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十九章 子张篇
详细内容

第十九章 子张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78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子张说道:“士遇见邦国危难的时候,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见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能够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祭祀的时候要恭敬......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注释】子张说道:“士遇见邦国危难的时候,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见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能够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祭祀的时候要恭敬;居丧的时候要哀痛,这样也就可以了的。”看到这些话似曾相识,主要的内容孔子前面都有讲过的,子张在这里集中的表述出来的。百善孝为先,如果能够在祭祀祖宗、居丧的时候如此表现,说明心向善了。如果能够为了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如此的德行足以说明问题了。如果见到利益,见到权力不去争不去抢,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原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注释】孔子去世后,子张在教授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说的这句话。子张说道:“如果执守道德,自己已经得道了,可是不去弘扬,使得天下人向道;如果相信道,可是还是不能笃实的去信,也不能笃实的去行;如果是这两种情况,怎么能说是真正的得道了呢?怎么能说是真正的去推行大道了呢?应该还是要知行合一的,既要知道,也要去行道。可是这样的人你也不能说他什么都没有,他有得道了,可是没有去弘道而已,他也有信道,可是不能坚定而已。”这句话的注解,自古以来都是五花八门的,我认为这样翻译是比较合适的。


 【原文】子夏之门人问交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释】子夏的弟子跑过来问子张如何交友的问题。子张问道:“子夏是怎么说的呢?”子夏的弟子就回答道:“好的就交往,不好的就拒之门外了。”子张就说道:“这也许和我听到的有些不同的。我听说君子尊崇贤德的人,而又能够宽容普通的世人的;赞美善的人而怜悯那些做的不好的人。如果我是大贤,对什么样的人不能够包容呢?如果我不是贤德的人,别人都会拒绝我了,怎么还轮得到我去拒绝别人呢?”


  【原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子夏擅长小道,孔子曾经劝诫他说要学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君子儒是有志于道,而小人儒是有志于功名。大家可以看到,子夏很记得自己老师的教诲的,还是这样教自己的学生的。子夏说道:“即使是小道,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因为我们是有志于大道,求道的路遥远而艰苦,要走很远的路不要被小道的泥泞所耽搁了的,所以君子就不去走了。”这句话为载道的文字的。什么是小道呢?什么是大道呢?形象的来比喻,大道是修行人通向宇宙和人生实相的康庄大道,大道至简很简单,笔直笔直的,很宽敞,只是世人被物欲遮蔽了看不到这条大道而已。世人被物欲遮蔽了,看不到大道,就走小道了,也许绕了许多的弯路也能够得道。也有可能小道充满了泥泞了,就被陷在里面了,走不出来了。有八万四千法门,也有八万四千条修行路可以到达,可是为什么要舍弃大道而走小道呢?对于禅宗来说,顿悟成佛,当下即是,这个是康庄大道的。对于格物致知就是小道了,比如一物一物来格,一物就是一小道。可是每一物还是有可观之处的,每一物都有大道的形迹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


  【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子夏说道:“每天都能够知其所未知,每个月都不会忘掉其所知,这样可以称之为好学了吧。”大家可要注意了,这句也是载道的文字的,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每天都学到了新的知识,每个月都不会忘记所学的知识。孔子和子夏所传授的都是智慧,他们是传道的,要求自己的弟子也是有志于道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是《道德经》里面的,做学问学知识,博闻强记,学的越多就越好;而求道则刚好相反了。求道做学问需要日新,日新,日日新。每天不断地精进修习经典,悟性不断地增长,的确是能够知自己所未知,但是绝对不是死的知识。每个月都不退转,不会忘却经典的。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子夏说道:“求道做学问要广博的涉猎经典,有志于道还要笃实的去修学的,不断地增强和坚定自己的志向;有了疑问的话就直接提问并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样仁就在里面了。”子夏不敢忘却孔子的教诲,教授弟子为仁的。有志于道这个志向还是很重要的,要诚实勤勉的去做的。这里的博学并不是指什么知识都去学的,而是要修学载道的经典的。


