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日均新增“老板”33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万户
日均新增“老板”33个,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万户,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三水区市场监管局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今年以来,三水区市场监管局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重点推进,围绕《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2年度版)》,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力推进开办智能化、极简化改革,实现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
截至5月底,三水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0663户,同比增长12.04%。其中,企业21452户,同比增长13.73%;个体户39211户,同比增长11.15%。1-5月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4985户,同比增长9.92%,日均每天新增“老板”约为33个,市场主体发展呈现逆势上扬态势。
提速度、减环节
依托“佛山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将开办企业涉及的商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开户等多个事项全面彻底整合,办事环节压至1个,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统一认证、一表填报、一次申请、数据共享、即时审批、实时反馈”的智能化简化服务模式。今年1-5月三水区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成功办理业务的有693家。
优流程、压时限
持续深化“证照分离”“一照通行”改革,将经营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实现审批事项“主题式”联办,将开办企业“多件事”整合为一个主题“一件事”,压减申报材料数量50%以上,总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平均为每间企业节约办事时间10天。从实施改革截至今年5月底,已为三水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办理“一照通”业务约九千多笔。
同时,为促进市场“新陈代谢”,让企业“办得快”也能快速“退得掉”,三水区市场监管局推进简易注销改革,市场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承诺书,公示期由原来45天压缩为20日。在公示期内无相关部门、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市场主体可以于公示期届满之日起2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改革实施后设立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适用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登记,无需提交承诺书,也无需进行公示。
另外,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新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对依规备案、进行歇业公示的企业设立“休眠期”,合理设置休眠条件和程序,承认休眠期间企业合法存续地位,保证企业经营资格和主体资格的连续性。
惠民企、零成本
2021年5月起,三水区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赠送新开办企业一套四枚“法定名称章、法定代表人名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用章,企业反响良好。截至5月底,全区已有2192家新设立企业享受免费刻章福利,为企业节约开办成本约70万元。后期会继续推进该项政策,扩大受惠范围并将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制作电子印章。
优服务、零见面
落实住所信息申报、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一人审核”“容缺受理”制度等改革措施,并充分发挥“一网通办”优势,大力推广“非接触”“不见面”的商事登记渠道,引导群众通过24 小时商事登记智能系统、全程电子化系统、粤商通等网上办事方式全程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积极推行执照寄递、绿色通道、自助打印等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三水区在全市率先完成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五进”工作,市民及企业可在有配置智能终端设备的社区、园区、专业市场、商业中心及四大银行网点使用自助机体验“零见面”5分钟办理营业执照。目前三水区已在区内配置了19台智能终端设备,方便群众自助办理营业执照。截至5月底,三水区已有23269笔业务通过自助机办理登记。
非遗项目通过歌舞表演、武术表演登上舞台,创新非遗文化宣传展示方式;“南海有礼”文创产品获颁版权登记证书,同步在上线下展示和售卖……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南海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九江侨乡博物馆(吴家大院)举办,助力南海非遗传承保护发展。
