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23年3月2日《人民日报》刊载题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专版报道。
图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涿州市刁窝镇刁四村卫生所医生周松勃(左二)在调研了解当地村民健康状况。史自强 刘永兴摄影报道
图②: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靖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登云(前排左四)与农户们交流。刘杰华摄(人民视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重要立法和人大工作重大事项,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治理的法律体系,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张天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2018年3月11日15时52分,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掌声雷鸣。
“我参与了国家根本法——宪法的修改,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让我对宪法权威和尊严肃然起敬。”谈到宪法修改情况,今年继续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感叹道。
从保障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的监察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从守护中华母亲河的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黑土地保护法;从填补法律空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到被誉为宁静环境守护神的噪声污染防治法……5年来,任务重、覆盖广、数量多、节奏快、质量高成为立法的特点。
“立法走近百姓,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深感责任重大!”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村民黄冬难掩激动的心情。2023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座谈会,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的立法意见,黄冬就村民关心的“成员确认”“收益分配原则与顺序”等条款内容进行了积极讨论。
“会后,我们集中整理上报了此次座谈会中形成的30余条意见建议。”昆山市基层立法联系和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主任宗晓星介绍,截至目前,昆山累计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34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提交意见建议1762条。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直达国家立法机关,立法为民、立法靠民、立法惠民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全过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基层立法联系点总数已经达到32个,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覆盖区域人口达到5770多万人。
5年来,新时代国家立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法治迈向良法善治的新境界。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2件次,制定修改法律和作出有关法律问题与重大问题决定的数量达到新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制度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记者 倪 弋
“停车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道路停车费用,逾期未缴纳的进行催缴同时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此条地方性法规规定,有公民于2021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审查建议。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制定机关说明情况,请执法部门提供有关规定实施情况;了解停车收费改革相关政策,询问审查建议人有何考虑,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走访居民127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机关对有关规定作出修改,调整完善罚款额度和程序,督促有关单位出台具体办法。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持续努力和有力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全面开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显性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规范性文件在哪里,备案审查就跟到哪里”,5年来共接收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7261件;按照“有错必纠”原则,5年来累计督促推动制定机关修改完善或者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约2.5万件。
民生所系,监督所至。“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到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垃圾处理变规范了,海洋环境也变好了。”从2018年开始,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开展执法检查,持续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沉甸甸的成绩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紧盯经济运行重点难点问题,每年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定期跟踪监督经济运行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实现四大类别国资管理情况监督全覆盖,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加上了一道“安全门”……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职责,在做好经常性法定监督的同时,突出助力三大攻坚战、司法民生领域热点问题等重点,监督职能进一步拓展,监督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监督实效明显增强。
记者 金 歆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后,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与民法相关的内容,均依据民法典内容予以修改。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引用了民法典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中学阶段加强民法典专项法治教育的建议”。不久,代表就收到了回复,建议所提到的相关问题被积极解决。
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让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做到了件件有回音、有落实。5年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2282件议案和43750件建议,如今已全部办理完成。
与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座谈、线上线下组织代表专题培训、常委会专题研究代表工作、委员长会议审议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方式方法,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动代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2020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同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在会议室里,55位全国人大代表大多来自基层一线,有采油工人、村支书、幼儿园园长、超市营业员、法律工作者……
“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形成常态化的普法教育制度”“不仅要立新法,更要重视已有法律的完善”“拓展人大监督深度,强化监督结果实际应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提了多条建议。
探索建立与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座谈机制,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密切同人大代表联系、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大创新之举。自2018年8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召开座谈会17次,委员长、副委员长同来自基层、来自一线的770人次代表面对面交流。
除了举行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以各种方式加强同代表的联系。目前,15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代表机制,基本实现了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
此外,为了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采取网络远程视频、线下集中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等方式举办代表学习班。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了26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共有1.6万多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学。
记者 魏哲哲
2022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这次会议,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第五年召开专一题目的学习交流会,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持续引向深入。
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缩影。5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夯实履职的思想政治组织基础,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人大工作更好体现实践发展和人民要求。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的发挥。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决定……
5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锣密鼓地修改了多部有关人大制度的基本法律,不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议事程序和工作机制,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升级更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这些修改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提供了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登录全国人大机关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完成身份信息注册后,就可以实现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沟通、答复、反馈、查询全环节在线办理。5年来,全国人大机关不断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和全国统一备案审查信息平台、网上信访平台、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等纷纷亮相,预算联网监督实现了全覆盖,人大工作插上“智慧羽翼”,持续提质增效。
“医生,我‘阳’了以后,耳朵好像进水了,听不清楚东西!”
