择。
此外,西双版纳有些期盼生育子女的人家,还将火焰木当送子神树早晚祭拜,祈求早日得子。
它“很受伤”但又很顽强
火焰木是近年来华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广州是火焰木能够生存的最北端。这种来自非洲的植物,面对寒害冲击,难免让人揪心。
2016年4月12日本报曾刊登报道《热带树木遇霰冻“很受伤”》。据报道描述,正值踏春赏花的好季节,广州发展公园的大片绿地上,有几处小树林却格外扎眼,有的树只剩光秃秃的树干,有的还有几片萧瑟的枯叶,无精打采地挂在树梢。其中几棵树的树干上,挂着“霰冻伤树木,复状中”的纸牌。据记者粗略统计,公园中大约有3片小树林都有树木干枯的情况,约20株左右,其中有6株挂了“冻伤”指示牌。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1月下旬的寒潮,导致全广州冻伤的300多株树木,就以火焰木为主。
当时,华南植物园内的火焰木也“很受伤”,虽没有枯萎,但2016年春天迟迟没有开花。所幸,2016年极端严寒天气持续时间不长,华南植物园内的火焰木主要是实生苗,又基本都是大树,恢复得相当快。2017年初,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火焰木生机盎然,竟然在冬日里开花了。红红的花朵熊熊盛放,映衬着明媚的蓝天,花团锦簇异常美丽。本该在春天期待的相逢终于在冬天重逢,植物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振奋,令人动容。
植物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面前所展现出的顽强,的确值得尊重和敬畏。《火焰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里介绍说,火焰木生性强健,性喜高温,生长需要强光。生长适温23℃~30℃,1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冬季若遇寒流,叶片偶有变红或落叶现象,落叶后能忍受干旱;若遇冻害,枝条受冻,但根部仍具生命力能正常生长且开花。
为繁殖后代 用尽洪荒之力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又称火焰树,和吊瓜树、蓝花楹一样,同属于紫葳科。紫葳科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然而火焰木所在的火焰木属却是非洲特有属,且是单种属,所谓单种属就是属下面仅有一个种。
火焰木因其花美丽、树形优美,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为了获得更多样化的后代,火焰木在繁育后代时采用了自交不亲和的策略(即同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不会产生果实,跟我们人类避免近亲繁殖是一样的)。火焰木的花大型、美丽,生长在树顶端,佛焰苞状的花萼以及伞形花序都为鸟类栖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传粉者主要是鸟类,也有些文献记载传粉者有蝙蝠、松鼠。
火焰木在繁殖后代方面可谓用尽了洪荒之力。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介绍,火焰木的花萼在花冠完全开放之前会产生富含氨基酸的液体,这主要是因为火焰木生长在热带非洲,开花时间正好是非洲的旱季,这些液体为花的正常发育提供物质保障。这些液体会在花冠开放之后流入花冠里,同时,蜜腺会产生富含蛋白质的花蜜,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不仅如此,火焰木花萼产生的液体会使得一些偷采花粉的昆虫死亡(具体原因还不明确),而这些死去的昆虫又成为访花鸟类的又一食物。细数下来,火焰木为来访的鸟类提供3种奖励:花萼分泌的液体、蜜腺分泌的花蜜以及死掉的昆虫,奖品可谓非常丰厚。
五月火焰木
火焰木也叫火焰树,属于紫葳科,花语为无忧无愁,用热情抚慰心灵。火焰木花色鲜红,像一束束小火苗挂在树枝上,它的花朵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吉祥美丽的寓意。火焰木花开似火,给人以“敢与骄阳争辉”的奋发感。
火焰木性喜高温湿润、日光充沛气候,日光充足则花期长、花量大。不耐寒、不耐旱。
火焰木原产于非洲赤道的热带雨林中,在热带地区种植较广,生长海拔3000米以下。现广泛栽培于印度、斯里兰卡,我国广东、福建、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
这里邂逅火焰木
在这些地方你可以观赏美丽盛放的火焰木:
白云区云城东路、云霄路、陈田花园、江夏地铁站;天河区华观路、大观湿地;海珠区滨江路东段;黄埔区儿童公园;烈士陵园、云台花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动物园、麓湖等。
中医特色理疗、24小时兜底服务、长者大配餐……这些养老服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啦!继24个镇街颐康中心建成后,广州市白云区正将养老服务进一步向村居延伸,大力推进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功能的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
近日,记者从白云区民政局获悉,今年,白云区要完成404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做到村居全覆盖,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目前,已建成村居颐康服务站319个,建成率达78.96%。
长者认可,村居颐康服务站各具特色
“我经常觉得腿麻、腿抽筋,听工作人员说泡脚理疗可以缓解,就来试试,效果还可以。”每日一大早,黄石街高尔夫社区颐康服务站里就排起长队,不少长者定期来做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泡脚理疗等,社区长者陈阿姨对这里的服务很满意。“人上了年纪,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病痛,每次做过刮痧之后,感觉非常好,整个人都轻松了,医生的手法很专业,价格也实惠。”尤其是对每位长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陈阿姨很感动。
黄石街高尔夫社区颐康服务站主任黄雪萍介绍,站点所在的位置是社区长者的聚集地,考虑到不少长者身上多少有些病症,该站点将康复理疗项目打造成为特色服务,每周都邀请专业医师定期坐诊,工作人员也会在一旁陪长者聊家常,或是疏通经络。
而在同德街汇德社区颐康服务站,除了具备基本的日间托管、助餐配餐、康复医疗、文化娱乐等功能之外,24小时兜底服务是该站点建设的核心功能。该服务站主任林佳说:“由于社区兜底人数较多,其中有不少高龄独居老人,因此,我们借助智能养老设备‘六件套’,通过‘入户式’与‘在站式’这种白天+黑夜全天候监管的方式,保障兜底服务对象的基本生命安全。”
政府奖补,近300万元鼓励高标准建设
记者了解到,白云区正按照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颐康中心+长者饭堂+敬老院+N个村级站点”四点联动的镇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补齐设施短板,确保100%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工作,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进一步向村居延伸。今年,白云区要完成404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做到村居全覆盖,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目前,已建成村居颐康服务站319个,建成率达78.96%。
记者走访了解到,白云区各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主要由镇街颐康中心统筹管理,统一运营。各站点深化助餐配餐、医养康养、家政养老“3+X”功能,结合辖区长者实际情况,开设长者喜闻乐见的特色养老项目,确保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多方位服务。
“根据《广州市民政局关于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奖补资金使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们遴选了32个建设标准较高的村居颐康服务站,分别给予相应的建设奖补资金,资金总额近300万元。”白云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该局正鼓励各镇街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水平,优化颐康中心、颐康服务站、长者饭堂等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资金将用于村居颐康服务站的建设和优化提升。
目前,白云区24个镇街颐康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均具备日间托管、上门服务、长者配餐、统筹调配资源等功能,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103174人次。
白云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联合各镇街、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探索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以线上大数据监管+线下全方位服务的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社区养老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水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