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
详细内容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81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卫灵公向孔子询问作战的阵法,也就是如何排兵布阵打仗。孔子回答道:“如果你要问礼法的事情,我倒是听说过;如果你要问军旅打仗的事情......

  【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逐行。


  【注释】卫灵公向孔子询问作战的阵法,也就是如何排兵布阵打仗。孔子回答道:“如果你要问礼法的事情,我倒是听说过;如果你要问军旅打仗的事情,我没有学过的。”第二天孔子就走了。孔子在卫灵公这里希望能够推行先王之道,而不是武力杀伐。感觉不能寄希望于卫灵公了,第二天就走了。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孔子周游列国,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再陈国的时候,遭遇困境断粮了。弟子们都饿的饿,病的病,都没有力气起来了。子路看到这个样子很是怨愤,对孔子说道:“君子还有挨饿受穷的吗?君子就连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孔子回答道:“君子本来就是要承受许多磨难的,小人在穷困中会承受不了,会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的。”即使在穷困中,孔子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节义的。正如前面卫灵公那么问,孔子只需要随机应变,讨卫灵公的欢心,也会有个一官半职的了。可是孔子却没有这么去做。


   【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孔子问子贡道:“端木赐呀,你认为我是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回答道:“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道:“不是的,只是一以贯之而已。”这个一以贯之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对于佛家来讲,一经通所有经通。有这么神奇的吗?只要搞懂一部经,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会贯通了。在佛家里面有一个词为明心见性,或者说是得道了。这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先记住有这么回事就行了,有疑问没有关系。这个一字可以说好多内容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道德经注解相应的章节的。博闻强记的只是死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智慧的。尧舜禹为得道的圣人,孔子也是传承了这个道统的,这个是一致的。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注释】孔子对子路发感叹道:“仲由呀,现在知德的人可真是少呀。”这句话虽然比较短,但是含义深刻的。光要讲清楚道和德两个字就很不容易的。也许许多人说,孔子这样说是吹牛吧,怎么会知道的人很少呢?难道他的弟子们不知道吗?知道的层次也有深浅不同的。对于修行来说,有解悟,还有证悟。如果只是字面上理解了,这还不是真正的自己的,也不能够举一反三,不能一以贯之。只有真正的证悟了,就会一通百通了。知德的人少,而不断地行善积德的人就更少了。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做到无为而治,舜就是这样的君主吧?他做了什么呢?大概只是修正自己而端正的面南而坐听政罢了。”舜无所烦劳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举用了大禹等贤臣,不用下席就可以治理天下。君主对应于心君;百官对应于五官。心贵在于静定虚空,越少烦扰就越好。君主也是贵在于静定无为。如果君主多欲而有为就不会长久了。明代的朱元璋在胡惟庸谋反后,借机废除了历朝历代所特有的丞相制度,大权在握这样才放心了。如此这般,许多琐碎的事情都由朱元璋来亲自处理,这样君主的心就烦扰了。对于君主来说,应当是静定寡欲,抓好重大决策和传达命令的,而不是去做太具体的事情的。君主只要牢牢的抓住军队、选贤用能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就可以了吧。后来的这些帝王虽然也建立了许多丰功伟业,但是要跟古代圣王比起来还是差很远的。可是也许人心不古,朱元璋不得不去这么做吧。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横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自古以来探讨知和行比较多。这里子张问行的。孔子回答道:“说话要忠信,具体去做的时候要勤勉而恭敬的去做,虽然在蛮夷之地,也能够修正自己,可以做成事情的。如果说话不忠信,不能怀有敬畏的心去坚持做,即使在城里,也很难做成事情的。站在那里,就好像看到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在前面。坐车的时候,就好像看到这些字在车的横木上一样。也就是说要牢牢的刻在脑子里的,不能忘却的。这样就可以修正自己,做成事情,推行大道于天下了。”子张听了之后,就把老师说的这些话记录在了自己的腰带上。这样每天都可以提醒自己要这么做了。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释】孔子说道:“这个史鱼呀,可真够正直的。邦国有道的时候,如同箭矢一样一往无前。邦国无道,也是如此一往无前。这个蘧伯玉可真是君子呀。邦国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官,邦国无道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才干如同书画一样把自己给卷起来放在怀里了,退隐了。”这个蘧伯玉是孔子的好友,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有十年时间在卫国。而在卫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住在他家里的。孔子这里也赞叹史鱼,这个大夫在临死前曾嘱咐自己的儿子说,不要在自己的正堂治丧,由于自己曾经多次举荐贤良的蘧伯玉,屏退奸佞小人,而卫灵公没有采纳。他可真是忠心可鉴的,活着的时候劝谏不听,就以死来谏。卫灵公听说了就重用了蘧伯玉。卫国多君子,虽然卫灵公无道,可是还是启用了一些贤臣,所以卫国不至于亡国。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可以与之言的又没有说,也许就会有失于人。如果不可以与之言的又说了,也许就会说错话了的。智者不会有失于人,也不会随便说不该说的话的。”孔子传道向来是因材施教的,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对于上等根器的人,就像颜回这样的,就可以探讨易经了。对于根器较为普通的人,可不能随便说了,说了也是白说,可能还会有误解的。孔子也不完全是像史鱼那样死脑筋的。如果邦国有道的话,就可以出来做官的,邦国无道,那就退隐等待天时了。这个卫灵公还是好脾气的,如果碰到一些暴躁的君主,也许会把他的儿子给杀了的。遇见贤明的君主,就可以说出自己的主张的,这样就不会失于人。遇见不贤明的君主,说了也白说,也许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了。本章开篇,卫灵公一问就是杀伐的事情,孔子第二天就走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道:“有志的士,有仁德的人,是不会为了求生而有悖于仁义的,他们宁愿舍弃性命而符合道义的。”孔子这里并不是机械的教导自己的弟子为了虚名而去死的,也许后来许多人误解了孔子的本意了的。不该死还是不要去死的,比如前面探讨过管仲的问题的。公子纠的部下召忽据说是跳河死去的,为了自己的主人殉命了。对于一些昏庸的君主,尽力去劝谏就可以了,有些人也许为了虚名而冒死直谏,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样也不值得的。前面孔子也说了,不可以说就不要说,可以说才可以说,不要自讨没趣的。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释】这句话流传很广的,平常我们经常都有用到的。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到仁德呢?孔子说道:“作为一个工匠如果想要做事利索一点的话,一定是先要准备好利器工具的。对于木工来说,如果工具没准备好,没打磨好,就很难开展工作的。在一个邦国里,要多去侍奉那些贤能的大夫,也要多结交一些仁德的士人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这些仁德的人,自己的仁德也会有所增长的。比如孔子在卫国,跟伯玉相处的就非常的融洽的,可以说是莫逆之交了。


