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2023年3月17日下午,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推进会,现场调研高明区绿源水质净化中心和庆洲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情况,听取各区分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振华、总工程师李立希、市生态环境局各分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聚焦主责主业,以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抓好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大重点任务,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会议强调
要准确把握当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大重点任务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治理,强化统筹推进,有力有序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坚持全链条思维推进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要加强规划引领,推动废水集中治理;要严格项目审批,明晰废水排放要求;要强化分类治理,提升废水治理水平;要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
二是坚持“五个相结合”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由镇级工业园向重点攻坚市考断面河涌周边及其上下游的村级工业园延伸,做到与河涌水质改善、与管网建设、与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与企业守法排污、与园区规范管理相结合,优化工业园排水体系和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三是坚持“做好三个步骤”推进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要做细排查溯源,特别加强暗涵、方渠、箱涵等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和厘清责任主体;要做实清理整治,明确部门分工,分类推进整治,做到管网建设通水同步清理整治排污口;要做好规范管理,树立排污口标识,严格规范新增审批,加强日常监管。
会议要求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强化上下联动,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不折不扣抓落实;要强化部门协同,主动对接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攻坚作战合力;要强化资金保障,确保重点任务顺利推进;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建有20间五星级社区幸福院
3个“创熟”社区获区级奖励
社工服务100%覆盖......
今年,丹灶紧扣“幸福民政”主题
持续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丹灶镇召开2023年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动员各村(社区)民政干部持续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民政各项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会议首先由丹灶镇公共服务办主任王晓峥对2022年民政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安排部署2023年民政工作。随后由其他业务骨干围绕创熟、慈善、双百工程等重点工作讲述具体实施策略。
过去的一年,丹灶民政工作务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丹灶目前共有20间五星级社区幸福院,为辖区长者提供文体娱乐、康复等多样化养老服务;2022年丹灶共有15间社区幸福院获得市级养老服务小站的称号,是全区获奖占比最多的镇街;此外,打造“智慧养老”平台为长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仙湖社区、金宁社区和西联社区作为“创建熟人社区”试点社区,完成了“创熟”阵地建设并通过评比获得区级奖励,实现共治共享新局面。双百社工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对镇内所有低保户、特困户、低保边缘家庭、困境儿童等兜底群众进行“一户一档”建档工作,建档率达100%,已实现社工站(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实现保障民生兜底服务。
丹灶四个社区成立社区慈善基金,搭建起区、镇、社区三级慈善网络,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丹灶镇防疫、乡村振兴、教育事业等工作,推动“有为善城”品牌建设。
2023年,丹灶镇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民政工作中,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创熟、养老、慈善等重点工作下功夫,进一步通过加强和创新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兜底民生服务品牌建设、推动社会工作提质增效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同时,丹灶镇民政系统将通过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主人翁意识,夯实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基础,强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不断开创丹灶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民政工作要紧扣‘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幸福民政’主题,使民政的温度成为标注群众幸福的刻度。”丹灶镇副镇长黄永聪表示,希望民政干部要学会带好队伍,做好创熟的“引路人”,动员辖区的党员、代表、巾帼志愿者、青年等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凝心聚力促基层善治,通过带好队伍,整合资源、打开思路、营造氛围等方式,实现“基层善治、幸福民政”的目标。
为了丰富辖内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建设街文化站、越秀区图书馆建设分馆于2023年3月11日在建设街榕树头文化艺术中心二楼多功能文化厅开展了非遗“竹编风铃”制作体验课活动,吸引了建设街众多亲子家庭参与。
千百年来,竹子“中空”“有节”的特性令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或以其为题材作诗歌咏,或铺纸研磨挥毫作画。而在手工艺者的手中,经纬纵横间,或成为精工细作的盛放器皿,或成为一件欣赏把玩的雅器,展示出另一番清丽神采。其中,竹编风铃便是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的一种手工艺品。授课老师首先介绍了非遗竹编风铃的编织方法,“风铃制作分起底、编织、收口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连接着下一道工序,一个步骤没有做好,都影响作品的效果。”家长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步的讲解和示范,逐渐掌握技巧,逐步完成竹编风铃的制作。
通过本次活动,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专注力与动手能力,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使得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长们纷纷表示期待下次活动更加精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