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增城区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城样板”
详细内容

增城区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城样板”

时间:2023-02-17     人气:225     来源:增城日报     作者:
概述:......

  在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护理让居家行动不便的市民群众可享受上门服务;在中新镇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个性服务包”让签约对象得到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服务;在派潭镇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室,三甲医院专家隔屏“坐堂”,患者得以实时咨询;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眼耳鼻喉科、疼痛科、外科等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就诊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医防管融合的新形势下,我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现大提升。

  一连串荣誉和成绩印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增城样板”:2021年度中国乡镇卫生院100强榜单发布,增城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榜。其中,新塘医院、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在全国超5万家乡镇卫生院中脱颖而出,分别位列第五位、第七位,上榜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明显,排名从2016年起稳居广州市前列,2017年度代表广东省参加国家基本公卫服务国家级现场评价,获得国家嘉奖;2018年度市级考核总成绩居全市之首;2021年获市督查激励。

  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

  增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对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包括改扩建发热诊室、核酸采样室、公共卫生管理科,因地制宜改造建设中医馆,统一院内规划设置和标牌标识,形成科室设置齐全、功能分区合理、标识指向明晰的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新塘医院配备基本设备及中医类设备超120多种,包括16排螺旋CT、急救型救护车、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DR、C臂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这些硬件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入。

  2018年至2022年,增城财政对卫健系统共投入102.2亿元,其中,2018年投入16.41亿元,2019年投入19.21亿元,2020年投入20.90亿元,2021年投入22.22亿元,2022年投入23.46亿元。近五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65.44亿元,公立医院财政投入19.68亿元。

  同时,制定《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计生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0年)》和《广州市增城区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优化卫生健康干部人才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近年来,增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从8.57%提升至10.85%,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从33.64%提升至39.71%;本科学历人员比例从47.12%提升至61.9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0.37%提升至1.53%。

  综合医改

  激发创新医疗活力

  如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关键。对此,增城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制度及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创新活力。2015年1月起,增城区在全省先行先试,出台“1+6”综合医改特色方案(1个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从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改革。

  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对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财政足额预算。同时参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将收支结余部分全额返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60%用于增加绩效工资总量,40%用于自身发展和建设,大大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热情。与改革前相比,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收入增长71.7%。同时,新冠疫情冲击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保持韧性,2021年同比2019年,门急诊人次上升4.1%,医疗收入增加17.5%。

  按照“放手不撒手”的原则,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强优势科室和特色业务,通过下放做事权、用人权、分配权,加强监管,引导院长自主用人、自主管理、自主分配“三个自主”,促进院长管理主动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病人在基层就医的比例“三个提高”。与实施改革前相比,全区基层医疗卫生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了59.5%、40.0%。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达11大类55项,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院长管理目标奖、公共卫生经费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拨付“四挂钩”。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历质量进行评审,强化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督导检查。与实施改革前相比,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素使用比和门诊输液比分别降低70.9%、78.4%。

  医防融合

  高位推进基础公卫服务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占地45亩,业务用房1.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40张。近三年来该院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先后获得全国首批“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卫生院,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优秀基层管理经验”等奖项。

  通过成立“医防融合”领导小组,该院形成临床、公卫“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考核,目前该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已走在前端。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的公卫服务发展模式是增城区推行医防融合,高位推进基础公卫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过程中,增城区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区、镇、村(居)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参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区镇(街)两级党政高度重视,积极动员辖区有关部门、镇街村居干部落实有关工作职责,增城区卫生健康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挂点督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强化对各基层医疗单位的业务监督指导,全力推行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区级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各基层医疗单位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一把手”工程;各项目专责人员加强与上级专家和镇(街)、村居干部的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职责,切实推进各项目工作。

  同时,全区于2020年投入1757.5万元购置10辆公共卫生服务体检车,为受检群众提供一站式体检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体检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融为一体。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3+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以“网格化”管理形式定期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逐步实现以医带防、以防促医、医防融合的工作效果。截至2022年12月,全区居民家庭医生建档率92.2%。

  “一元钱”看病全面落实

  普惠人民群众

  为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增城区推出“一元钱”看病措施,提出行政村户籍居民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站看病,其一般诊疗费和药费经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一元钱,剩下部分由财政兜底。

  在推进“一元钱”看病过程中,增城区还从村卫生站改造、壮大乡村医生队伍、保障用药等方面发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增城区根据行政村常住人口数,明确村卫生站乡村医生配备数量,并按照“区招、镇管、村用”的要求,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医生。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配备乡村医生28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4人(57.54%),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98人(69.47%),平均年龄为41.22岁。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得到进一步优化。

  截至去年12月底,增城区266所村卫生站均实施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一元钱”看病,覆盖率100%,累计实施一元钱看病30.67万人次,合计为村民减负医药费723.34万元。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