  【原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颜渊问怎么样治国呢?孔子回答道:“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佩戴周朝的礼帽,乐舞就采用《韶》舞。放弃郑国的那些荒淫的乐声,远离奸佞小人。郑国的乐舞是靡靡之音的,听了使人堕落,奸佞小人的花言巧语让人麻痹大意,往往比较危险的。”《韶》舞尽善尽美的,前面有讲到孔子的弟子伯牛生了麻风病了,孔子从齐国回来就马上赶过去看望他。给弟子带来了《韶》的乐曲,伯牛很是喜爱,每天自己孤独的弹奏着这首乐曲死去了。正乐修养心性,使得心静定而远离物欲的。邪乐会扰乱人心的。


  【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释】这句话用的太多了,是我们的口头禅的。孔子说道:“人如果没有远虑,就必定有近忧的。”前面孔子说了君子无忧的,君子不怨天尤人的。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世人如果没有想着远的忧虑,也就会想到近的忧虑了的。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的。世人不是担忧明天,想着昨天,就是担心着今天的事情。然而《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念念稍纵即逝,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原文】子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释】孔子感叹道:“这个世道大概要没救了吧?我没有见过爱好美德就像好色那样的人了。”这里的好色,大多数的解释是好美色。也许这不是孔子的本意的。道德于内,而色为外。君子好道德,而小人追求外在。这个色只是外在的,比如谄媚的言语,谄媚的表情,华美的服饰,当然也包括女色的。世人都只是注重外在了的,即使是仁德,也是伪装的仁德的,只是在外在的虚假表现而已。孔子感叹,世人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内在的道德,而不是求于外在的物欲的。


