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高明区23所学校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详细内容

高明区23所学校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时间:2022-05-13     人气:1270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今年9月起......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从择菜洗菜、清洁卫生,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再到使用与维护家用器具,都将成为新课标体系下,中小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

  该课程标准公布后,迅速成为全网讨论热点,不少学校、家长对该政策持支持态度,期待这一标准执行落地,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但也有家长担心,劳动教育会成为新的“家长作业”。

  其实,劳动教育在高明早已成为一门“必修课”。长期以来,各校高举“五育”融合旗帜,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不少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为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设定劳动主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早已成为必修课

  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劳动教育成为独立课程,对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高明一中办公室主任陆劲彬说。为应对新高考及按专业填报志愿的新模式,高明一中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坚持“高一军营生活体验,高二农村生活体验,高三企业生活体验”的素质教育品牌,让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起来。

  记者走访高明各中小学了解到,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各校已积极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全面普及劳动教育。

  “长期以来,荷城一小注重将‘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因地制宜将劳动教育融合进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校长程小茹介绍,学校鼓励学生把植物盆栽带回来放置在每班教室的“种植区”,让孩子们自行养护,并分享种植心得。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成长。

  此外,荷城街道第一小学在去年还组织了劳动技能比赛,比赛分级分班进行,分别从“赛前准备”“就座,放好物品”“物品分类”等八个项目进行评比,考察同学们的物品收拾、摆放整理能力。程小茹表示,通过举办此类比赛让同学们增强劳动意识,学会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劳动小达人”全面发展。

  在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大德育体系。该校以“爱劳动、勤实践、乐探究、会创造”为劳动课程目标,构建起内涵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并打造一支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和建设类型丰富的劳动实践基地,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学校被评为佛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劳动教育同样在高明区启慧学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结合校园山地多、农村生源多的情况,采取开设特色劳动教育与课题研究两项强有力的措施,组织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和设立劳动实践基地,全面提高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2021年,学校先后获评为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佛山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也获得2020年佛山市中小学教学改革成果奖一等奖。

  23所学校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将劳动课独立成一门课程,释放出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明晰信号,是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高明区教育局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指导各校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让劳动教育越来越生动,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赋能。

  其中,结合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区教育局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譬如在小学开展“学会整理我最棒”“公共物品爱惜好”“图书馆里闻书香”“公共物品爱惜好”等日常生活劳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在中学将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美术课等课程融合起来,传播劳动知识,塑造良好的劳动品质;在高中阶段组织学生前往工厂、车间等实训基地,丰富学生对多种职业的劳动体验;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家务劳动技能、植物种植技能、手工编织技能等课程,提高孩子们的社会生存技能。

  以劳动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为依托,区教育局还系统规范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有机融合开发渗透型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构建协同型劳动教育课程和活用资源创设特色化劳动教育课程,在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基础上,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品质建设,推动形成“一区多品”“一校一品”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为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区教育局加强区级引领,通过成立劳动教育学科教研组、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未来三年行动方案等举措,不断推进区域劳动教育内涵化、品质化。结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区教育局还积极开展以“青春心向党 争做红色文物守护人”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整合实践探索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积极传承优秀文化。

  立足区域特色,区教育局还创新开展服务型劳动,通过“蒲公英计划”培育扶持8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树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2021年区纪念中学“拾天”校园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广东省“益苗大赛”优秀项目,高明实验中学的“益起同行”公益课堂项目获高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

  经过全面推进,高明区劳动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区23所学校建立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与厂企共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其中1所学校获评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3所学校获评佛山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更加凸显。

  劳动应该是一门人生课

  “学生最缺的就是时间。要花费时间培养劳动技能,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儿子在沧江中学就读初三的家长张燕表示,让学生变得爱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孩子升学压力不小,希望孩子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也有家长认为,能够让孩子通过体验劳动来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无论是对其健康成长还是未来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对此,高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当的劳动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劳动技能、增长生活见识,还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素质教育工程。“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孩子未来不管是哪一类人才,这都是重要的一环。”

  针对家庭社会存在“重智育轻劳育”的现象,高明提出实施家长100天成长计划,通过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实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在家里哪怕平时让孩子们洗洗衣服、刷刷碗筷、拖拖地、倒倒垃圾,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动教育。”沧中附小校长江为彬表示,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们应改掉事事包办的习惯,多监督和指导孩子们在家做一些煮饭洗菜、打扫卫生、收纳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保障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

  “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教人干活,其深层次目的是人格的培养,锻造不惧劳累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有始有终的毅力。”在江为彬看来,这恰恰是很多成功人士具备的优秀品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劳动创造,虽然劳动的形式不同、领域不同,但吃苦耐劳、努力勤奋都是一样的。

  归根结底,劳动应该是一门人生课,学生们上的是课,塑造的是劳动价值观,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引导孩子们在田野间欢乐劳作、挥洒汗水,让他们真正懂得劳动的具体含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的朴素道理,体会到幸福生活要靠双手的劳动来创造,真正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

  迈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与时俱进,要做到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关注劳动过程,同时鼓励教师、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从而激发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其收获深层次的劳动体验,学会端正劳动态度,构建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念,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课成为锻造、健全品格的关键一环。

  相关

  链接

  劳动成为独立课程

  每周不少于1课时

  什么是“劳动课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在课程理念中,还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注重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

  同时,课程还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而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今年发布的新课标也给出了回答: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对于不同学段,新课标也进行了明确,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例如:1~2年级要侧重评价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3~6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7~9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等。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