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获省教育厅首批认定通过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第一批通过认定的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名单,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正式通过省教育厅认定。
省教育厅专家与市教研院领导座谈会现场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逐步形成“一主院四分院、一集团多平台”的全新格局,打造“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和“五个统一”的战略布局;在“融教研”思想的指导下,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2019年挂牌,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培训融合为一体,总结出“以研促训,以训导研,研训一体,融合创新”的工作方向,在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创新实验、推动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专业核心支持。
下一步,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将秉承“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特色鲜明,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围绕“融教研”思想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评价改革、推出品牌项目、持续推进研训一体化,通过研究力、组织力、引领力的进一步发挥,推动广州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3月27日,白云区首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以下简称“人才驿站”)在区助农服务综合平台正式揭牌落成,将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聚集高地、展示窗口和服务平台。
多场培训筹备推进中
揭牌仪式上,区供销联社向白云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手工钩针编织代表性传承人王娟、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汤辉、燊之源罗汉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令华等首批进站专家代表,颁发入库专家聘书。白云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白云区隆信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合作共建服务签约。
据悉,此前,区供销联社积极链接资源,聘请专业讲师开展主题培训专场活动,此次签约后,将面向农户开展粤菜师傅点心专场、安全使用农药培训会、育婴班职业技能等多场培训。
人才驿站成立首日,首场以非遗钩针为主题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步举行,由王娟负责教授,吸引了钟落潭镇近30名妇女前来学习。钩针起起落落、旋转挑针,不一会儿,学员们就学会了钩针的基本技法。
“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自然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此前也与白云供销联社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积极参与初心田园、农趣园等项目设计,以点串线形成新的乡村活力提升的增长点。”汤辉表示,借助人才驿站成立的契机,接下来希望把涉农专业的学生引荐到人才驿站中来,共同服务白云乡村振兴事业。
丰富乡村振兴智囊团
笔者走访发现,该人才驿站位于区助农服务综合平台二楼,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内设人才办公室、文化展示区、洽谈区、创客办公室、人才培训室等功能区域。该驿站由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成立,区供销联社、钟落潭镇统筹人才驿站日常运营工作。
“在专家人才库组建方面,目前共计入库专家30余人,包括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粤菜师傅、非遗传承人、农技科研专家、区供销联社下属的庄稼医生、涉农企业管理专家等一线技术人员。”区供销联社合作指导科科长秦嘉莹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供销社+N”助农综合服务体系优势,通过组建涉农专业、跨产业链的农业领域专家、技术骨干等的“智慧团”,展示农业企业、人才科研成果,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化现代化技能培训和人才沙龙等,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育、聚集、交流、服务工作。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级驿站挂牌后,另成立江高镇大田村、太和镇头陂村2个镇级人才驿站,推动人才资源进一步向乡村聚集。人才驿站成立后,要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培训,举办乡村振兴人才论坛等系列活动;要努力打造乡村人才服务平台,邀请领域专家为白云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吸引人才成为白云区乡村振兴智囊团,助力推进全区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近日,增城区出台《增城区优化企业服务全力以赴稳增长十五条措施》(下称《措施》),从优化平台、精准服务、政策支持、集群发展四方面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构建科学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措施》提出,优化平台,立足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开办企业“网购式”便利服务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水电气“一站式”接入,着力打造便捷政务平台。依托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增城西站三大交通枢纽,推进物流节点体系布局和集疏运路网建设,着力打通内畅外联平台。探索创新“人才评价积分制、人才奖励系数化”人才评价制度,实施“企业人才一站式服务区(窗口)”提升工程,完善就业监测预警、就业专员服务、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保障服务、人力资源交流跨区域协作等机制,着力优化引才聚才平台。
《措施》提出,对企业诉求和建议实行“清单式管理、账单式落实”工作机制,打造“产业专属”服务链条,推行知识产权“一站式”集成服务,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构建企业“前哨式”外迁预警机制,做好安商稳商暖商服务。搭建多主题、分产品产融对接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金融服务,通过主动授信、随借随还、银政保担等模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措施》提出,强化保障,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营商环境制度框架,强化涉企规范性文件引领和政策保障,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推进区域评估改革、用地清单制改革、“带方案出让”模式等,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工业厂房、产业园区,强化土地高质量供应。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措施》提出,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聚焦政策支撑、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点载体抓招商,深化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项目一专班”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车显芯”三大优势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大力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扩大经营,培育一批龙头“链主”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协同效应。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