  【原文】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孔子说道:“臧文仲这个人大概是个窃位的小人吧。明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德的人,却没有能够举荐。”窃位指的是知道贤德的人而不能推举。臧文仲远不如前面的史鱼的,临死还不忘记举荐贤德的人才。柳下惠这个柳下可能是他居住的地方的。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的。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孔子说道:“亲自厚责于己,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这就会远离怨恨了。”对自己严格,对别人也严格,这样别人也许不会太多怨恨的。对自己宽松,对别人严格,别人就会比较多怨恨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带兵,对待自己的亲属也非常的严格的,如果违反了军令,也是要按照军法处置的。这样的话,士兵就会心服口服,拼死杀敌的。如果对待亲近的人一样,对待别人另外一个样的话,这就会引来怨恨了的。


  【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这句话历来还是比较难以解释的,五花八门的。这里参阅了古往今来的注解而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的。如之何,是说事情发展到了以自己的力量无法去挽回的境地了。这是说人生应当经常思虑,要防止不要出现这种如之何的事情发生。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如果没有提前考虑而事情发生了,就麻烦了。要谋划在刚开始有兆头的时候,要还没有出现乱的时候治理,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要调理身体了,何至于大难临头了才说如之何?才说怎么办呀?如果不思虑深远这些如之何之事,不仅仅是凡人会遇见困难,即使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所以孔子在最后也说即使是自己这样的得道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的。孔子说道:“不要老说:怎么办,怎么办?如果不能提前考虑预防,做了恶事,大难临头了,不用说是你们,最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做恶事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不要在那里着急了。李斯曾经害死了自己的同窗韩非子,后来被腰斩的时候说道,自己想在自由的溜溜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明代的李善长默许了胡惟庸的谋反,说了句我死了以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不知道让出权力退隐,引来了杀身之祸,还被诛灭了三族了。


  【原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注释】孔子说道:“士人整日的聚集在一起,探讨的事情不涉道义,不能谈经论道,只是在那里讨论一些小聪明,那这样对于进德是很难的事情的。”孔子教导弟子们多探讨道业的,这样互相切磋就会有所长进的。有什么疑问都互相探讨,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的。同修之间,如果别人有进步或者有所得,应该随喜而不是嫉妒的。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当以道义为本,以礼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的,出言谦逊的,以诚信而成事。这样才能称之为君子的。”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该忧患的是无才无德的,而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只需要你耐心的去求道,耐心的去修行自己的德行,不要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要害怕得不到重用的。


  【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该忧虑的是求道直到老死了,还没有能够留芳于后世的。”对于一个巧匠而言,还是想做出一件像样的作品的。人家说大器晚成,晚一点都没有关系,可是假如终其一生一事无成,不能留下经典的器具,那也是一大憾事的。对于求道的君子来说,毕生的志向应该是得道,而能够推行大道于天下的。如果一辈子到了死了,还没有得道,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也不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教化世人,那也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情的。孔子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虚名的,而是要影响身后的人的。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不光是自己要求道,得道了之后立言,著书立说,还要行不言之教感化世人的。不仅仅是虚名的,还要名和实相称的,还是要有真货留下来给世人的。这里跟前面那一句有些呼应的。孔子勉励弟子们先修行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要想着有什么虚名的。弟子们有了很高的德行,得道之后,还是希望弟子们流芳后世,去影响世人和后世的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这里达是达于道的。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在有生之年都能够得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反求诸己,而小人却什么都要求别人。”前面孔子也说过,君子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相对宽容一点,这样别人就少怨恨的。君子求道也是求于己,修正自己的言行,修正使得自己的德行圆满。小人就向外求,什么都是想着要求别人。自己有这样的境地和遭遇,都是由于别人不好。


  【原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谨慎持重而不争强好胜,能够合群团结而不会结党营私。”作为君子知晓人事兴亡之理,知晓天命的穷通。对什么事情都比较谨慎,要谋在危险来临之前。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那句如之何。君子能够预见危险,坚持正道。明代的大将蓝玉挂帅彻底的消灭了北元的军队,可谓是劳苦功高了。可是却助长了他的骄慢之气,私自在军队里面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些都是属于争强好胜了,也是结党营私,结果被朱元璋杀掉了。不仅仅是杀了蓝玉,还使得一万多人受到了牵连。汉代吕后把许多娘家人都安排在重要的官位上,后来她死后,统统都被清理掉了。这样反而害了娘家人了。由此看来结党营私,的确也不是什么好事。