“医生,我阳了以后,耳朵听东西好像隔了一层东西,吞咽的时候,耳朵里还会有响声,特别不舒服……”
“医生,我耳朵堵住了,开始的时候不严重,没管它,这几天耳朵越来越闷,听力也不好了……”
当前,大部分人都处于“阳康”的状态,但不少人耳朵出现了一些“小问题”,由于没及时处理,症状越来越严重。
两个月前,安女士(化名)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耳闷塞感,由于春节前后工作繁忙,一直未重视,谁知近日耳朵不适感越来越强烈,听力也越来越差,遂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安女士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欧阳顺林为患者进行了“耳内镜下鼓室探查术+鼓膜置管术”,患者术后当天就痊愈出院,恢复了正常生活。
欧阳顺林提醒,“阳康”后如果耳朵出现闷塞感、进水感、听力下降等情况,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阳康”后耳闷、听力下降
原是患上“分泌性中耳炎”
两个多月前,安女士在新冠感染后出现耳闷塞感,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加上家里有事,就没重视。近日来,安女士觉得耳闷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听力也越来越受阻,遂来到广医三院耳鼻喉科就诊。
在耳内镜,听力学以及颞骨CT等相关检查后发现,安女士的鼓膜已经明显内陷,鼓室里的积液呈蓝棕色,听力检查提示传导性耳聋,颞骨CT也提示鼓室及乳突里积液。
颞骨CT检查。
欧阳顺林解释: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也称“渗出性中耳炎”,它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三种,第一,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病因,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第二,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第三,免疫反应,比较常见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咽鼓管口黏膜肿胀或者鼻甲肥厚也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假如将我们的中耳鼓室比作一间充满空气的房子,咽鼓管咽口就是我们这间房子的门口,当门口被堵住以后,这间房子就被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离后内外气流没办法交换,时间一长,房间里的空气越来越少就变成了一个负压的状态,黏膜水肿再加上血管里的水渗出,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欧阳顺林进一步解释道。
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别担心
这个日间手术即可轻松“搞掂”
完善检查后,欧阳顺林给安女士安排了日间手术——耳内镜下鼓室探查术+鼓膜置管术,当天就可以出院。
“中耳里面的水,不是从外耳道进去的,而是中耳腔渗出来的,所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是要把水弄出来。”欧阳顺林解释说,“鼓膜置管术即在鼓膜开窗,相当于给中耳鼓室这个房间重新开一个门,并从这个门里将鼓室里面的积液清除干净,保持中耳腔内外的压力平衡,让我们中耳腔这个房间重新搭建起来,慢慢恢复功能,再把通风管取出来,鼓膜开窗的位置重新生长,治疗完成。”
安女士的手术当中,鼓膜开窗后,从鼓室里冲洗出大量咖啡色的积液,冲洗完后,鼓膜植入通风管,安女士耳闷塞感立马就得到了缓解,听力也提高了,整个人清清爽爽、开开心心地回去上班了。
患者鼓膜置管后。
“阳康”后耳鸣、耳闷别大意
应早诊断、早治疗
据观察,新冠感染后2-3周,部分人出现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或者吞咽时耳内出现异常声音等,多半考虑为“分泌性中耳炎”。而在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不久,广医三院耳鼻喉门诊就接诊了许多这样的患者。
欧阳顺林表示,分泌性中耳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预后良好。明确了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后,应该及时治疗,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功能,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值3月3日“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欧阳顺林提示广大市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便,门诊日间手术即可“搞掂”,市民如果在“阳康”后出现了上述耳部症状,不要大意,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尽早解决“小麻烦”。
【来源 广医三院 程秋惠、王慧】
【医学指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欧阳顺林】
【审核 何不菲、丘丘】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根据企业申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规定,决定注销广州市业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请属地安全监管部门做好相应监督管理工作。
注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名单
序号 | 注销编号 | 企业名称 | 许可证编号 | 许可证有限期 | 注销原因 |
1 | 粤穗WH应急经证销字 〔2023〕440112008号 | 广州市业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 粤穗WH应急经证字〔2020〕440112133 | 2020/8/31-2023/8/30 | 企业提出申请 |
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 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2月13日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