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强磁场” 释放强劲“引力波”
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采埃孚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三菱重工燃气轮机、增芯智能传感器、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TCL华星广州T9等一批重点项目连番上新。广州依靠强劲实力和独特魅力,构建招商引资“强磁场”,向全世界释放强劲“引力波”,推动高端资源和大项目加速集聚。
招商引资是经济建设的“活力源”。如何将招商引资甄选的每一粒“种子”,在羊城沃土落地生根、育树成林?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形成招大商、大招商的招商格局。精准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能够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的上下游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打通产业项目招商落地“最后100米”。
开年即开跑,开跑即冲刺。
今年,广州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开展精准靶向链式招商,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服务企业,让更多优质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政策先行
共享投资机遇和发展红利
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这是去年底在广州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取得的喜人数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召开的全球性招商大会,大会全面展现了大湾区的雄厚实力和发展潜力,与全球投资者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遇和发展红利。
这场备受瞩目的招商大会在广州举办,无疑是对广州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充分肯定。“新征程,广州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202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利用外资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城市,广州已连续10年保持增长,去年仅1~1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0.67亿元,同比增长9.2%,超过前年全年规模。其中制造业外资增长78%以上。
商都强引力,汇聚大项目。据初步统计,2022年广州市新签约项目约1500个,同比增长30%;注册项目约1700个,增长30%,其中签约注册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项目预计达26个。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335家。
“20条”落地,政策强信心。作为进一步提振外商投资广州信心的重要举措,近期广州出台了20条举措稳外资,为外商投资提供全流程保障。去年12月28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聚焦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保障,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促进投资便利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水平等6个方面共提出20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广州市外商投资营商环境,稳定投资预期,为外资企业在广州扎根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奖励“招大商”,联动稳发展。近年来,广州一直以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根据《若干措施》,广州将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按获得省财政利用外资奖励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支持,鼓励各区在市财政奖励的基础上另行安排奖励。
这也是广州首次设立市本级促进利用外资扶持资金,通过省、市、区三级财政叠加支持,进一步稳定外资企业投资广州预期,切实惠及外资企业在广州扎根发展。
投资便利化,全流程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还聚焦外资企业引进、落地、达产、运营全过程,从财税支持、商事登记、用地用电、物流通关、金融外汇、人才保障、出入境便利化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突出外商投资便利化和全流程服务保障。
▶▶按图索骥
精准靶向链式招商
“目前已经陆续接到一些走访企业会尽快(来广州)实地考察交流、推动投资项目落地的反馈,此轮招商收获满满!”据广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为抢抓新一轮经济复苏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高端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去年12月中下旬,广州市政府代表团迅速组织带队赴德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推介,拜访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在此次招商活动中,广州市不仅对接推进氢能源汽车、现代商贸、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类企业等产业项目,还分别在瑞士纳沙泰尔和日本东京举办了两场投资交流活动,得到当地工商界的热情欢迎。不少跨国企业高层表示将尽快来穗考察,推动投资项目落地,拓展与广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项目就是经济发展“生命线”。去年12月,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采埃孚继在广州落地华南研发中心后,又将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项目落在了花都,这是采埃孚在广州布局的首家制造工厂,新工厂计划于2023年动工,2025年实现量产,这将补足广州汽车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聚焦到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2023年,广州将重点推动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产业园、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东风日产研发四期扩建第一阶段建设等项目竣工投产。此前,《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抢抓全球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万亿级“智车之城”。除了“智车”,下一步广州还将搭建“广聚群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平台,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招商、市区联动上门招商,力争新一批关键性的重大项目落户落地。