  【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会以言辞来选拔人才,也不会对某个人有成见而废弃他有价值的言论的。”言为心生,但也不完全能够反映真实的内心,也有许多奸佞小人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盖自己。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子贡问孔子道:“有一句话终身都可以遵行的吗?”孔子回答道:“也许是恕吧?也就是说,自己不想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身上的。”自己都不希望那么严苛的对待自己,那就不要这样要求别人的。如果要严苛的要求别人,只有对自己更加严苛才能使得别人心服口服的。也就是说要厚责于己,而薄责于人的。


  【原文】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释】查看了古往今来许多解释,五花八门的完全没有一致的意见,分歧也是比较大的。我认为孔子的本意应该如下面解释的。孔子说道:“我对于别人,有轻易诋毁过谁,轻易赞誉过谁了吗?我如果赞誉过谁的话,必定还是经过审慎的考察的。这样的人,他们三代都是直道而行的,我就很信任了。”此部经典前面说到,季氏送一些名贵的药给他,可是他没有马上吃的。对于古代的中医而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如果这是个得道的世家,那应该是可以赞誉的了。也许有许多贤臣或者得道的人被人诋毁的,孔子深知这一点,不能仅凭借世人的毁誉来评判的,还是要经过自己的验证的。朱熹他们把这个三代解释为夏商周三代的,我认为这个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的,意思也不如这样解释连贯的。


  【原文】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无矣夫!”


  【注释】孔子说道:“我还看得到史书中因为有疑问就空缺下来不记录的情况,如同有马自己不能驾驭而借给别人使用一样的。现在似乎看不到这样的事情了。”孔子赞誉史家这种严谨的治史的方式的,不畏惧权威,不能随便的篡改历史的。有疑问就留待考证完成再补充。孔子这里说的也是一个比方来的,对于朝中的权位,并不简单的说是权力,这个是要对得起邦国,对得起百姓的。如果自己有足够的才德就去做,如果才德不够,那就让给贤能的人来做的,这不是更好吗?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了。对于君主之位也是如此,周朝的太伯去了吴地,这是为了把君主的位置让给周文王的父亲的。并不是太伯不能驾驭得了这个位子,而是看到了周文王的贤德,所以谦让给了别人的。孔子在感叹的,现在的人不仅不相让,还为了这些位置,大打出手。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释】孔子说道:“花言巧语足以扰乱一个人的德行的。小的事情不能忍耐而会扰乱大的谋划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也经常会用到的。一个人经常说花言巧语,这也是造口业的,这也是会扰乱他的仁德的。经常的说一些昧着良心的话,久而久之,也会把这个人的德行变坏的。对于听的人来说,也会被这些花言巧语所迷惑,德行也会受影响的。不管是听的人,还是说的人,都不好的。作为君主如果身边经常有这些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可能就会是非不能辩白了。这句话的前后逻辑性还是很强的,不是割裂开来的。巧言这个是小的事情,如果不能处理好的话,就会乱德了,这就很严重了的。不要小看这个花言巧语,有时候就那么一句话就可以打乱整个计划的。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孔子说道:“众人所厌恶的人,必定也要仔细考察他的;众人所推崇的人,必定也同样仔细考察他的。”作为君主在选人用人的时候,特别要小心的。你身居宫中,未必就能够完全知道实际的情况,许多的事情都是别人禀报的。也许朝廷中会有许多官员结党营私,也许会分成好几派;也许宦官会玩弄朝政;也许后宫嫔妃跟官员结党营私;也许许多藩王拥兵自重结党营私;也许皇亲国戚结党营私,这些也许都会颠倒黑白的。作为君主就要明察秋毫了。对于众多的人所厌恶的人,也未必就是那么的厌恶,还要仔细去考证的。对于众多的人所推崇的人,也未必就是那么的好的。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注释】这句话很短,可是含义却很深刻的。孔子说道:“人能够弘扬推广大道,并不是道来弘扬人的美德的。”孔子说的很到位了,说了道和人的关系。不要以道来追求人的虚名的。人应当弘扬大道,推行先王之道的。孔子向来勉励自己的弟子们要有志于道的,做学问最高的境界就是求道了。古往今来,许多圣贤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弘扬大道的。也有一些其它的话: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不迷人,人自迷道。大道本来就离世人不远,在日用之间也有大道的痕迹。只是世人视而不见,没有智慧见到大道的。大道并不会刻意去迷惑世人,而是世人被物欲所迷而不见大道的。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释】孔子说道:“犯了过错而不知道悔改,这样才真正称之为过的。”在求道做学问的过程中,犯过一些过错也不要紧的,只需要自己知错就改,也就不称之为过了。厚责于己,而薄责于人。对于自己的过失很宽容,对于别人的过失很严苛,那就很难服众的,也许就会有怨恨了。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孔子说道:“我曾经整日的不吃饭,整夜的不睡觉,在那里思考学问。可是这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益,还不如好好学习经典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们这么说,是劝诫他们去学习的。不过也的确如此,古圣先贤把许多载道的文字留在了经典里面了。好好的去研读这些经典,这是修道做学问的捷径的了。只是凭着自己的思虑,都是跳不出思维的陷阱的。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洗去心的灰尘的过程的。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谋求道而不会谋求衣食的。耕种的时候,边耕种的时候这个是辛苦的,也许耕种的人还会忍饥挨饿的。如果遇见不好的年景,也许颗粒无收的。可是为学却是不同的,学习的过程,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俸禄就在其中。也就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过程,就充满法喜,充满快乐,这个本来就是最好的回报了。君子担忧不能够进道而不会忧虑贫困的。”这个俸禄并不是说学习是为了做官的。农民耕田是耕种大地的。君子耕田是耕种心田的,播种道种,也许有天就会生根发芽的。


