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两客一危”智能研判平台上线,助力提升执法效率!
2021年10月,佛山市开发启用了“两客一危”功能研判平台,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该平台利用全市组网的科技治超监测点、视频卡口称重数据、过车数据等与上传电子运单数据进行比对,对全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进行日常动态监测,筛查数据异常的企业和车辆,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近期,该平台监测研判到佛山市顺德区某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名下多台车辆自2022年4月份以来涉嫌未制作电子运单高达127辆次。佛山市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将研判结果下发至顺德区综合执法支队,督促其调查处理。
经顺德区综合执法支队现场核查,该公司存在未取得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等非法营运行为。顺德区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按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整改,消除一起重大道路安全运输隐患。
截至2022年5月,“两客一危”研判平台运行近半年时间以来,共筛查出涉嫌违法行为企业205家,违法车辆847辆次,立案35宗(平台运行之初以教育整改为主)。期间,各级交通执法部门根据每日研判结果实施精准打击,整治效果明显,渉嫌违法企业数下降88%,涉嫌违法车辆数下降93%。
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
交通安全是永恒的话题
车主们应时刻遵守交通规则
否则,迎来的将会是
身体、钱包两“受伤”……
案侧1
4月1日上午,孙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行驶至南海罗村罗柏路与贵隆路交汇处时,因逆行与电动三轮车车主陈某相撞。事故造成孙某受伤,两车损坏。
孙某称,其当日在驾驶电动自行车期间,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着急的她便在行车过程中一手握车把,一手翻找衣服口袋。由于孙某没有集中注意力,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2
4月1日晚,韦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行驶至罗村状元路与北湖二路交汇路口时,同样因逆行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韦某受伤倒地。
经了解,韦某当时正驾驶电动自行车返回住处,经过路口时,由于刚好遇上红灯,一时贪图方便的她便在机动车道上逆行过马路,导致与对面驶出的小轿车迎面相撞。
经交警部门调查认定
以上发生的两宗事故
均为电动自行车方的主要过错
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电动自行车方便快捷
已成为许多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配备一辆
但享受便捷的同时
千万别忘了安全使用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佩戴头盔是安全骑行的必要保护措施,骑行或乘坐电动自行车需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以保护头部,降低事故伤害程度。
?帽子≠头盔
尽管气温逐渐升高,大家也不能用帽子替代安全头盔,一旦受到撞击,帽子对头部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带了≠戴了≠戴好
佩戴安全头盔时,把安全扣扣紧,并调整到适合的角度,才是正确的佩戴方式。
靠右或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因路线不熟、节省时间等原因,在机动车道行驶甚至逆行,这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驾驶人应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切勿逆行,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易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由于非机动车的保护性差,电动自行车的驾乘人员更容易受到伤害。
遵守道路信号灯指示
骑行电动自行车横过道路时,应先进入安全岛或等候区,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要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要注意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行。
驾驶电动自行车过马路时应下车推行,驾驶人可以更好观察路况,不会与行人发生冲突、引发事故。
搭乘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部分驾驶人认为,电动自行车设置了前后两个座位,就可以载人上路。根据规定,电动自行车只允许搭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因电动自行车在设计时没有为后座设计足够大的载重能力,所以当后座载重超出一定限度时,车身就会变得不稳定,容易滑倒甚至发生交通事故。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遇到突发情况时,未成年人应急处理能力有限,极易酿成交通事故。
警方提醒
广大市民要自觉
遵守交通规则
驾乘电动自行车应佩戴安全头盔
切勿危险驾驶?
谨记安全、平安出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精准帮扶市场主体 助力扎实稳住经济的若干措施》,从继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加强重点行业帮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16项具体举措,推动全省市场主体扩大增量、稳定存量、提升质量、增强能量,为扎实稳住经济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围绕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若干措施》提出,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允许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在同一地级以上市范围内登记多个经营场所,推行市场主体“省内迁移通办”。
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及有关身份限制,合作社成员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能够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已迁入城镇居住但仍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居民可以按照农民身份对待。
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符合申请条件、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但因疫情暂不能提交次要材料的,可为外资企业容缺办理营业执照。
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流程和时限,将省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审批时限压缩50%,已上市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省外产品迁入广东注册技术审评时限压减到5个工作日内。
围绕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若干措施》提出,实施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计划,年内完成知识产权融资500亿元以上,服务企业10000家以上,缓解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
规范涉企收费,加大对水电气、交通运输、物流等公用事业、金融领域收费的监管力度,坚决纠正加重企业负担的价格违法行为。
实施降费减费,免费为全省50万家在营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业务培训,发放20000份技术帮扶和产品检测券,帮助企业开展质量技术“体检”和产品检测,切实减少企业费用支出,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
推动信用贷款产品申办功能嵌入个私协会等网站,发挥个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用工培训、线上招聘等活动,助力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及用工难题。
围绕助力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
《若干措施》提出,实施6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开展100个重点产品(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免费为10000家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提供质量技术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产品质量问题修复机制,对产品质量问题“清零”,更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更多广东优质品牌。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年内新建60个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面向中小企业打造培育50个以上商标品牌,加快在基层布局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免费为1000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商标品牌培训辅导,面向省内100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专利预审服务,支持和引导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发展,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创新升级提供保障。
服务企业“走出去”,免费为广东3000家以上“走出去”企业提供认证技术、知识产权风险排查等服务,既注重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当前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也助力提升市场主体自身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围绕加强相关重点行业帮扶
《若干措施》提出,对食品、药品、广告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诊脉工程”,免费为食品生产企业加强卫生控制、改进工艺流程等提供技术帮扶,对中央厨房、连锁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免费开展系统问诊,支持预制菜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打造品牌价值、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大医药产业扶持力度,扩大适用“港澳药械通”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目录,推动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在大湾区内地跨境委托生产,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促进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各地市创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构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性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集群,大力激发广告产业活力。
围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平台企业合规管理机制,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扼杀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空间等行为,以公平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完善消费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增强消费者信心,激发消费潜能。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对列入清单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柔性执法。
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和非现场检查,减少对监管对象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受疫情影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市场主体,主动指导办理信用修复,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