当前,一大批制造业项目正逐步落地建设,而广州也积极推动实施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打通招商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为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提供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抢抓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链外迁机遇,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高频率、专业化、小分队招商,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力,力争引进更多科技类、制造类外资项目。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五外’联动和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等要求,充分把握经济回暖机遇,坚持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广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2023年,广州市将以“链长制”为牵引,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链主点题、政府招引”,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总部项目、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建立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筛选一批目标企业清单,梳理一张全球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项目。
▶▶招投联动
打通招商落地“最后100米”
在广州这座机遇之城,一年一会共商投资的国际投资年会已经成为一个“金字招牌”。去年8月,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首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为广州邀请来了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各行业领军企业、全球独角兽企业等机构的700多名企业和机构代表。活动上各界创新创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来自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新活力、新机遇和新商机。
扬起投资帆,勇开招商船。作为全球投资者分享经验、共享机遇、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正以更多样的形式和更开放的姿态,打造一个展示中国、展示广东、展示广州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仅第八届投资年会,就集中签约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5个重大项目,项目涉及先进制造业、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新能源等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已然成为企业共识。
实施带厂、带需、带楼招商,强化招投联动、投引联动,已然成为广州全力打通产业项目招商落地“最后100米”的秘诀。
“经过两年多的运营,我们在2020年底评上了彼时南沙区第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部位于南沙的广东医谷已经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据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介绍,当前广东医谷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提供服务。一方面是从硬件角度提供专业的载体,包括适合生物科技企业研发的生产厂房和物业。另一方面,针对生物科技企业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特色打造了一套产业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产业金融、科技创新、产业人才、国际交流和智慧园区等方面的服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医谷正是通过搭建一套较为独特全链路的生态体系,吸引了一批优秀项目入驻到园区,并推动相关企业项目蓬勃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人才”来。广州既坚持大力招商,又坚持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通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让企业把“根”留住。近日出炉的《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广州的营商环境位列第一档。
“这次来到广州南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发现国内大环境非常务实,这对我们从事的经贸促进工作非常有利。”日前,美中广东商会(美国粤商会)会长张铁流在参观了南沙的创新企业和产业园区后感慨不已,并表示一定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告诉会员企业,在当地做好宣传和推广。投资考察活动当天不乏像张铁流一样的客商,他们在参观之后纷纷表示看到了广州未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将积极地促进双方进一步了解,携手走向共赢多赢的新局面。”张铁流说。
代表委员说
广州市人大代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学锋、汤丽君等建议,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地维护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权益,进一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李学锋、汤丽君等关注到,广州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当前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水平有待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缺乏有效衔接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不完善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应当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力度。”李学锋、汤丽君等提出,加大依职权和依申请调查取证力度,综合运用证明妨碍排除规则、诉讼保全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当事人举证及维权难题。