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首批安置房正式交付
4月12日,在花都区龙口-小布安置区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周边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首批安置房交付活动隆重举行,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及噪音区征拆安置花都区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和花山镇人民政府,将首批17栋共1063套安置房正式交付至回迁村民。
(交付活动现场)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保森,花都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东,花都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勇,广州机场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铁峰,中建四局副总经理陈大麟,以及机场三期花都区项目指挥部办公室、花山镇、各参建单位、安置房业主代表参加活动。
办好民生事 缔造普惠发展之城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对广州提升综合性门户城市能级,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打造产城融合的世界级空港具有重大意义。项目涉及白云、花都、天河3个行政区、9个街(镇)、62条村的征拆,动迁居民约1.8万户、6.2万人,规划建设15个安置区,占地约7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5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千亿元,是广东省在建规模最大的安置区项目。
(平西安置区鸟瞰图和龙口-小布安置区地块三鸟瞰图)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机场三期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高效协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机场建投集团在立项、融资、用地报批、工程建设,花都区人民政府在征拆交地、物业接收、摇珠分房等任务中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执行,合力跑出重大民生工程加速度。2020年6月28日,安置区启动区(龙口-小布安置区、平西安置区)早于机场主体工程三个月先行动工,其中的龙口-小布安置区取得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首批安置房封顶”的阶段成果。三年不到,安置区启动区已从一纸蓝图变为层楼高筑,首批安置房顺利竣工、移交,并已进行摇珠分房,机场三期首批签约搬迁的村民即将开启归家之旅,真切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亮安居梦 建造人文品质之城
安置区建设全面贯彻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继获得了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等奖项。住宅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按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的标准实施,内部配有整体装修,提供65-140㎡多种实用户型,同步规划了商业、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服务配套设施,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社区,成就安置村民“向往的生活”。
(龙口-小布安置区:图1现场,图2安置区100平方户型客厅、图3安置区140平方户型客厅、图4安置区电梯间)
(平西安置区:图1现场,图2安置区65平方户型卧室、图3安置区140平方户型客厅、图4安置区电梯间)
(平西安置区 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效果图)
龙口-小布安置区以“现代岭南,山水人家”为设计理念,错落布局、南北通透,结合铜鼓坑河涌景观改造与村落宗族聚集习惯,设置了传统岭南骑楼及架空空间、生态步道、社区公园等多层次公共空间,配套的养老院项目达到装配式建筑国标A级,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PPEFF体系”(新型预应力快速装配式框架体系)项目和广东省首个“PPEFF体系”示范工程。平西安置区以“非凡两公里,乐享生活环”为设计理念,户型方正、明厨明卫,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原址保护树滋庄传统民居和思明西校,引进了省级重点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落户办学,将秀丽的风水塘景观保留在校址中,并将思明西校活化利用为教学用房,传承教育文化功能。
培育新引擎 营造临空枢纽之城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机场建投集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机场速度托起群众“安居梦”,为临空新城建设按下“加速键”,目前机场三期15个安置区已全面进入“边建设、边竣工、边移交”的大干局面,累计封顶130栋,在机场三期重大民生工程中充分展现省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全力推进安置区建设的同时,广州机场建投集团作为机场三期临空产业园片区综合开发主体,将充分发挥投融建管经验,有序推进机场周边片区综合开发、土地资源盘活、产业投资各项工作,有机整合智慧社区、城市更新、产业园区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提升临空区域能级,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临空“枢纽之城”,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北部增长极和综合门户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图:局主要领导调研督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图:调研督导组与街道党政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4月10日下午,区安委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志科带队先后到白鹤洞街辖内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和冲口街道调研督导,区安委办副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李红斌同志、危险化学品和基础管理科,以及属地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调研督导组一行首先深入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等情况,指导并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随后到冲口街道与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交流,推动街道和社区(经济联社)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提质增效。
