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志愿服务事业正迎来新规定、新服务、新面貌
羊城三月学雷锋 志愿有我志愿城
三月的羊城广州,雷锋精神处处回响。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广州市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提升。随着《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正式施行,广州志愿服务事业正迎来新规定、新服务、新面貌,用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在广州,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融入社会生活日常,全民参与的氛围愈加浓厚。
新规定
《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激发新活力
当前,广州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正迎来新规定、新服务和新面貌。2023年3月5日起,《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近年来,急救科普、专业维修、儿童保护、社区群防共治和疫情防控等多类型、多领域的志愿服务在广州常态化开展,《规定》的出台,也将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据了解,《规定》总结广州特色经验,结合广州志愿服务实际情况,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活动规范、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将多项广州在志愿服务领域中的探索成果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数据采集管理机制、规范志愿服务活动证明出具、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设……《规定》的出台,也实现了志愿服务领域制度建设新突破。《规定》聚焦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日常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不少条款体现了鼓励各类主体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指引、支持和保障的内容。
在志愿服务文化推广方面,《规定》提出每年3月为“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将集中推介志愿服务项目,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先进典型等,同时倡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除《规定》外,广州还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制订《关于加快建设“志愿之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挂点联系等制度,为广州“志愿之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促进广州文明城市建设“提速”。
常实践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学雷锋活动也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文旅志愿服务活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一群群“红马甲”“绿马甲”深入城市大街小巷,为市民纾难解困办实事,奋力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底色。
目前为止,注册广州志愿者有400多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38亿小时。全市按“五有”标准建成30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精心升级打造30个市级示范点,以全市63间志愿驿站等平台阵地为延伸,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广阔舞台,构筑起“覆盖村居、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服务圈”。
去年以来,广州组织“喜迎二十大 做新时代文明人”主题实践活动1.51万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1.65万场,服务群众2000多万人次,以“真情实干”响应市民“急难愁盼”。此外,广州聚焦党的理论、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系列直播活动423场,在线观看人数超8059万人次……线上线下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可以说有滋有味。
当前,结合“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广州正陆续开展“红棉志愿”主题活动,发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为市民提供反诈宣传、爱心义剪、志愿科普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计划开展活动2400余场,上岗志愿者3.4万余人。
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
见成效
品牌培育有声有色
文明城市文明人,志愿有我志愿城。当前,广州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培育有声有色,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新时期的广州志愿服务事业成效显著。
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共有39个先进典型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67个先进典型入选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其中2022年,陈晓霞、莫明聪、陈雪玲3名志愿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志愿服务队1个志愿服务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勷勤助学”、广州海关“海关进校园、海关进企业、海关进社区”2个志愿服务项目和越秀区北京街道盐运西社区1个社区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在项目品牌培育方面,广州创新开展“种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挖掘“红‘心’志强”“咫尺青绿”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项目加以重点扶持和培育,以老促新激发社会活力。
同时,广州持续擦亮“为老品牌”,连续12年开展“金秋送暖”等长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服务长者超过300万人次;培养青年群体,开展“志愿一夏”系列项目,为超过2万名中小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岗位;凝聚巾帼力量,实施“广州家姐关爱行动”,为近1.5万人次妇女儿童提供关爱帮扶;文旅“繁星行动”、科协“科普同行”、文艺“大师下午茶”等一批项目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多年,不断推动市民群众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历史永远铭记雷锋,时代始终崇尚雷锋。广州也将不断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推动雷锋精神代代传承,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2年度广州志愿服务大数据
志愿活动发布总数90.83万个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38亿小时
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1.98万个
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469.96万人

(图:宣讲活动现场)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季节。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环境行动计划,号召和动员少先队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营造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风尚。同时,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等一众老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环市西苑社区党委联合环市西路小学以营造学雷锋精神氛围为契机,于2022年3月4日组织辖内青少年开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绿美广东添彩∙学雷锋精神”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共计有20多名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青少年志愿者认认真真的在听着其他伙伴的讲解和分享个人感悟,她们彼此传递着话筒,开心的分享着自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有志愿者开心的分享说,我们作为青少年也是少先队员要践行绿色理念,让我们的地球大环境生态系统平衡,生存的自然环境更美,水土得以保持,空气得以净化,我们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让学雷锋精神在身边,让绿色在眼前。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只是口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做绿色的环保卫士。让我们的社区更美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
(图:增埗社区开展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对召开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有关部署以及《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组织部对召开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按照西村街道党工委工作部署及要求,3月3日上午,增埗社区召开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社区党委书记主持会议,西村街道挂点社区领导章剑辉副主任和挂点社区科室负责人到会指导。
通过此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一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二是联系实际查摆问题,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检视查摆问题;三是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反思自己不足;四是客观公正作出评定,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充分发挥星级党支部和星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五是认真用好民主评议结果,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努力加强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六是聚焦问题抓好整改,通过对查摆出的问题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事项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