此外,广州应进一步构建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多元解纷机制,例如开展设立知识产权多元调解纠纷工作室,推动广州市内的相关行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推行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员制度,聘请知识产权专家或行业商会有威望的企业家为特邀调解员,开展知识产权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快速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以头部企业吸引更多链上企业落户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认为,要以南沙为支点,更高水平推动广州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广州推动高水平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对促进招商引资有很强的意义。”民进广州市委员会会员、广州市社科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伍庆认为,要着力开展制度型开放的探索,营造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营智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落地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的良好环境。此外,高质量推动高端中介服务产业集群的建设,补齐和强化服务产业链条,尤其是跨境金融服务、税务、国际邮政业务、免税消费等,提高服务效率,提高国际企业、人才工作生活的便利性。
“以点带面,以头部促整体,扎实推动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大环境提升行动,开展‘链长引链头’活动,以国际级重量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吸引更多链上企业落户。”伍庆建议,还要加强城市国际化环境的建设,高质量建设好国际化街区试点,创造包容性的国际宜居环境,消除国际人士访穗和在穗生活的后顾之忧。
新年伊始,满载小家电、服装鞋靴等“广货”的X8426次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站驶出,十余天后将抵达1.1万公里外的欧洲。回顾2022年,在广州海关监管下,广州南沙港、广州国际港、广州大朗站3个站点的国际班列业务快速发展,班列开行数、发运标箱数、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64.84%、135.54%、105.08%。今年,广州中欧班列将继续加速奔跑,持续畅通国际贸易物流“大动脉”。
“今年1月上旬,我们计划监管10列中欧班列,总开行数同比增长1倍,已与去年1月全月的数量基本持平。”广州车站海关监管科科长谢婉琳说,为推动中欧班列发展迈上新台阶,海关建立跨关区通关协调机制,大力支持开展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多式联运业务,支持新增进出口线路。
过去一年,广州海关主动对接外贸企业需求,精准提供“多式联运转关”、铁路“快速通关”“预约通关”等服务保障,支持开展舱单归并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实施“收发货人免于到场协助查验”等快速验放模式,全力促进中欧班列发展和通关便利。
据统计,2022年广州海关共监管开行进出口班列339列、发运标箱30074个、货值7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64.84%、135.54%、105.08%。其中,监管开行进口班列10列,同比增长233.33%,石化原料高密度聚乙烯、针叶木浆等优质原材料不断通过班列供应国内制造业;监管出口班列329列,同比增长163.20%,让更多海外消费者有机会选购路由器、LED灯具、服装鞋靴等优质“中国制造”商品。
目前,该关监管进出口班列已达到“11出4进”15条常规固定线路,连通西欧、东欧、西亚、中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个城市,为20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该关将致力于推动关区内的广州南沙港、广州国际港与广州大朗站3个中欧班列站点进行区域联动,支持中欧班列华南片区货物集散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广州“海港”和“空港”物流枢纽双引擎优势,联动南沙自贸试验片区、广州临空经济区、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等区域,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海港”模式效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效贯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业务规模,形成内外联动、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服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仅用七个月,位于番禺化龙镇的埃安第二智造中心迎来竣工投产,产能翻倍突破40万辆;全球独角兽公司希音,数字经济龙头津虹(YY)乔迁番禺万博商务区……
当下,广州番禺区正擂响产业集聚发展的激越鼓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数字化快时尚产业集群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正拔节成长,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番禺智造创新城等重大平台、重点片区规划编制。番禺区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重要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奋力夯实番禺智造创新城的战略新定位,以新能源汽车集群式突破力推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增效,打造以服装珠宝等时尚消费为代表的数字化快时尚产业生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催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集聚,营造“近悦远来”良好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聚城 崛起世界级汽车产业高地
2010年9月,首款广汽乘用车在番禺化龙镇下线,推出自主汽车品牌“广汽传祺”;2017年7月,广汽埃安成立,仅用四年时间就已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过去10多年,在番禺区汽车城,上演着汽车产业创新集聚“竞速赛”。
如今,番禺区汽车城已构建起以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为创新中心,辐射带动汽车零部件集聚区发展的新格局,包括4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他配套项目的入驻,打造以“整车生产+研究院+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二次产能扩建,抢占新能源汽车高地。
广汽埃安的横空出世,是这座智造产业城的累累硕果之一。2017年4月,总投资达450亿元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番禺汽车城动工开建,打造成“世界级汽车硅谷”。五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
在去年10月底揭晓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上,广汽埃安首次上榜,便一举闯入全球新上榜独角兽前十名。自2019年首款车型上市以来,广汽埃安迅速成长为新能源行业的头部品牌。去年10月,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产,埃安产能又一次完成突破,如今埃安整体规划产能已经突破40万辆,在多班生产下产能最高可达60万辆。