  【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子夏说道:“各种工匠在作坊里辛勤的劳作,完成各种各样的精品,也提升了他们的技艺的。君子的作坊就是经典的,要在经典中修学,勤于思考有所领悟而得道的。”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这个道理。经典也是求道的作坊的,君子要勤勉不息的。也许实在不该小瞧这些小道的,不该小瞧各种工匠的。对于中医来说,在古代医生的地位也不是很高的,可是有许多中医却得道了。如果细心的去研究一下古代名医,也许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得道了的。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得道的。古代有由医通于玄的,也有由玄通于医的。同样的,有由小道而通于大道的。这样也好理解,在小道上绕来绕去,突然不知道从哪个岔路口走到了大道上了。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注释】子夏说道:“小人有了过错,就会想方设法文过饰非的。”子夏劝诫自己的弟子们,如果有什么过错,要坦诚的承认的。有了过错改正了就有了进步了。


  【原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子夏教自己的弟子们识别君子的。子夏说道:“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的看他,觉得庄重而严肃;接近他了,却觉得是温和可亲的,并不会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可以听他说起话来,还是很严肃的。”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注释】子夏说道:“君子使得百姓信任自己了之后,才能动员百姓去做些事情的,当然做的事情也是有利于邦国和百姓的,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未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会觉得是在利用和虐待自己的。”如果能够取得百姓的信任,即使是上战场,百姓都会慷慨赴死的。因为百姓相信君主发动的是正义的战争,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去打仗的。如果不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就会怨声载道的了。子夏接着说道:“如果能够取信于人,然后劝谏,别人就会听了;如果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去劝谏别人,说的不好听,也许别人会误解,以为你是在诽谤的。”


  【原文】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子夏说道:“大的德行不会逾越界限的,对于大是大非的事情,这是不可以违背的。对于小的德行,还是可以斟酌的,有些出入还是可以的。”比如前面有讨论过多次关于管仲是否应该殉主的问题。公子纠的臣下召忽跳河殉主了,可是管仲不但没有死,还做了敌人的相国。如果拘泥于小德,拘泥于小节,就会死去了。天下就是去了管仲这样的栋梁之才了。


  【原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注释】子游说道:“子夏的门人呀,平时只知道做一些洒水扫地、应酬问答和迎来送往的事情,他们做这些事情是可以的。只是这只是细枝末节罢了,子夏并没有教他们根本的,这怎么能行呢?”子游这么说人家子夏,还是真的不客气的。子夏收了那么多的徒弟,整天就让自己的弟子干这些琐事,不像孔子师父那样传道授业解惑的。子游是担心子夏误人子弟的。子夏听到了以后就说道:“咳,子游说过了的,他不太了解我的。君子之道,哪样先传授,哪样后教诲呢?这都没有定数的。譬如草木生长,需要区别对待,需要因材施教的。君子之道,怎么能够随便歪曲了呢?有始有终的进行教导,不离于道,这样也许只有圣人能够做到了吧。”子夏说这句话,他传授给弟子们的君子之道,不会随便歪曲了的。他所传授的都是孔子所教的。子夏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在想着自己的老师了。老师能够有始有终的传道,子夏也会如此秉持老师的志向的。草木的秉性都有所不同,需要因材施教的。比如桂花在秋季开花,不可以要求它在春季开花的。每个人的秉性根器,也跟草木似的,是有所不同的。对于禅宗的教法来说,平时也在劈柴挑水,这日常生活之中也是教法来的。日常一事一物,无不是道来的。六祖在五祖那里,一开始也是在做一些体力活,时机成熟,五祖才把衣钵传授于他的。


  【原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子夏说道:“出仕做官优秀的就要去求道做学问,这样使得为政会做的更好;求道做学问优秀的就要争取去做官,这样就能够在为政过程中加深对学问的领悟的,也能把所学用在为政上。”这里也是呼应前面那句话的,至于先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学习基本的应酬对答和迎来送往呢?还是直接就传授大道要义心得,这个是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根器来决定的。哪个先,哪个后,不同的人因缘也是不同的。有些人也许先为政实践了,做的比较好的,有培养前途的,这些人更需要来求道做学问的。子夏这么说是,选择贤才来进行培养,对于碌碌之辈,当然也可以修学,但是不是大器。这里子夏是重点培养的经天纬地之才的。有些人是先做学问做的好了,再来做官的,这样能够使得经典中所学有更深的感悟。有些人是先学习中医,后来通于玄,通于道的;有些人是求道修行,后来悟道了之后,就学习中医的。对于中医大家而言,不分先后,总之都是需要圆融通达,才能够有更加高明的医术,更好的医德的。古往今来有许多注解都是做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做学问有余力就去做官,这样的解释还是觉得偏颇的。


