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企业供应链问题上“粤商通”反馈超方便
石湾再添“国字号”荣誉!
石湾镇街道获授2021—2023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牌匾
至此
石湾累计获得4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反映出石湾陶文化在处理好传承和创造的关系,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方面能力持续提高。尤其近年来随着众多创意园区和平台载体崛起,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石湾西片区人气加速集聚,持续涌现的新业态、新思路、新力量,为“千年陶都,活力石湾”增添新动能。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推动陶瓷文化大放光彩。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石湾要擦亮“南国陶都”金字招牌。
肩负新的历史使命,石湾如何破题做好“陶文章”,助力禅城创新创业之城和岭南文脉之城建设?从千年陶都正悄然发生的改变,我们或可得到答案。
01
新业态
文产相融,千年陶都涌现跨界新力量
摘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块沉甸甸的牌匾,对于石湾而言并不简单,全市仅有两个镇街获此殊荣。殊荣的背后,源于石湾5000多年深厚的陶历史文化底蕴,也源于石湾对陶文商旅融合的孜孜不倦的探索。
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石湾陶文化产业强势突围。成果转型的背后,是产业体系、创意、科技、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效果。石湾文化产业体系健全、链条丰富,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带动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插上“科技+”的翅膀。
如今,“石湾陶”积极拥抱设计、文创等元素,不断推陈出新,柒号仓、8号艺术码头、陶古里、您好·智谷等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纷纷落地,集聚大批跨界融合“新力量”,创新资源要素也在更大范围内往这里聚合。
从石湾镇中路转入“陶古里”园区,陶联社充满工业风的旧厂房内,每天到此打卡的小姐姐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商业拍摄的热门地,也是佛山陶瓷、家具等泛家居品牌的新展示空间。
“传统陶瓷展厅难以适应年轻化需求,建材应该有实际的场景去展示。”陶联社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李顺燕认为,佛山泛家居产业发达,通过打造一个个网红场景展示,能赋予佛山制造新的价值。
除线下展示空间,陶联社还打造陶瓷供应链选材平台,整合200多个品牌入驻,拥有近5万款产品。这也是陶联社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共建的国家陶瓷选材中心的一部分。
拥有庞大的产业资源,通过设计师的链接,陶联社将佛山制造导入星巴克、希尔顿、华为等知名品牌的供应体系中,成为品牌企业打造创意空间的背后推手。
与“陶古里”一路之隔,位于“您好·智谷”产业园的龟一美术馆也是陶谷的网红打卡点,在这里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十余场艺术展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由老工业建筑改造而成的美术馆,也是建陶品牌龟一的总部大楼,“在建陶企业里面看艺术展,是非常新奇的体验,不仅改变陶瓷企业传统形象,也提升企业品牌。”龟一负责人刘德志说。
如今,龟一美术馆成为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广州设计周的定点游学单位,每年大批全国各地的设计师集聚于此,与佛山制造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
陶瓷文创“新势力”加速涌现的同时,“老字号”陶企也在积极拥抱新业态和消费升级新趋势,赋予传统陶瓷更多时代新内涵,进一步扩大“石湾陶”的消费群体。
成套的陶瓷桌椅,散发着清新雅致的独特气息;欧式风格的家居与石湾传统陶塑搭配融合;陶瓷储物罐、陶瓷茶壶茶杯等文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这是8号艺术码头的文创家居馆的一幕。
去年10月16日,新美陶公司迁址8号艺术码头后,依托其石湾陶艺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及政策优势,以“美陶+文创”“美陶+家居”,开辟创意文化家居“新赛道”,助推石湾陶艺家居产业发展。
“石湾陶艺要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审美,要走进现代的生活,文创陶艺会是石湾陶艺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很大产业。”新美陶公司总经理严俊说。
同时,新美陶加快“触电触网”,开通淘宝、京东、微店等网络旗舰店,还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让新美陶和石湾陶艺通过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02
新思路
以文塑城,陶文化加速融入城市肌理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应是美陶湾”。学者郭沫若曾挥毫题诗,盛赞“石湾陶艺”之美。“石湾陶”是禅城、也是佛山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和一个独特的城市标识,它浓缩着禅城发展的文脉根基,有着不可言喻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去年年底,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这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一条文化轴线。线路开通后,源源不断的客流涌入石湾西片区,领略石湾千年陶文化的魅力。
