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为何再访中新广州知识城?
坐落于中新智慧园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李剑锋 摄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实验室。李剑锋 摄
广州新侨学校。李剑锋 摄
500千伏科北变电站。李剑锋 摄
3月27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抵达广东省广州市,开启为期6天的中国之旅。访华第二天,他参观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李显龙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我上一次访问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在2014年。如今,这里已迅速发展为广东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也是新加坡企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
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新深化合作的结晶。从阡陌桑田到一座现代化新城,知识城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破茧蝶变:城市规划面积从123平方公里扩容至232平方公里,聚集超过1000家前沿科技的企业,累计吸引新加坡优质企业78家进驻,总投资超180亿人民币,一大批新加坡科技成果在这里转移转化,一系列有力的组合拳持续激活知识城腾飞原动力。
中新广州知识城不仅成长为撬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支点”,也成为新加坡政府赞誉的“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智慧城市方案及数字化技术的试验田”。
全面深化中新合作,科创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2015年11月7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见证下,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设立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合作协议在新加坡签署。
作为两国间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依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搭建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互联互通桥梁,成功打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6大领域创新平台,成立以来累计引进产业化项目77项,其中中新合作项目45项;累计申请专利152件,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364名。
已入驻研究院的广东管辅是中国新加坡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拥有全球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相流混输技术和系列化油气混输装置。该公司获得知识城集团1500万元投资,与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联合共建油气混输卓越技术中心。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作为中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性平台,技术优势加上平台优势成为重要的合作契机。在中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能在这个平台实现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智能感知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温明星博士表示。
“研究院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企业40家。”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理事、院长朱敏表示,研究院逐步形成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发展模式,注重前期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也注重在中期阶段实现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未来,研究院将着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力争在行业领域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构建和完善新型产业链。
产教融合是知识城打造全球创新和人才发展高地的重要模式。位于知识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聚焦广州市战略产业需求布局国内领先优势学科和专业,实施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撑的“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科研教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从思介绍,截止2022年底,该院累计成立15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金额达10900万元,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引企助教”、以双导师为基础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吸引更多人才汇聚知识城。
软硬件服务优势叠加,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
2022年6月,中新双方深化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中新智慧园正式开园。自开园以来,园区已成功入驻约60余家高精尖企业及项目,包括新加坡能源集团、星展银行、恩士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家队”力量,以及来恩生物、新果科技、费雪派克等国际顶尖企业。
“中新智慧园并不仅是承载企业落地的物理空间,它更是知识城产业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表示,产业生态包括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度链接两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人才,共同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件服务,逐渐形成产业生态的闭环,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这也是中新智慧园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把世界领先的新加坡原创技术、国际化的科研团队,新加坡的管理带到知识城。在这里倍感亲切,除了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新加坡元素, 还有高质量的政府服务,高效率的产投联动投资机制,高生产力的产业集群。”2022年落户中新智慧园的来恩生物首席执行官彭晓明博士说。
良好的产业生态和高效的环境最大程度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能。彭晓明博士介绍,公司全球首创的针对乙肝病毒(HBV)靶点的TCR-T细胞技术已获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全球独家商业授权,有计划在中国开发更多的产品管线,选择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的创新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成后将成为集mRNA编码TCR-T细胞治疗研发、生产、临床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今年2月入驻中新智慧园的新果科技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一家专注于精准农业生态的公司,公司总裁、首席科学家、创始人鲍晟杰博士表示,未来10年希望能够在中国建立全球最先进的分子育种平台与基于基因组学的精细种植数据库,并拓展到蔬菜、园艺作物、牧草等方向。