  【原文】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注释】子游说道:“居丧的时候,哀思尽到了就可以了,也要适度的,不可以过度的悲伤的。”居丧的本意是尽孝道,可是父母已去,如果父母在世也不希望子女因为过于悲伤而生病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此不爱惜,这样也是不孝的,父母更加难以放心的。子夏就过了,子夏的儿子死了以后,子夏过于悲伤,把自己的眼睛都给哭瞎了。


  【原文】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注释】子游这里评价子张。子游说道:“我的同门好友子张,他所做到的都是很难的了,可是还是没有达到仁的。”对于仁的要求是很高的,起码要得道了才能做到仁的了,这也许是子张还没有达到的缘故吧。


  【原文】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注释】子张外在有余而内不足。如果外不足而内有余,也许子张就可以达到仁了。更多的应该是内在的,如同颜渊那样的。曾子说道:“子张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来的,可是他的修养内在和外在还没有能够达到一致,并而为仁的。”由此可见,对于孔子所说的仁,还是比较深刻的。也许只有得道了,而且能够身体力行,才能称之为仁了。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不可看到颜渊不起眼,他是得道了的,也就是达到了仁的。这句话的注解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我认为这个是最恰当的解释了的。


   【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注释】曾子说道:“我听我的老师孔子说过:人对于其他的事情也许很难做到自发的至诚,可是在父母丧事的时候就会自发的做到尽心尽情至诚了。”


  【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释】孟庄子为鲁国的大夫,为三桓之一。他有个有名的后代孟子。曾子说道:“我曾经听到我的老师孔子说道:孟庄子很孝顺的,其他的地方也许别人能够做得到,也许有一点许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他能够不改动父亲所任用的大臣,也不随便变动父亲之前制定的军国政策的。这个是很难能可贵的。”如果仔细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历史的人,也许就能够清楚这句话的分量。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新君上台都会有重要的人事变动和施行不同的政策的。人事变动这个是小事,不大开杀戒已经是不简单了的。


  【原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鲁国的孟氏任用曾子的弟子阳肤为狱官。他问曾子请教如何为官,曾子说道:“身居上位的人失道了,民心涣散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如果你掌握了百姓犯罪的真情,要为此感到哀痛怜悯而不是高兴的。”也许身居上位的人不失道,就不至于让这些百姓犯罪的。如果周朝不衰落,如果诸侯国不各自为政,如果大夫不专权,百姓也许能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有谁愿意去犯罪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的。对于孟氏的监狱,也许会有好些是反对孟氏而支持鲁君的人的,不可以为虎作伥的。


  【原文】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子贡说道:“纣王不善的地方,也许不像传说的那么的严重的。也许是由于君子厌恶那些居下流的作恶多端的人,所以就把天下所有的恶都放在了他的身上的。”纣王是坏,也许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的坏。子贡也许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验证了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子贡对于历史还是比较尊重的,不盲目的人云亦云的。历史也都是人写的,当然史官一般来说还是很有使命感的,甚至为了如实的写下史实,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可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后世记录历史的时候,也许迫于压力,还是有一些不客观的情况存在的。可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发生过了的就是发生过了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更改。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释】子贡这句话说得好大气的。子贡说道:“君子的过失,如同日蚀月食的,虽然平时一般都是圆满的,可是还是会有残缺的时候。有了过错,别人都能够看得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的。”遇见日蚀月食的时候,世人也许都会驻足观看的,恢复了原先的光亮以后,世人也是会敬仰的。