该活动由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活动中,汉字书法(康体)、苏村拜斗等南海区第七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接受了授牌。南海区新入选的3个省级非遗项目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洪拳(南海洪拳)、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分别通过九江鱼花生产习俗农具舞台走秀、《九江鱼花》歌舞表演、《南海红木之歌》情景表演、《无影脚》功夫武术表演展示魅力。
南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南海区互联网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科科介绍,截至目前,南海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7项,其中2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海区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努力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共享利用,旨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活动还进行了“南海有礼”文创作品版权登记证书颁发仪式,功夫折扇、蝶梦丝巾等多款文创新品正式发布。目前,南海区博物馆“南海有礼”文创空间已有100多款文创产品实现了量产销售和展示,区博物馆已完成约90款文创产品的版权登记工作。
当天,文化遗产保护普法宣传及多项文化活动同步开展。活动现场还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南海区博物馆将与丹灶镇醒华小学、狮山实验学校携手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在九江南方小学,“非遗”展览室开进校园,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高明杨和清泰村有一套族谱
记载了杜氏一族8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明仔就为大家
揭开这套族谱的神秘面纱
开族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
“清泰”指极乐世界,清净平安之意。相传,在南宋末年,当时的皇帝带着一爱妃南下到南雄珠玑巷,这期间,妃子突然失踪,皇帝非常急怒,命当地百姓在十日内交出爱妃。为逃避杀生之祸,当时居于珠玑巷的杜氏一族携男带女,坐着木排顺着北江漂流至今肇庆高要市,便于今三水西江河口对面的高要金利上岸,并在此地定居,生息繁衍。
如今,走进杨和镇清泰村,曲曲折折的几条深巷里,错落的民居呈南北走向,前有一条自东向西的河涌蜿蜒而过,俯瞰整个村落,像是一朵绽开的莲花,阡陌相连田垄环绕。
清泰村委会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景鸿说,自古以来,清泰的地形优越,水田陌陌连片成莲,清澈的流水贯穿其中,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富足生活。
族谱曾藏于后山山洞
清脆的钥匙声,打开了密封的匣子。杜景鸿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的《杜氏族谱》,一本一本呈现在记者面前。族谱共有三套,分别在光绪六年、民国六年、2008年修编,初步统计近110余册。
光绪六年修编的该套族谱大多数虽然已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然而保存得非常完好。封面为牛皮纸,为土黄色或褐黄色或粉红色,上面写着杜氏族谱,只是字体因续写的年代不同而不同。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杜氏族谱》在这么长时间仍得以保存完好?据悉,杨梅西坑一善者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杜氏族谱,他将这套族谱以铁皮覆盖,收入后山山洞草堆中。直到1998年,《杜氏族谱》才被人从山洞搬出,珍藏至今。
“我们当时感到十分意外,对保护族谱的人谢了又谢,毕竟族谱不单是记录杜氏族人的情况,更是一个家族的根之所在,没有它,后辈子孙就找不到家了。”杜景鸿说。
由于杜氏各支各房广泛分散,不少人还走出了家门,前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等地谋生,为了杜氏族人缅怀先祖认祖归宗,2008年,杜相枝、杜刚等5名村中长辈又发起了修编族谱的号召,让清泰村开支出去的杜氏族人回家,将信息一一记录在族谱上。
“一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从筹划、资金筹集、采集、撰写,尽量不遗漏一个清泰村杜氏宗亲。”杜景鸿说,编撰族谱困难重重,4年间村中不少长辈、后辈走访了香港塔门岛、广西、鹤山、崂山、庐山等地,寻觅杜氏族人,把关于他们的故事,写在族谱上。
村民筹资建设大宗祠
为维系家族的长盛不衰,兴旺发达,清泰村开村始祖制定家训治家,撰写族谱来记载家族发展史。他以儒家文化的精髓“仁爱”思想作为家训的根本,并把自己的五个儿子命名为子仁、子权、子礼、子庸、子卿,把“仁、权、礼、庸、卿”作为家训的具体要求,并在族谱里作了详细规定,以此教化后辈子孙尊崇仁爱。
在清泰村杜氏大宗祠内,800余年历史的杜氏家训亮相其中,以宣传画的形式彰显着家训的人文价值。清泰村的杜氏大祠堂属于近年重建,如今也是杜氏家族议事集会的场所,更是老人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园地、妇女之家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
“我们通过深挖族谱的家风家训,发现很适合现在的道德规范,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息息相关的,于是我们将它提炼出来在宗祠挂墙宣传,弘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杜景鸿说。
接下来,清泰村委会将把杜氏家训宣传工作,植入宗族各祠堂,同时挖掘宗族来源、村落名人轶事、家族历史民俗等,将以文化入手,构建新农村新家风,从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田园民宿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振兴乡村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