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客旺 非遗成热门
春节期间,广州及周边城市人气甚旺,多处景区迎来大客流。据某出行平台数据显示, 截至1月22日,广州春节期间的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3倍,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5倍。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前4天,广州市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10%。
广州文化馆新馆局部
岭南非遗是这个春节热门的旅游项目。今年春节期间,广东推出近600场非遗相关传承实践活动,让市民享受“文化大餐”。
1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文化馆新馆。市民婉儿在接受采访时感叹:“很惊艳!感觉像穿越回大唐,在主题园林中缓步前行,处处都能见到精致的岭南元素。”记者了解到,在春节假期试运行的广州文化馆新馆一票难求。微信公众号“广州市文化馆”显示,1月25日-27日预约名额已满。
假日期间,广府园、广绣园非遗体验活动众多,包括广绣体验等深受欢迎。景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截至1月25日,景区内酒店客房的预订量已达2019年同期水平,入园人次达2019年同期八成。
年初四是“福兔迎新荔俗贺岁——2023西关民俗嘉年华”的收官之日。荔湾区首次把传统广府年俗“带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方放出百个名额,让市民游客有机会画上粤剧大妆,穿着粤剧戏服,“化身”粤剧名伶,“走进”粤剧文化,“沉浸”体验粤剧文化。
事实上,非遗类旅游项目正成为广东春节旅游市场的流量担当。比如潮汕地区的英歌舞就很受欢迎。记者了解到,潮州“文化古城·乐享名街”春节群众文艺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每天下午在牌坊街都有文化巡游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潮州大锣鼓表演、青狮表演、麒麟舞表演、舞龙表演等,在晚上还有铁枝木偶戏。
在汕头的小公园开埠区,春节系列活动好戏连台,镇邦美食街上的卤鹅、牛肉丸、蚝烙、潮汕打冷等美食,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的游客。
身穿汉服游览文化景点,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潮流。在清远连州,众多年轻人身着汉服游园,或手持灯笼、或轻摇纸扇、或书写春联热热闹闹;在惠州东坡祠景区举行的“惠州有礼”手信汉服集市上,游客们可身着汉服、手持花灯体验宋韵“年味”,在年俗的延续中重温传统文化。
幕天席地叹爵士味《迎春花》
1月25日下午,为了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结合广州打造“诗词之都”建设,共建“人文湾区”,“珠江公园户外音乐会”在珠江公园大草坪举行。市民游客一起品味了这道丰盛的艺术盛宴,乐享精彩文化生活。
粤语、诗词、爵士 这场音乐会很跨界
在“音乐表演”环节。王璁携乐队MAPLE JAZZ BAND成员,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跨界爵士音乐会。
星海音乐学院王璁携乐队为市民游客带来精彩的跨界爵士音乐会。
王璁是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拥有博士学位的全才型唱作音乐家,被誉为“中国首席爵士歌后”。她尤其擅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爵士元素,创造出独具岭南特色的音乐作品。近年来,王璁及其乐队积极在舞台上宣传广州城市形象,弘扬岭南文化,引发国内外热烈反响。
当天的演出,由经过改编的广州传统春节喜庆歌曲《迎春花》拉开序幕,“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轻松欢快,粤语歌曲演唱出爵士味道,毫不违和。
“珠江公园户外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流行音乐创造了辉煌,《弯弯的月亮》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现场,王璁用新潮的节奏唱响经典的歌谣,引发观众哼唱。
除了英文经典爵士歌曲《奔向月球》《爱》之外,王璁还带来了新专辑《南风》中的《青玉案·元夕》《小重山》,传统文化年轻表达,让人耳目一新。《青玉案·元夕》,用粤语演唱辛弃疾的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配器丰富,绚烂多姿。王璁现场透露:“这首歌曲还打造了英文版,希望把中国美丽的传统文化也借着《南风》带到海外。”
1985年,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将《花市》唱到了央视春晚舞台,这是广东粤曲首次在春晚亮相。当天,王璁演唱的《花市新颂》运用了爵士乐的编制与风格,并结合了多首广东音乐名曲的曲调,让《花市》焕发出新的魅力。
表演环节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结束。这场音乐会,现场的市民游客跟随乐队一起穿越时空,纵贯东西。“在蓝天下草地上,感受时尚音乐语言与传统诗词文化相融合的奇妙意境,真是独特的艺术享受!” 和家人一起逛公园“偶遇”这场音乐会的林先生如此感慨。
整合联动更多优质文化艺术资源 展示广州魅力
活动现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王锦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市林业和园林局以“公园+”理念推动公园功能提升,品质提优,把文化元素不断植入城市公园中,打造音乐、文学、艺术与园林相契合的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力。“未来,我们期待和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团体合作,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让走近艺术成为广州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王锦中说。