  【原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孔子说道:“知达于道,不被物欲所间隙。这个无间道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被私欲所间隔,就见不到道了,也不能称之为知了。如果不能坚守仁德,也有可能会有失的,可能会退转的。知达于道,如果没有接下来的仁德,还是去做恶事,也许虽然得到了,还是会失去的。”孔子接着又说道:“知达于道了,也能以仁德自守。可是有些人也许就会放荡不羁,恃才傲物,不拘常理了的。如果临对世人,面对百姓不能够庄严对待,世人也不会敬畏而有慢待他的。”例如历史上王弼是位年轻就得道的人才,可是却恃才傲物,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气太重了,虽然知上达于道了,看清了大道的方向了,也明心见性了,还是有不庄严的。连续三个句子,孔子最后这句又说道:“知上达于道了,也能以仁德持守不失本心。也能够庄严的对待事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是如果不能够严格的遵守礼法,不能够持守戒律,那也是徒劳的,也不够完善的。” 如果修行人只是满足于得道这个事情,就不继续精进修行了,就不拘泥小节了,那也没有多少成就。修行人得道了,打破了许多束缚,才能获得了初步的解脱了。也许不喜欢什么礼法,也不喜欢什么严苛的戒律了,这也是不行的。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可拘泥于小聪明,而可以有大智慧,有大用的。小人器量浅狭,不可有大用,可是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君子和小人和而不同的,各有各的用处的。在朝堂之上也难以避免有小人的,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赶尽杀绝的。只是开明的君主贤臣多于小人,昏庸的君主小人多于贤臣的。庄子有个比方,有个人家里有个特别大的葫芦,大家都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用好,劈开下来做水瓢又太大了,做装酒的容器等也太大了,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可以放到江河湖海中,可以去到任何的地方,有这样的大用。