调研督导组指出;一是要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街道应急安全工作的机构和职能,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增强基层应急安全执法队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要抓准工作重点,《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7项法定职责,暨是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开展执法检查的主要方向,要切实抓准抓牢这个“牛鼻子”,同时,街道要加强辖内村级工业园区的安全整治,严格落实“园八条”硬措施,冲口街罗涌社区是安全宣传“五进”试点社区之一,属地街道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指导,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好各项工作;三是要抓实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尤其是要提升初期火情扑灭能力,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要求,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未来或开通大湾区城际客运航线
记者4月12日获悉,4月10日,交通运输部批准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临时对外开放。这意味着,琶洲港澳客运码头近期有望试航。该码头启用后,旅客搭乘快船,约120分钟可直达香港国际机场。目前,码头正在做启用前的准备工作。
琶洲至香港国际 机场仅约2小时
据了解,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启用后,旅客走进联检楼大厅,通过首层安检机器,即可搭乘电梯前往二层出境大厅。旅客可以在出发大厅窗口购买船票,也可以办理自助取票和香港国际机场值机业务,办理好值机业务后通过出境查验通道就可以到达登船口。到达香港国际机场后,无需再办理出入境手续。
琶洲港澳客运码头
出境旅客在二层办理完手续后,就可以通过连廊登上江边的高速客船了,客船全船有旅客座位260个,其中头等舱60个,普通舱200个。如果旅客是在码头办理飞机登机手续、拿到登机牌,还可以在琶洲码头办理行李直挂,一直到最终目的地机场才领取行李,免去携带大件行李的麻烦。
作为一类客运口岸,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分两期建设。口岸一期首批投入两艘高速碳纤维客船“海珠湖”号和“海珠湾”号,以海天联运的方式,开通琶洲至香港国际机场航线。旅客搭乘快船,从琶洲到香港国际机场约120分钟直达。
未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项目二期规划在琶洲会展塔裙楼,计划开通包括珠海在内的大湾区城际水上客运航线,以及增开琶洲往返香港市区、澳门氹仔(澳门国际机场)航线,将填补广州中心城区到港澳水上高速客运航线的空白。
市民热盼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尽早开通
琶洲港澳客运码头究竟何时开航,引起不少广州市民关注。记者4月12日在探访时遇到市民赵先生,他表示:“如果码头开通了,我们将来去香港国际机场就太方便了,不需要提着大包小包行李中转,坐船比较舒适,还能一路看景。”
赵先生说,他们一家三口已经购买了4月18日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前往美国的机票,“现在正在考虑采用大巴、高铁,还是搭船从广州出发去香港中转,今天特地跑过来看看码头什么时候能开航,船票怎么买。”
近期,为吸引大湾区居民到香港国际机场搭乘飞机,香港机场管理局在广州举办媒体见面会时透露,将从4月开始分阶段免费赠送8万张机票予大湾区居民,经香港国际机场转飞至世界各地。免费赠送的机票均为经济客位来回机票,由国泰航空、香港快运及香港航空三间香港本地航空公司,通过各自渠道、以不同方式分阶段送出。
香港机管局首席营运总监张李佳蕙表示:“香港国际机场已逐步复常,交通量亦不断上升,客运量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约四成。我们非常期待迎接更多大湾区旅客,利用香港国际机场的广阔航空网络,转飞至世界各地,让香港国际机场继续成为大湾区旅客首选的国际枢纽机场。”
据介绍,香港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枢纽,疫情前每年约1400万名大湾区旅客通过香港国际机场飞往世界各地。机场建立了四通八达的跨境海陆交通网络,为大湾区旅客提供快船转驳及客车服务,连接大湾区内多个目的地。今年,香港国际机场连接大湾区的快船服务将新增琶洲航线,为更多旅客提供便利。
码头已开展出入境全流程操作模拟演练
记者了解到,4月7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进行出入境全流程操作模拟演练,广州海事部门全程参与,对船舶进出港报告和进出口岸查验等海事业务进行实战演练。
为做好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开放的准备工作,广州海事部门已提前对拟投入运营的高速客船“海珠湾”号和“海珠湖”号实施船舶安全检查、船舶防污染检查等,督促航运公司组织开展船员履职培训,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此外,广州海事部门主动为航运公司提供“一对一”服务,指导相关业务人员熟悉使用“一网通办”“单一窗口”等业务系统,提高码头开放后的船舶进出口岸效率,使“水上港澳游”更加安全顺畅。
首批投入使用的高速碳纤维客船“海珠湾”号
“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开放后,我们将通过‘监管指挥系统+CCTV高清视频系统+现场巡航’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为船舶进出口岸提供更有效的水上交通组织和安全服务,保障口岸水域畅通高效,守护群众水上出行安全,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互联互通贡献海事力量。”广州内港海事处东河海巡执法大队队长胡嘉介绍道。
新闻链接
记者从广州市港务局和广州海事局了解到,目前从广州前往香港的水上交通方式,只有从南沙客运港到香港中港城航线。
今年1月13日,南沙客运港至香港中港城码头航线复航,水上单程航行时间约90分钟。为全力做好广交会水路客运保障工作,4月15日至5月5日广交会期间,广州市港务局计划增设水上巴士临时专线,南沙客运港至香港中港城航线计划投入“铭珠湖”轮高速客船一艘,客位300人,每天4个航次。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7月,广州番禺莲花山港也曾开通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这是广佛地区首条从水上往返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航程大约100分钟。不过,由于疫情原因,从2020年3月起,莲花山港等珠三角地区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船运服务一度暂停。截至目前,从莲花山港前往香港航线复航时间还未公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