随后进入“湾区艺术主题故事会”环节。当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全球目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如何以艺术为载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湾区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此问题,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主席孙洪敏、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副院长王璁、星海音乐厅副主任杨震、青年音乐人余浩斌等多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的实践和思考。
“幕天席地,这场草坪上的音乐会很梦幻!今年是星海音乐厅落成开业25周年,我想,没有音乐厅的时候,大家就是这样欣赏艺术的吧。”杨震表示,早在1999年,《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就曾来星海音乐厅演出,这场音乐会以其文化内涵走红,所到之处备受欢迎。
“兔兔新曲——孙洪敏新年画展”正在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孙洪敏表示:“音乐和绘画是姐妹。刚才王璁博士演唱的歌曲都很有画面感,我们的绘画也是有节奏感的。”在她看来,市民来公园感受艺术,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陈擎认为诗词跟音乐永远是相通的。“中国古典诗词传到欧洲也深受欢迎,比如马勒创作的交响性套曲《大地之歌》,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中国诗词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
多位嘉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创作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广州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扎根于深厚的岭南地域文化,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更具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创作上也更具国际视野。相信随着更多优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联动,将有更多文艺精品向世界展示广州魅力、岭南风采、湾区活力、中国精神,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湾区,读懂广州。
“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我们希望通过‘一村一案’的方式深挖特色,展示乡村靓丽风景。”“行走20岁”项目联合创始人冯星亮线上向评委展示了一张拍摄于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桂峰村的星空图,满天星星点缀在夜空这张巨大的画布上,银河仿佛近在咫尺。他带领团队通过制定“星空治愈露营路线”,让用户体验观星、户外的农村生活,推动曾经人迹罕至的乡村,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打卡点”。
1月10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9家省直单位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等承办,百家知名创投资本、孵化机构、银行券商、公益组织等共同支持的“大沥杯”第九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以下简称“第九届‘创青春’大赛”)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决赛最终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7名;“富露酒业”“链嘉乡”“西舀禾香”等10个品牌获评“青农优品·十佳新锐品牌”。
青年创业项目参加第九届“创青春”大赛路演。
第九届“创青春”大赛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21个地市举办了市级选拔活动,吸引1055个青创项目竞技交流、对接资源、孵化成长。其中,港澳项目占比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吸引137个港澳项目参与大赛;选手更趋年轻化,00后青年独占半壁,最小参赛者仅18岁;创业项目类别更加丰富,涉及生物健康、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科技优化生活”成青年“双创”关键词。
项目聚焦前沿科技领域
第九届“创青春”大赛各个赛道涌现出许多优质新兴技术、前沿发展领域项目。在35个参与决赛角逐的青创项目中,不乏新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项目,聚焦元宇宙、物联网、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参赛项目集中在创新科技,既表现出粤港澳创业青年对科技创新的敏锐洞察、将科技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当代年轻人对民生实际、社会进步的热情和担当。”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
晋级科技创新赛道的12个项目中,香港项目占1/3。其中,“多孔超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薄膜(香港)”项目攻克了我国高分子材料科研难题,研发出世界顶尖纳米薄膜,获得7项全球专利。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电池、海水淡化、空气过滤,以及医疗领域等。澳门选拔赛也涌现出锂电池高端硅碳及石墨负极材料、智能仓储中生产与物流联动优化等一批优质科创项目。