作为佛山地铁2号线特色站点,石湾站充分利用陶文化元素,打造成“流动的博物馆”,厅顶采用特色金属“瓦瓷”设计,厅内设置了一幅长26米,宽1.7米的“石湾古八景”文化墙,充分体现石湾西片区的文化特色和底蕴。
地铁石湾站的打造,是石湾深挖陶文化的“富矿”,将陶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加快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价值的探索。近年来,石湾在西片区紧抓“陶”这一主线,加快中国陶谷建设,持续推动“人城产文”融合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中国陶谷以建设“世界陶瓷创新中心”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整合平台。在文创上突出文化创意,打造集文化休闲、会展、时尚于一体的文创产业体系。
如今,紧扣科创、文创、全产业链整合三大主线,中国陶谷集聚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建成超过30万平方米的孵化平台,聚集创新创业企业1700多家。
陶谷的建设获得广泛认可。中国陶谷小镇入选全国首批15个特色小镇典型案例之一,并被国家发改委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经验进行推广。
成绩远不仅如此。在中国陶谷内,南风古灶景区被认定为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入选国家级、省级工业遗产名单;陈太吉酒庄申报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第四批国家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全国唯一一家镇街级行业博物馆。
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抓好南风古灶片区整体活化提升,大力推进佛山陶艺博物馆、陶艺大师园规划建设,打造陶艺文化交流、文产融合发展的双创阵地,构建完整的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链,创建国家级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今年,石湾将浓墨重彩做好“陶文章”,配合市、区推进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选址筹建,启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工作,与片区20多家博物馆及艺术馆串珠成链,打造博物馆群。
陶文化正加快融入城市“肌理”。石湾将以“微改造”、修旧如旧、街巷文化理念对南风古灶片区进行活化提升,完善慢行系统,串联以南风古灶为核心,贝丘遗址、大雾岗森林公园、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等为节点的文化生态链。同时用陶文化元素装点重要门户、标志性建筑,统一片区风格,“以陶铸魂”,打造最具古镇韵味的陶艺文化之都。
03
新血液
以人兴文,新生力量撑起陶谷新未来
走进南风古灶一座名叫“目心艺社”的独栋古民居,一件形体圆润饱满,眼神逗趣的虎生肖作品格外吸睛,挥着翅膀的呆萌胖虎,呈即将腾飞之势,充满了情趣与戏谑。这件名为《如虎添翼》的作品,寓意受众对虎年的美好祝愿,吉祥如意、一飞冲天。
这是青年陶艺家赵淋创作的虎年生肖陶艺作品,自2009年落户石湾,赵淋把陶艺当梦想当事业,扎根此地;在这片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购房、结婚、布置工作室,石湾真正成了赵淋的家。
赵淋是石湾青年陶艺家的一个缩影。在石湾,除了土生土长、传承父辈的陶艺人,还吸引着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新生力量,陆续来到石湾,扎根石湾,开启梦想之路,推动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如今,石湾拥有各级陶艺大师共150位,其中国家级陶艺大师25位,省级陶艺大师58位,市级陶艺大师近百位,形成老中青梯队陶艺人才资源。石湾每年举行的“石湾杯”“龙窑柴烧”“生肖陶艺展”等大赛、展览、研讨会等,也吸引了全国、国际陶艺爱好者的参与。
为培养和发掘更多优秀陶艺人才,促进与推动石湾陶艺创作群体的整体提升,石湾去年成立青年陶艺家联盟,该联盟以青年陶艺家之名,汇聚各方青年才俊,举办各类展览、赛事、论坛、沙龙,全力带动石湾陶艺的发展进步。
文化的传承需要人才。但不可否认,石湾在陶艺人才系统培养、生态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如何进一步吸引集聚青年人才,为石湾陶艺传承提供新鲜血液,是石湾面临的一大考题。
赵淋坦言,人才集聚与文化发展是正向循环关系,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越浓厚、土壤越肥沃,越能吸引人才的集聚。反过来,人才的集聚,将加快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
“石湾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要吸引陶艺年轻力量,一方面注重减轻他们生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为青年陶艺人搭建更多的舞台和公共创作空间。”赵淋说,近年来石湾在硬件载体空间上加快旧改进程,释放出更多创新空间,未来从政策机制上,可充分链接资源,为新人群、新业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正视人才问题,石湾重点发力。
“我们将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充分发挥公资力量,引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打造陶艺文产融合发展的双创阵地。”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树凯说,石湾将重点打造星光大师园、柒号艺术家村、青年文化+等项目,建设超5万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产业载体,带动西片区超30万方的旧物业、旧厂房改造,想方设法构建完整的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链,释放千年陶都发展活力。
同意率超九成!