广汽乘用车、广州埃安,两大整车自主品牌成为拉动番禺汽车产业奔跑向前的“龙头”,推动汽车产业挺起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番禺区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915.13亿元,增长42.3%,总量占全区规上工业的38.5%,拉动增长11.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成倍增长,产量增长1.3倍。
重拳实招 聚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片区域发展的优势来源于什么?怎样才能在产业“竞跑”勇立潮头?从番禺区汽车产业集聚发展中可管窥一二。
其一,要有超前的产业部署和坚定的战略定力。2017年4月,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建设,目标就是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这一步“先手棋”为番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其二,要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与纵深发展布局做支撑。番禺区产业门类齐全,汽车产业链企业集聚效应凸显。
由实而生,向实而升,产业智造正当时。番禺区将以新能源汽车集群式突破,力推产业链现代化,倾注资源、力量,毫不动摇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优做强做大,奋力打造全市、大湾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新高地。这是番禺区实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智造创新城”战略新定位的最有力抓手。
一方面,番禺区将充分发挥广汽的辐射、吸引、带动作用,围绕整车+重要核心零部件,兼顾硬制造和软开发,广泛开展汽车产业招商,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群落和产业生态,以跨界融通哺育、催生更多研发、生产、消费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涌现。
同时,大胆探索建设协同式智慧交通系统,在全区加密丰富、加快升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的便捷化基础配套设施,构建汽车产业园区“一主园、多分园”发展格局,加强汽车产业用地保障,最大程度拓展承载空间、实现产业融合。
此外,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及重要核心零部件,完善研发、数据、通信、认证、检测等公共配套服务保障,助推智能网联汽车“三横两纵”式技术架构的在地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在全区及周边共同营造浓厚的汽车文化、汽车生态,借此延伸泛汽车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型,为番禺未来锻造具有战略支撑意义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多链融合 番禺奋进智造创新城
智造创新城的新定位一个特点在于创新,新产业模式、新经济形态、新型制造业,正在传统制造强区番禺沃土上扎根成长,乘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东风,实现新的集聚。
1月9日,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乔迁揭牌活动在番禺万博商务区举行,进一步夯实市委赋予番禺“智造创新城”新的战略定位。
广州希音(SHEIN)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乔迁新址位于万博商务区四海城。希音有关负责人表示,希音新大楼的落成,是希音向未来蓬勃发展的新起点、新环境、新形象、新征程,希音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稳扎稳打,持续以技术驱动助力制造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持续赋能生态伙伴,一起努力让全球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好的产品和体验。
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乔迁新址位于万博商务区天河城。该公司总部位于番禺区,是中国领先的语音社交、视频直播企业。YY直播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扎根广州、深耕番禺,探索数字经济多元创新发展新路径,不断做大做强。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大力南拓,番禺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厚实的产业积累,成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区。目前,番禺共有31个制造业行业,具有工业产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充满活力的优势。
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要夯实“四梁八柱”的产业集群,进而赢得发展的强韧性与新优势。面向未来,番禺区提出,着力打造以汽车为代表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打造以服装珠宝等时尚消费为代表的数字化快时尚产业生态,形成1个千亿级、2个五百亿级、多个百亿级的“1+2+N”产业集群,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战略态势、战略优势。
当下,番禺区正发力培育数字化快时尚产业生态系统。目前,超3.4万家服装企业集聚在番禺北部区域,其中有7281家为服装制造企业,是广州十三行等众多专业批发市场及希音供应链的源头工厂。随着希音供应链中心落户番禺,龙头带动效应凸显,数字化快时尚产业加速集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而多链融合正是番禺的独特优势,这是因为它拥有大湾区“智核”广州大学城,这里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取之不尽。
目前,广州大学城加快推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南北互联互通,推动南岸连片发展,实施“苗床扩建计划”、“00后启航计划”、提升创新孵化体系等措施,加快建设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创新写入发展基因里,聚力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
创新产业、智造产业成为番禺产业发展新希望。目前,番禺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位居全市第二;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位居全市第三。随着去年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揭牌,集聚号角再次吹响,着眼未来,番禺正加快布局新兴产业集聚“新赛道”。
“未来,随着南大干线、东部干线的畅通,将实现区域内众多产业平台的物理畅达,推动高端要素喷涌、流动、集聚,催生奇妙达产业创新‘化学反应’,番禺创新优势、智造优势也将更加凸显,或将诞生新的千亿级产业生态系统,成为支撑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位产业专家评价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