  【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道:“你的老师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回答道:“文武之道,虽然衰落了,可是还没有彻底坠落在地上的,也不曾被埋没的,这都是由于有人去承接这些的。文武之道也许散落于民间了的。对于贤德的人来说,他们有慧眼就能看到大道,而没有贤德的人就看不到大道了,只看到小道了的。日常一物一事莫不有文武之道的,只是看有无慧眼了。对于我的老师孔子来说,在哪里不能学呢?哪还需要固定的老师呢?”这里说文武之道,有些翻译成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这样的翻译也许是欠妥的吧。当然在文王、武王的时候,也是之前文化的集大成者。文王推衍周易,文王武王为政都能够发扬古圣先贤的智慧的。大道散落于民间,从未消亡的。也许有许多人在感慨,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消亡了,没有了。可是要看自己有无慧眼的,在我们的经典中无处不在,我们日常所说的口头禅中都有的。有慧眼就能够看到,没有慧眼也许只是一句话了的。这些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面了的,只要遇见合适的时机,就会生根发芽的。孔子也曾经问礼于老子的,并不是没有老师的。在佛陀即将涅槃前给阿难陀说了一段话:“阿难陀,你和僧团对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已经把全部正法都详细深入地给你们说教。你以为我还会有所保留吗?阿难陀,真正要皈依的是教理。每个人都应该以教理作为自己的皈依。依照教理去生活吧。这样,每个人便都会成为自己的明灯。”佛陀慈悲的对自己的弟子们说,不要难过,不要悲伤,以自性为皈依。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也许也会遇见同样的问题,一下子好像失去了依靠一样。由于太过于思念孔子了,还把长相像孔子的一位弟子尊为老师一段时间的。这里所说君子无常师,实在是对于弟子们的一种勉励的。不管圣人老师在不在,都需要按照老师的教诲去践行的。如今虽然孔子离我们远去了,可是经典还在,按照经典来进行修行,也能够承载孔子文武之道的。


  【原文】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堂上对诸位大夫说道:“依我来看呢,子贡比仲尼还要强一些的。”子服景伯跟子贡是同学的,他听到了之后就告诉子贡了。子贡说道:“如果用宫墙来打个简单的比方。端木赐我的宫墙只到了肩膀这么高,别人就很容易窥见我宫室内好的东西了。可是我的老师孔子的宫墙却不同了,也许高数仞,别人看也根本看不到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门进去的,根本看不见里面的宗庙的美好、宫室的富丽堂皇。找到门进去的人少之又少了。所以叔孙武叔这么说我,也属于情有可原吧。”也许有人会觉得子贡是在谦虚的恭维自己的老师的,但事实情况也许就是如此的。孔子为得道的高人,能够入于大道之门的人,如同白昼的星星一样稀少的。也许只有像颜渊这样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的。


  【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出来维护自己老师,他说道:“不要做这样的事情的。仲尼还是不能诋毁的。他人也许有贤德,但是相比来说只是丘陵,还是可以逾越的。可是仲尼的贤德如同日月的,不可以逾越过去的。世人如果想自绝于日月,想看不到太阳和月亮,但是你这么做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它们还是在天空中给世人带来光明的。这么做只不过显示他不知道深浅的。”孔子去世以后,还没有多久就有人在诋毁了。何况两千多年以后的世人呢?也许有更多的误解的。如果要得到的孔子的真传,真正了解孔子这个圣人,还是来多读读他的经典吧。子贡不是刻意的谦恭吹捧自己的老师的。用日月来比喻孔子真是太恰当不过了的,日月给世人带来光明,而孔子圣人也给世人带来光明的。孔子的话语如同指世的明灯,为世人指点迷津的,点亮世人的心灯。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释】陈子禽也是子贡的同学的。他看到子贡不管是为政还是修为都很厉害了。以为子贡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这个同学看来对子贡还是很崇拜的。他对子贡说道:“你是在刻意的谦恭吧,也许因为仲尼是我们的老师的缘故吧。仲尼也许没有你有本事吧?”子贡听了批评自己的同门道:“君子说一句话就知道有智慧,说一句话也能够知道没有智慧,说话不可以不慎重的。不可以随便乱说话的。我们的老师仲尼,我是赶不上的,世人有许多都赶不上的。仲尼高不可攀的,就像上天一样,不可以通过阶梯爬上去的。仲尼如果能够把一个邦家交给他来治理的话,他教百姓立于礼乐,百姓就会立于礼乐的。大道就会得到推行。圣人这是以德怀远的,进行安抚就会归附,不需要征战的。如果要动员百姓做些什么事情,百姓都会齐心协力的。我的老师仲尼活着的时候十分的光荣,死了都令人哀恸的,我怎么能够赶得上我的老师呢?”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