“新技术应用要更好地与区域协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结合,青年人生逢其时,必须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有所作为。”参赛选手、广东固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朔表示,在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完善的创业扶持体系的香港进行初期探索和积累,有助于创业者在大湾区施展拳脚,发挥更大作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瞄准解决东风螺养殖中存在的生长速度减慢等问题,为养殖户增收创收;钻研关键新材料技术,为生鲜果蔬常温贮藏与配送保驾护航;通过研发土壤改良剂,助力解决城市绿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挑战……本次大赛乡村振兴赛道上,共有11个项目进入“决赛圈”,它们多通过创新科技手段,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科技是改造和发展农业农村的重要手段,随着粤港澳科技创新融合不断加速,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产业改造逐渐深入,广东须以科技支撑农业农村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彭春华说。他为大赛带来题为“乡村:热土、梦想与责任——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的青创机遇”的主旨分享。
赛事累计助力融资5.31亿元
“湾区发展迅速,不少在大城市忙碌打拼的青年人萌发了到乡村旅行的想法,希望能放空自己,让精神得到休息。”冯星亮说。他和团队通过前期调研,敏锐抓到年轻人的痛点,针对桂峰村等独具特色的乡村,设计超过150条各具特色的“青年中国行”旅行产品。
通过参加第九届“创青春”大赛,冯星亮不断与其他项目的负责人交流学习,从中汲取好经验好做法,“我们了解到如‘百县千镇万村’等相关政策和案例,对我们今后继续走好创业道路,紧抓机遇有很大的启发。”冯星亮说。
根据团省委2022年发起的“广东202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近20%的高校毕业生期盼国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九年来,历届“创青春”大赛不断为青年创新创业聚势赋能,截至目前,累计服务3.1万个创业团队,邀请超600名投资人、企业家、专业学者担任大赛创业导师,参与人员逾百万,覆盖全省21个地市及港澳台、海外地区。
“参加比赛的团队来自各行各业,大都很有发展前景,比赛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队伍,还能得到专业导师的指导,通过分享交流,与别的创业者共享共赢。”华清智美(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博勋表示。他带领的团队,正是通过多背景人才合作等方式,攻克了3D外泌体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每一次“创青春”比赛路演都是一场投融资对接会,每届赛事皆有数十个创业团队获得投资意向,累计已帮助项目融资5.31亿元,培育亿元级企业20余家。
“我们希望获得更多曝光度与认可,积累银行、投资机构和产业化落地的资源,获得更多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宋朔说。他带领的团队,核心创始人员以科研、工商出身为主,产业化认知有限,通过参加大赛,接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场景,深刻感受到科技时代的浪潮正在到来。
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2014年首届“创青春”在佛山市大沥镇举办,作为全省首个青年双创竞技平台,掀起一股90后创业热潮,此后涌现培育了一批走在创新改革发展前沿的青年生力军。时隔8年,第九届“创青春”大赛再度落户大沥镇,继续为更多心怀创业梦想的优秀青年引航护航。
第九届“创青春”大赛历时7个月,经过角逐,220个晋级复赛项目齐聚佛山市大沥镇参与竞赛交流。复赛期间,组委会邀请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人才、招商等相关 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产业园区代表,以分享互动形式召开推介会,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三大赛道特色参访。
“作为广佛同城核心区,参访中我感受大沥镇充满创业活动,这里不仅配套齐全,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还有政策和资金的‘硬’支撑,给我们创业者打下一针‘强心剂’。”一位参赛选手说。在亲身体验大沥镇的营商环境后,20个项目的选手们提出落地意向。
近年来,佛山市不断推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招商引智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双创”活力。其中,南海区、大沥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才认定评定办法》《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标准(2020年版)》,被认定为南海区一至七类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相应享受创业扶持、住房安居、医疗体检、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
据悉,广东共青团将继续服务广大青年以赛促学习、以赛强信念、以赛促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到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各领域,引导广大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国家和省重大工作部署中挺膺担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