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调研广州豇豆农药残留整治工作
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董洪岩二级巡视员一行3人来我市调研豇豆农药残留整治工作情况,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和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蔬菜办公室有关领导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刘汉新处长详细汇报了我市2022年以来豇豆质量安全监管、豇豆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和“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及11个重点品种治理工作情况,强调了制定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打击农药中添加隐性成份的严肃性,就如何加强豇豆生产全链条质量控制等“产”“管”并举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最后,董洪岩二级巡视员对广州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豇豆整治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如何加强豇豆绿色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督促指导豇豆生产经营者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重点工作提出具体指导。

3月1日禁渔期首日,南沙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南沙海警部门在辖区禁渔水域开展执法巡查行动,出动执法快艇3艘、执法人员15人。行动中,辖区水域未发现内河渔船在禁渔水域偷捕情况,禁渔秩序良好。执法人员对河道内仍留存的网具进行全面清理,共打捞捕捞网具8张,放生渔获物约20斤。
3月1日至6月30日南沙区335艘内河渔船进入珠江禁渔期,一律要求“人上岸、船靠港、网入库”。为保障珠江禁渔制度的顺利实施,禁渔开始前,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已累计开展水上执法巡查20次,出动执法快艇26艘次、执法车23辆次、执法人员184人次,检查涉渔船舶83艘次,查获涉渔“三无”船舶6艘、电鱼设备2台,清理网具12张。
下一步,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将继续加大禁渔期制度宣传,持续开展禁渔水域执法,重点打击涉渔“三无”船舶、违规使用禁用渔具、“电、炸、毒”鱼、违反禁渔期禁渔区规定等行为;继续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等联合行动,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为全面打赢春耕备耕“第一仗”,掀起全区春耕备耕热潮,3月3日上午,增城区2023年春耕生产现场会在朱村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全面部署今年春耕生产工作,发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拉开了全区春耕生产序幕。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霍阳,区委副书记罗干政,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长春参加活动。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抓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罗干政在会上强调,要抓好春耕备耕生产,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农业强区的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为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要强化任务分工与责任落实。各镇街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党政同责,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增城区农业农村局要及时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镇街,镇街要将任务分解到村到社、落实到田,抓紧抓实粮食生产。二要强化宣传引导和树立典型。春播春种时间紧迫,各镇街要加强春耕生产的宣传发动工作,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农户按时完成播种和插秧。三要强化设施装备等要素保障。各镇街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各要素的保障到位,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现代化生产能力。四要强化农资农机农技服务,促进增产增效。做好春耕农资储备供应,确保春耕农资的稳价保供;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机耕机种、统防统治、生产托管等服务;组织农技服务“轻骑兵”进村入户,加强农技服务,推广良机良种良法良制。
今年增城区预计春播农作物面积约23.5万亩,其中春播粮食7.8万亩,蔬菜15万亩,花生等其他经济作物0.7万亩。当前,全区已完成水稻春耕办田约35%,完成育秧播种约50%。
增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春耕生产工作部署,树牢大局意识,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抢抓农时,迅速开展育秧、办田、插秧等春耕生产,确保3月10日前完成育秧,力争4月5日前完成插秧,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活动现场,参与人员先后观摩了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水稻无人高速插秧机、无人机点射播种水稻技术、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水稻精量旱直播机等良机良法良技演示,并观看水稻育秧工厂育秧演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