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涨价,二手电动车倾巢而动
最近新能源汽车涨价,一波二手电动车纷纷倾巢而动。
例如下面这台2019年5月上牌,2018款轩逸纯电智尊版,40377公里,当年指导价173000,理论续航338,当年补贴完还要15万。
这车配置相当的高,LED近光灯,方向盘加热,前后排座椅加热,真皮座椅,倒车影像等等。
不过这车2020年就停产了,估计是因为定价太高,结果倒在了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的前夜。
二手其实也不便宜,8到9万的行情,足够买台全新的微型车或者小型新能源suv。
这波二手新能源汽车涨价,让我想起了去年9月开始的燃油车”芯片短缺”大幅度减少优惠的往事,当时套牢一批收BBA的二手车商,我们本地车商有的过年前都没卖完,还是赶在元宵节前清完的,大部分都亏了。
所以这波二手电动车涨价,还是谨慎点好,先观察三个月,三个月后就进入汽车消费淡季7月和8月,到时候自然见分晓。
近日,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截至2021年年底,佛山汽车保有量达到316.4万辆,全省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东莞。按佛山常住人口约950万计算,相当于佛山平均每3人就有一辆车。
其中,佛山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万辆,2021年新车上牌4万辆,同比增长122%,呈高速增长趋势。摩托车保有量43.2万辆,2021年新车上牌2.9万辆,同比下降5.4%,呈逐年递减趋势。
数据显示,佛山汽车数量最多区域为南海区,顺德区紧随其后,分别为125万辆、100.1万辆。
2021年,佛山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全市共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过户)业务27.5万笔,同比增长18%,机动车转移登记(过户)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底,佛山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已经达到408.6万人,全省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深圳),其中汽车驾驶人375.6万人。2021年全市新领证驾驶人(驾龄不满1年)数量达22.5万人,比2020年增加4万人,同比增长20.3%。
随着机动车、驾驶人逐年增长,全市交警车管部门持续推行车驾管业务“自助办”“网上办”“上门办”等便民服务措施,屡获市民好评。
据统计,2021年,全市网上核发电子驾驶证68.5万个,补换领驾驶证20.4万笔,完成线上提交身体条件证明82.5万笔;开展线上驾驶人审验教育37.7万人次,完成驾驶人考试预约195万人次;创新推出25项车驾管业务上门办服务,完成业务3.7万笔;大力推行驾驶证业务24小时自助办,完成自助体检换证业务4.3万笔。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或者听过这样的事情,在你更换手机号码之后,收到了来自其他人的信息,而在他们的口中,你所使用的新号码原本另有主人。
虽然这样的事情可能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如果,你买了一辆二手车,却发现对方的手机还能时常收到你车辆的种种信息,你又是否会感到一丝焦虑呢?如今,随着智能汽车的概念逐渐落地,类似的事情并非臆想,而是切实存在着。
近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调查显示:多个品牌的二手车在交易后,原车主依然能访问 App 并获取相关信息,即车辆同时绑定了新、老车主的手机号,导致新车主的信息泄漏。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数量的增加并逐渐流入二手车市场,二手智能汽车的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程度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更有相关数据预测,2025 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50%。就如同大数据让每一位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没法逃离,在日益智能化和互联化的汽车产品面前,车主很容易就成为 " 数据透明人 "。
罗兰贝格发布的《软件定义汽车下的个人隐私保护白皮书》中介绍,仅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小时产生的数据量就达 80~100GB,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为 TB 级别。与此同时,随着传感器和车载芯片数量的增多,大量的数据埋点、海量的数据处理和传输,大幅增加了网络安全和数据泄露的风险,尤其是个人隐私数据。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关于二手智能汽车的隐私泄露案例早已开始见诸报端。2020 年 5 月,据国外媒体报道,账号为 "greentheonly" 的研究员在研究了 13 块二手特斯拉媒体控制单元(MCU)后得出了结论:特斯拉的车载计算机系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安全,即便在完全恢复出厂设置后,黑客依旧可以从旧的特斯拉面板系统中恢复大量个人信息。更惊人的是,其中 12 块 MCU 是他从 eBay 上购买的,另一块从朋友手中购买。
2021 年 7 月,一位理想 ONE 车主发微博吐槽称,自己购买的理想 ONE 与 App 绑定之后无法解绑,在卖掉这辆车之后,App 依然与之关联,每次都会收到那辆车的状态消息提示,如车窗没关、车钥匙未取出、电量不够等。对于这个 bug,官方客服也无能为力,表示车与 App 暂时无法取消关联,只能 " 转移 "。随后,理想汽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称软件部门将尽快解决 bug 并上线相关功能。
中国二手车市场混乱吗?当然混乱了,良莠不齐的市场质量、消费者对汽车认知较低、缺少足够强有力的法律监管,使得二手车市场一直不甚明朗。在这个基础上,所谓的隐私安全问题,反而显得有些 " 微不足道 " 了。起码对于二手商而言,只需要按照法律法规核准车辆和过户双方身份即可完成交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二手车辆在过户之后出现隐私安全问题,消费者到底应该问责谁?找二手商,本质上他们并没有犯错,全部规章条例依法而行,你没办法让他们赔偿。找车企,这是业内很多人的共识。但事实是,对车辆安全信息拥有核心控制权的汽车主机厂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车企在 " 一键还原出厂设置 " 等方面的服务跟进不及时。
当然,有的人认为,在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下,车企没有动力这样做,尤其是对被资本裹挟的造车新势力更是如此,因此又将皮球踢到了法律法规之上。但其实总结下来,这根本就不是任何一方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行业之间的不断交汇融合,使得汽车隐私安全问题,任何的企业、法律法规乃至消费者本身,都难辞其责。
举个例子,由于国内二手车市场的不规范,我们在交易车辆的过程中,在车辆的登记证书上我们就能轻易发现前任车主的信息。然后又由于车企缺乏相关的经验、前瞻性和动力,使得前车主很有可能获取现任车主的信息。如此,信息就完成了一次 " 双向泄露 "。但偏偏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你根本做不到 " 有法可依 ",以至于这全部的问题都变得 " 顺理成章,合乎规定 "。
如果将车辆隐私安全问题向上追溯,我们甚至能够追溯到网络和芯片等维度。因此,在目前而言,要想依靠 " 外力 " 来解决隐私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尽可能地从自身出发,在整个过程中去多加注意,比如在卖车时尽可能地清楚自身的信息,买车时先检查一番。在交易的过程中,尽量地保证自身信息不被泄露,如果发现自己的电子文件或纸质文件出现了关键信息,一定要注意打码处理。只有法律、行业和个人共同协力,才能将这种隐私安全问题真正解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