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将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详细内容

佛山将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时间:2022-04-11     人气:1060     来源:佛山发布     作者:
概述:《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炉,明确提出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4月7日,《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炉,明确提出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努力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区。


“十三五”以来,佛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面向“十四五”,《规划》提出总体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发展目标中包括水稻、生猪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都市农业新业态发展壮大,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初步构建,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


累计建成高标农田35万亩


此前,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体现了佛山布局现代都市农业的决心。此次出台的《规划》以大篇幅提及“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为接下来佛山如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指明路径,其中包括深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发展平台、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平安农业建设。


在科技方面,佛山将组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精深加工、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生态渔业、智慧农业研究,力争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深入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有效利用市农科所等育种平台资源,加快建设市级种质圃、新优特蔬菜和玉米种质资源库、肉鸡种苗库、水产地方种质资源中心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繁育基地;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建设“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


在平台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严守耕地红线,强化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454万亩撂荒地整治,确保到2023年实现耕地“零弃耕”;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规划》,佛山将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数字化技术与农业产业、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助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2.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5条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佛山一直在行动。在此次《规划》中,美丽乡村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从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部署。例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50%,资源化利用比例达 35%;加快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面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短板,自然村污水管网基本完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5%。


城乡统筹发展,合理优化布局,才能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未来,佛山将加强村庄规划衔接和引导工作,加大对村庄建筑风貌的管控力度,坚持“无设计不施工”,并实施特色村庄保护和古村落活化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活化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


同时,佛山将全面完成“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建设5条以上百里芳华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顺德水道精华段、禅城区“乡遇禅韵”精华段、南海区丹灶镇“有为水道”、三水区“三江汇流、湾区之源”岭南水乡示范片等。到2025年,建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5条,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10个以上、省级示范点25个以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基本形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却是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统筹推进市域农村协调发展。


根据佛山市各区域功能定位和乡村资源禀赋优势,《规划》将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禅城区美丽乡村高品质发展先行区、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顺德区建设广东省全面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高明区建设田园城市新样本、三水区打造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采取符合当地特点、灵活多样的改革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集体和群众积极性。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佛山将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要审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入市试点,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用地集约化、规模化流转,区、镇两级政府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农用地的指导,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用地连片出租给农业企业、国资企业等。鼓励各区探索集体农用地向镇(街)国资企业、农业园区运营企业等流转模式,扩展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统筹集约发展高效都市现代农业。


“十三五”佛山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农业经济总产值总体平稳增长、单位面积产出不断增加。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368.55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年均增长5.69%;农地产出率达3.32万元/亩,位居全省前列,比2015年增长,49.5%。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为34.87:12.59:44.69,形成了以优质水产品和花卉苗木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


农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连片养殖池塘尾水集中处理为主的池塘标准化改造,完成改造池塘示范面积8564.2亩,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2个;全市新(改扩)建大型生态环保型生猪规模养殖场6个,年末生猪存栏量恢复至52.5万头。


目前,全市已创建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农业“一村一品”专业示范镇7个,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示范点3个、省级示范镇4个、省级示范点11个;省级农业公园5个、市级农业公园30个;市级休闲观光类农业园区11个。南海西樵松塘村、顺德北滘碧江村、三水乐平大旗头村先后获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2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7个村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顺德杏坛逢简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顺德杏坛逢简村、南海西樵松塘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日渐成型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日渐成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逐步壮大。截至 2020年底,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9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4家,比2015年增长112.50%;家庭农场(农业规范经营户)20559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