发挥国家级双边合作平台优势,知识城加大力度引进新加坡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作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联属学校,广州新侨学校是唯一一所由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共同管理的新加坡境外学校,也是广东与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领域“牵手”的代表性项目。“学校课程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本,秉持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新加坡特色教学法。”广州新侨学校董事翁文炳表示,新加坡在数学学习和双语学习上具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方法,比如新加坡数学的CPA教学法、英语学习中的STELLA教学法,茶馆式教学法等,都将融入到新侨学校的教学理念中。
产业集群挑起大梁,擦亮知识经济新成色
围绕知识生产、传播、创造、保护与运用发展全链条,知识城构建了“一核两心多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以百济生物、诺诚健华、粤芯半导体、小鹏汽车等百大产业龙头项目为牵引,加速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纳米科技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最高地,引领广东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3月,全国首座电压等级最高的全面自主可控示范变电站——500千伏科北变电站在知识城正式投产。该变电站总投资5.7亿元,供电辐射企业超120家,预计可拉动包括知识城内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创收超3000亿元,极大地解决广州500千伏变电站布点不足的短板,绿色低碳的电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通过建筑本体节能、设备节能等技术措施的运用,实现了‘近零能耗’的目标,成为全国首座近零能耗的500千伏变电站。”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500千伏科北巡维中心副站长王尉表示,全站26项电力一次设备、254套电力二次系统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和芯片。
在数字经济领域,知识城还落户了华南地区工业互联网唯一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建成全国首个国际数字枢纽运营中心,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知识城集聚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部署建设IDC和云计算基地,将为广东建设“数字经济样本”提供新的动能。
(焦婵娟、范敏玲、黄蓉芳)
附件下载:
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根据《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商务规字〔2022〕3号)和《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商务规字〔2022〕5号),现组织开展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报工作。
请各区商务主管部门按照《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报指南》(详见附件)有关要求,发动辖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
申报企业请于2023年4月20日至5月5日期间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各区政务中心。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对区政务中心移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在广州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核准确认,于2023年5月15日前将初审意见、初审汇总表和一式2份企业申报材料报送至我局(特种商业处)。
特此通知。
附件: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报指南
广州市商务局
2023年3月31日
附件
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报指南
一、申报依据
1.《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商务规字〔2022〕3号)
2.《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商务规字〔2022〕5号)
二、支持范围和标准
对2022年度年营业额(不含税,下同)比2021年度年营业额增长超过2000万元的住宿、餐饮、家政、美发、洗染企业,年营业额每增长1000万元奖励5万元,单个企业奖励上限为200万元。
三、申报主体要求
1.依法登记注册且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内行业类别为“住宿和餐饮业”以及行业类别为“居民服务业”且行业代码为“8010(家庭服务)”“8030(洗染服务)”或“8040(理发和美容服务)”的企业,同时要求企业实际主营业务为住宿、餐饮、家政、洗染、美发等行业;
2.依据信用管理部门规定,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
四、申报材料要求
请申报企业按申报材料目录顺序编制书面材料一式3份并胶装成册(不接受非纸质封面或其他装订方式),加盖公章和骑缝章。申报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请表(附2);
2.承诺书(附3);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电子营业执照已上传至广州市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的可不提供);
4.申报时企业名称等发生变更,请提供变更登记证明材料,如《准予变更登记(备案)通知书》等(复印件);
5.企业2021年、2022年年度审计报告(复印件)(或企业2021年、2022年年度营业额专项审计报告复印件)(2022年新成立企业无需提供2021年年度审计报告或2021年年度营业额专项审计报告)。
五、申报工作安排
1.组织摸查。各区商务主管部门根据申报条件要求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摸查,并于4月10日前将摸查情况汇总表(见附4)报我局。(本次摸查结果仅供参考)
2.组织申报。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资金。申报企业请于2023年4月20日至5月5日期间将书面申报材料(一式3份)提交至所在区政务中心(区政务中心地址详见附5)。其中,注册地和统计地不在同一个区的企业,由统计地所在区上报。
3.各区初审。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出具初审意见,并在广州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核准确认。各区于5月15日前将初审意见、初审汇总表(附6)和一式2份企业申报材料报送至市商务局,初审汇总表电子版(excel表)发送至swwtzsyc@gz.gov.cn。
附:1.申报材料封面模板
2.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申请表;
3.承诺书
4.广州市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企业营业额增量汇总表
5.各区联系方式
6.2023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居民服务业专题(2022年度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扩大规模奖励)初审汇总表
附5
各区联系方式
序号 | 所在区 | 商务部门联系方式 | 政务中心联系方式 | 政务中心地址 |
1 | 越秀区 | 37618055(餐饮) 87304684(住宿) | 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83609741 |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号三楼314号窗口 |
2 | 海珠区 | 84429523 | 广州市海珠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66662345 | 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480号五楼2号窗 |
3 | 荔湾区 | 81500418 | 广州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81006355 | 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路128号3楼3号窗口 |
4 | 天河区 | 38623718 | 天河区政务服务中心37690396 | 广州市天河区软件路13号政务服务中心五楼529窗口 |