近300亩地块纳入整理范围
平洲工业园改造有新动向!
平东、平南、中区高票通过表决
3月20日一早,中区社区南村经济社开始表决“桂城街道平洲工业园改造南村地块土地整理方案(草案)”,总表决人数1026人,已表决人数1026人,同意率99.9%,同意将位于桂城街道三龙湾大道北侧、东至泰山路、西至平顺南路的相关土地纳入平洲工业园改造整理范围。
自去年12月启动平洲工业园改造以来,桂城迅速组成“桂城战队”推进各项工作,包括与街道研究制定改造方案、表决办法,基层情况排查,召开党员代表宣讲会议、股东代表宣讲会议、户代表宣讲会议等大小百场会议,为村民讲解宣传方案内容和解疑答惑。
“希望政府能尽快推进平洲工业园改造,让村民得到更高收益的同时,也让集体经济组织有更多资金和底气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和其他村级工业园的改造,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区社区西江村村民冼巨成期望道。
创空间、强产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平洲工业园位于桂城街道三龙湾大道(原魁奇路东延线)沿线,东至泰山路,南至三龙湾大道,西至五斗桥,北至东平水道,西有广珠西线,南有三山立交,东有在建的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其中,中区社区权属面积近300亩。
“我们坚持挂图作战,采取倒排关键节点的工作方式,重点推进平洲工业园其他权属地块的改造进程,完成拆旧任务,实现政府统筹连片工业用地1000亩。”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桂城的未来,村级工业园改造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是一场必须打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迎难而上,桂城将乘胜出击,以“创空间、强产业、强中心”三大关键词谋求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平洲工业园改造。
攻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桂城村级工业园改造突破连连
自2021年11月23日南海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第一枪以来,桂城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洪荒之力,拉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幕。
平西聚贤上良工业区厂房拆除
按下桂城城市更新“快进键”
3月18日,桂城街道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集中拆除行动,对平西社区聚贤上良工业区厂房进行现场拆除,首日拆除面积30亩,为桂城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
据悉,平西社区聚贤上良工业区改造项目占地面积约162亩,原建筑物大多数为钢结构厂房、低层厂房,生产环境陈旧、产值低效,消防、安全隐患大,亟待进行改造。
平洲工业园改造提升
节节胜利
2021年底,桂城街道召开平洲工业园改造提升工作会议,提出要借力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调动全街道的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推进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连片工业用地整备,促进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城市功能完善提升。
此后,桂城快速成立平洲工业园提升指挥中心,研究制定改造方案、表决办法、基层情况排查、股东代表座谈会,多措并举实现平东、平南地块土地整理方案表决接连通过,展现出“桂城战队”的强大魄力。
作为佛山20个千亩万亩连片产业社区之一,平洲工业园面积超4000亩,位于桂城街道三龙湾大道(原魁奇路东延线)沿线,西有广珠西线,南有三山立交,东有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东北侧更有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的省级实验室——季华实验室。优越的产业优势,足以支撑平洲工业园新的时代定位——承接季华实验室溢出效应的高端创新与智造平台。
桂城将以平洲工业园改造为范本,实现产业引领全域土地整治、引领行业提质增效、引领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引领城乡品质形象的目标。
3大改造项目同日开拆
3月11日,南海区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现场会,桂城夏东鹏鸿酒店改造项目、文海围工业区(含一村东、三村)改造项目、奕东工业区改造项目3个改造项目现场同时开拆,拆除总面积为476亩。
2022年完成不少于1500亩村改任务
其中70%为“工改工”
“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将坚决扛起“长子”的责任担当。”在日前举行的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现场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表示,桂城将以“激情燃烧、火力全开、雷厉风行”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调动全街道党员、干部、群众,持续攻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部署,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岑灼雄表态道,桂城将在2022年至2023年两年内完成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1000亩;在2022年至2026年间,每年整备不少于1000亩的连片工业用地。
同时,桂城将于2022年完成不少于1500亩的村改任务,其中70%为“工改工”,在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15万平方米的产业保障房。此外,桂城还将严守3条红线,对“两违”坚决“零容忍”,2022年通过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不少于80亩。
2022年
桂城将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腾挪空间,做强产业
不断提升桂城城市功能和品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