  【原文】子曰:“民之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注释】孔子说道:“仁对于百姓来说,比水火还要重要。水火对于百姓来说,不可一日没有的,这都是赖以生存的。没有水也不行,没有火也无法烧火做饭。仁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可是水火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仁对应于内在。如果没有水火,最多就是伤害人的身体,而不仁就会失去其本心。所以说仁比水火还要更加重要,更是不可以一日没有仁都不行的。况且水火有时还会杀人,而仁则从来没有杀人,又怎么那么担心为仁呢?”这是孔子勉励世人为仁的。当然对于恶人纵容,并不能够称之为仁的。仁并不是意味着就不严格要求的。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这句话前面几个字经常会用到,也就是当仁不让。可是这里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仁为每个人自己修的,每个人自己去做的,并不是有什么好争的,要争就是跟自己争了,这个是修正自己的。没有什么必要谦逊的。当仁,这是说以仁为己任的。老师教导了,可是为仁靠自己的,是否有成就还是得靠自己的。不要太客气,依赖老师的,以自己为师的。修行做学问求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老师替代不了你自己的。虽自己以自己为师,也不要有丝毫的谦让的,应当勇往直前的精进的。佛陀要灭度的时候,弟子们比较伤心。佛陀就安慰自己的弟子们说,佛陀说在我们自身有一个岛,我们可以皈依。为仁在于自己,不必要谦让。如果善名在外,就不可以不谦逊了。


  【原文】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的。”前面也说了君子不可小知,但是可以大受的。孔子这里担心世人执着于教条,不能够知晓其真正的本意,特意提了这一句的。比如前面说的管仲的例子,世人执着于小知,也许应该去自杀殉主的。可是孔子解释说,不应该拘泥于小信。这些只是匹夫匹妇的小信而已。对于管仲来说有大受来的。管仲辅佐公子纠,在主公有危险的时候,已经拼死相救了,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了。这样对主公已经是很忠诚的了。天意如此,公子纠死去了,管仲再死去也没有任何的帮助。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不死可以造福于天下的百姓,不仅仅是齐国。这个是大受的。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功过都不那么绝对的,也许做的好事多于恶事,那这就是好人了。对于朱元璋来说,看似他杀了许多的开国功臣,似乎也做了许多的恶事,但是相对来说,他推翻了元朝,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功德大过于他范的过失的。


  【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出仕做官,侍奉君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修其职务,怎么样尽职尽责的做好事情,竭尽忠诚。以敬畏的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可以先什么都没做,就想着求取俸禄了。”孔子说这句话,对当今的我们来说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首先想着马上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做什么好事,马上就想着有什么实际的回报的。其实只要自己专心致志的求道做学问修德,也许就会有福报了。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孔子在此部经典也反复劝诫自己的弟子的。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孔子说道:“无论贫富、贵贱和善恶都要进行教化的,不要进行区分对待的。”在孔子这里无有弃人的。他的弟子当中有王公贵族,也有贫贱的穷人的。孔子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化和感化的,但是教育还是很有艺术的,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相信大家在这部经典中应该充分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的。人本性都是善的,可是对于习气而言,却有善恶种种分类的区别。君子教导世人,使得人皆归于善。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孔子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通俗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可是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有志于道。孔子传道授业解惑。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道,是非常的重视的,可以说是毕生的目的的。他也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足矣。君子之间可以切磋谈论大道,可以一起谋如何求得大道的。对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求道做学问,这样在一起就可以切磋进道业的。如果不是志同道合,说了也是白说的。


  【原文】子曰:“辞达而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言辞只要能够达于道就可以了的。”道不同,相互之间的言辞就有所不同了。如果一个人得道,他所说的话就达于道的。另外一个人没有得道,他所说的话就未达于道的。如果这个人谦虚好学还好,也可以一起谈论道的。假如这个人根本都大道没有兴趣,那也就别勉为其难了。求道做学问也是要有缘分的。两个人都不是得道的人的话,相互之间谈话就不能达于道的,也就只能探讨一些小聪明的事情了的。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注释】乐师师冕是个盲人,他来见孔子,快到台阶的时候,孔子就提醒他说道:“这个是台阶的。”等到了席间,孔子又提醒他说道:“这里是席位的,请坐的。”孔子不仅如此,还介绍在坐的各位给乐师认识的。孔子说道:“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这里的。”待到这个乐师走了,子张问到:“这个就是和乐师谈话之道吗?”孔子回答道:“是的,这个也是助乐师之道的。”古代对于盲人,必有相助之道的,孔子尽其诚意去做的。圣门的学者子张,存心省察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的。孔子行无言之教的。圣人对待鳏寡的人,也是如此,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分别。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