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高明区这条村的族谱不得了,记载800年历史!
详细内容

高明区这条村的族谱不得了,记载800年历史!

时间:2022-06-13     人气:9061     来源:高明发布     作者:
概述:“清泰”指极乐世界,清净平安之意。相传,在南宋末年,当时的皇帝带着一爱妃南下到南雄珠玑巷,这期间,妃子突然失踪......

高明杨和清泰村有一套族谱


记载了杜氏一族8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明仔就为大家


揭开这套族谱的神秘面纱


开族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


“清泰”指极乐世界,清净平安之意。相传,在南宋末年,当时的皇帝带着一爱妃南下到南雄珠玑巷,这期间,妃子突然失踪,皇帝非常急怒,命当地百姓在十日内交出爱妃。为逃避杀生之祸,当时居于珠玑巷的杜氏一族携男带女,坐着木排顺着北江漂流至今肇庆高要市,便于今三水西江河口对面的高要金利上岸,并在此地定居,生息繁衍。


如今,走进杨和镇清泰村,曲曲折折的几条深巷里,错落的民居呈南北走向,前有一条自东向西的河涌蜿蜒而过,俯瞰整个村落,像是一朵绽开的莲花,阡陌相连田垄环绕。


清泰村委会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景鸿说,自古以来,清泰的地形优越,水田陌陌连片成莲,清澈的流水贯穿其中,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富足生活。


族谱曾藏于后山山洞


清脆的钥匙声,打开了密封的匣子。杜景鸿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的《杜氏族谱》,一本一本呈现在记者面前。族谱共有三套,分别在光绪六年、民国六年、2008年修编,初步统计近110余册。


光绪六年修编的该套族谱大多数虽然已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然而保存得非常完好。封面为牛皮纸,为土黄色或褐黄色或粉红色,上面写着杜氏族谱,只是字体因续写的年代不同而不同。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杜氏族谱》在这么长时间仍得以保存完好?据悉,杨梅西坑一善者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杜氏族谱,他将这套族谱以铁皮覆盖,收入后山山洞草堆中。直到1998年,《杜氏族谱》才被人从山洞搬出,珍藏至今。


“我们当时感到十分意外,对保护族谱的人谢了又谢,毕竟族谱不单是记录杜氏族人的情况,更是一个家族的根之所在,没有它,后辈子孙就找不到家了。”杜景鸿说。


由于杜氏各支各房广泛分散,不少人还走出了家门,前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等地谋生,为了杜氏族人缅怀先祖认祖归宗,2008年,杜相枝、杜刚等5名村中长辈又发起了修编族谱的号召,让清泰村开支出去的杜氏族人回家,将信息一一记录在族谱上。


“一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从筹划、资金筹集、采集、撰写,尽量不遗漏一个清泰村杜氏宗亲。”杜景鸿说,编撰族谱困难重重,4年间村中不少长辈、后辈走访了香港塔门岛、广西、鹤山、崂山、庐山等地,寻觅杜氏族人,把关于他们的故事,写在族谱上。


村民筹资建设大宗祠


为维系家族的长盛不衰,兴旺发达,清泰村开村始祖制定家训治家,撰写族谱来记载家族发展史。他以儒家文化的精髓“仁爱”思想作为家训的根本,并把自己的五个儿子命名为子仁、子权、子礼、子庸、子卿,把“仁、权、礼、庸、卿”作为家训的具体要求,并在族谱里作了详细规定,以此教化后辈子孙尊崇仁爱。


在清泰村杜氏大宗祠内,800余年历史的杜氏家训亮相其中,以宣传画的形式彰显着家训的人文价值。清泰村的杜氏大祠堂属于近年重建,如今也是杜氏家族议事集会的场所,更是老人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园地、妇女之家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


“我们通过深挖族谱的家风家训,发现很适合现在的道德规范,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息息相关的,于是我们将它提炼出来在宗祠挂墙宣传,弘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杜景鸿说。


接下来,清泰村委会将把杜氏家训宣传工作,植入宗族各祠堂,同时挖掘宗族来源、村落名人轶事、家族历史民俗等,将以文化入手,构建新农村新家风,从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田园民宿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振兴乡村发展。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