5 | 白云区 | 80736064 |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86055201;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民科园分中心66286690 |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61号2楼222窗;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科泰二路13-19号白云高新区·产业创新园1号楼一层108窗 |
6 | 黄埔区 | 82111490 | 广州黄埔区政务服务中心82112358 | 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3楼b区333、334窗口 |
7 | 花都区 | 86886389 86881290 | 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32270731 | 广州市花都区天贵路101号政务服务中心大楼4楼企业服务区 |
8 | 番禺区 | 34628048 | 广州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84614859 |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亚运大道550号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3楼63号政策兑现窗口 |
9 | 南沙区 | 39910597 | 南沙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22210855 | 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 167 号(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人才港)二楼南沙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3-8号窗口 |
10 | 从化区 | 37508770 | 广州市从化区政务服务中心87956100 | 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河滨北路128号三楼309窗口 |
11 | 增城区 | 82742343 82731392 |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82628583 | 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景观大道北7号A区37号窗口 |
如何提升传统外贸数字化水平,持续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是众多外贸企业和政府在思考、探索的问题。4月6日,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推进加工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意见的通知》(简称《若干措施(稿)》),向社会公众、行业、企业家征集意见。该措施提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推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进一步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打造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首个支持传统外贸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数字赋能“制造”:支持企业在设备端、应用端、分析端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制造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基于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文本、OCR(光学字符识别)、结构化数据、音频等技术,对生产环节工序进行人工智能、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对生产车间、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各类传感器等进行数字化提取;支持企业搭建物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鼓励企业采用AR(增强现实)标准化作业平台以及远程协作能力实现流程数字化、降本增效;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运用云计算、物联网、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加快提升企业的柔性换产、一键插单、智能排产、快速生产的柔性制造能力。
数字赋能“研发”:支持企业在研发流程、研发模型、在线研发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研发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字化工具支撑,完成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中所有质量资源的数字化;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孪生、XR(扩展现实)等数字化模型技术,对新研发产品的需求定义、功能分解、物理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试制、产品验收等全过程实现数字化表达;支持企业将研发过程所有活动需要的所有类别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数字化形态的智能知识插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融入到与之高度匹配的研发活动中,使研发活动完成过程由数字化、自动化的知识所支撑;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协作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交付、运营等研发全生命周期的在线化管理、人员协同、跨区域协作、快速响应。
数字赋能“营销”:支持企业开展社媒营销、社群营销、虚拟现实营销、大数据营销
在营销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依托Google、Bing、Yandex、百度等国内国际大型搜索引擎平台进行营销;鼓励企业利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TikTok等社交媒体发布和分享企业所生产产品内容;支持企业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社群营销平台,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黏性;支持企业依托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等新社交媒体开展私域营销;支持企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云工厂、云展示、云直播、云洽谈;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购买合规数据交易企业提供的外贸数据营销产品,开展大数据营销。
数字赋能“服务”:支持企业在供应链、通关、支付、客服、远程维护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服务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构建实时、智能和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供应链;支持企业依托人工智能、单证图像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现通关数字化,降低企业贸易成本与合规风险;支持企业利用生物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数字支付连接系统;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国内结算、跨境结算;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NLP(自然语言处理)、ASR(语音识别)、3D虚拟人高逼真渲染与重建、虚拟人多模态驱动等虚拟“数字人”技术,建立数字客服;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建设远程售后维护云平台。
此外,在保障方面,《若干措施(稿)》提出鼓励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态企业等加强合作,建设加工贸易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拟支持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对支出费用给予补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