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到家!白云垃圾分类“优秀居民”,请接收您的专属惊喜
“感谢您的文明投放,为您点赞!”街道、小区物业人员和志愿者代表一行依次颁发“优秀居民”荣誉证书,赠送蝴蝶兰和年桔等年花、兔年卡通福字门贴,齐声送上新年祝福,然后幸福合影留念……1月7日,一场为垃圾分类投放“优秀居民”定制的“快闪”来到广州白云区永平街新顺社区凯云新世界的居民家门前,为他们送上专属的荣誉证书与新年礼物。
AI识别+“云站桶”,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有人点赞
“新年好啊,冯爷爷!我们在‘云站桶’时发现优秀的您,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当日上午9时,永平街市政服务所工作人员陈晓琳带着小区物业人员和志愿者代表,分别拿着荣誉证书、年花年桔等礼物,为2名被评为“优秀居民”的市民送上专属的荣誉和惊喜。
“我就是跟平时一样去扔垃圾,‘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想不到会被评为‘优秀居民’,今天你们还专门来送证书和礼品,太意外了,谢谢你们!”年过七旬的冯爷爷高兴地接过红色烫金封面的荣誉证书,和手捧着年花年桔的“快闪”工作人员一起合影,冬日的居民楼洋溢着欢声笑语和新年喜气。
当天同样收到“快闪”到家的“优秀居民”陈女士,笑言“很大阵仗,仪式感满满,有点被‘惊’到!”她表示自己长期关注绿色生态和环境保护,希望通过身体力行分类投放,能给家人、街坊带来正面影响和示范效应。
据了解,本次“快闪送荣誉”是一周前“云站桶”活动的“下篇文章”。去年12月31日,白云区城管部门在永平街新顺社区和鹤龙街金碧雅苑小区组织开展“云站桶”试运行活动。活动方式是全国首创,主要是通过投放点的智能设备AI抓拍,以及社区志愿者在云端后台站桶监督,寻找到主动分类且分类准确的居民,然后在手机“志愿fun”小程序里“点赞”,评选出分类投放“优秀居民”。经主办方审核无误,组织了这次“快闪送荣誉”活动。
参加“云站桶”活动的志愿者张园绿介绍说,冯爷爷和陈女士被评为垃圾分类投放“优秀居民”实至名归,他们都是在家里对垃圾分好类装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然后对应精准投放到蓝色、绿色和灰色垃圾桶,同时还按规定对厨余垃圾进行破袋投放,堪称“教科书式投放”。
科技助力+居民共治,群众路线推进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
“云站桶”志愿者、小区居民朵润民说,“在家里手机上就能‘云站桶’,看到分类投放正确的就点赞、评为优秀居民。我和优秀居民都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或购物券,让志愿活动变得方便又有趣。也激励我去多多发现小区的优秀居民。”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被评为“优秀居民”的陈女士表示,“云站桶”形式很好,分类投放做得好会有人默默点赞、获得荣誉和礼品、积分奖励等,自己会以这份荣誉为起点,影响和带动身边亲友、邻居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希望这个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2022年12月31日,永平街凯云新世界小区“云站桶”活动现场。
“白云区生活垃圾投放点智能监控设备已在所有小区实现百分百全覆盖,为‘云站桶’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云站桶”、挖掘和评选正确投放的“优秀居民”,以及开展“快闪送荣誉”等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使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来培养良好分类习惯,同心共建美好家园的双向奔赴。
“快闪”活动结束后,永平街道工作人员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点带面,在更多的社区进行试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有效机制办法,培育“云站桶”模范社区,把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全区284个社区中去,把垃圾分类投放变成“发现优秀、争当优秀”、全体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美丽家园的文明实践,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易鹏、伍欣)
1月3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举行约谈会,对该区万顷沙镇一违规使用重型钩机在燃气管道安全范围内进行危及燃气设施安全施工作业的项目工地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约谈会上,南沙燃气公司通报该项目施工单位违规施工的相关情况;南沙区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通报该项目施工单位在收到执法大队出具的《责令改正通知书》后,仍无视风险违规作业的违法事实;局直属执法二大队通报了近两年来全区查处涉城镇燃气设施保护违规施工的典型案例。约谈会既对该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提出严肃的批评,又开展普法教育,并责令属地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法对该项目相关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约谈会上,该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相关负责人承认违规作业的事实,虚心接受批评,并汇报了整改决心和整改方案,表示将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约谈会还对全区岁末年初城镇燃气执法工作作出安排,要求涉城镇燃气的项目“三方”,强化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决不能以赶工期、赶进度等任何理由违规施工、野蛮施工。局直属执法大队与各镇街执法大队加强执法协同,加大巡查与执法的力度,对涉城镇燃气的项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巡到位、控得稳,对违规作业、禁而不止、顶风作案责任单位严查快处,通报业内,警示震慑,将相关情况函告行业管理部门,打好行业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组合拳”,形成约束的合力。据悉,2022年12月以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开展岁末年初燃气大排查大整治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涉燃气管道第三方工地违法施工行为,共督促第三方工地签订燃气保护协议34份。
据了解,该项目三方在2022年12月28日至31日期间,在未签订施工燃气保护协议、未申请燃气企业旁站指导的情况下,进行野蛮施工,在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巡查发现并责令改正的情形下,依然违规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目前,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依法对该项目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黄正亮、黄琳、李坚、钟丽霞)
非遗工作站 活力新源泉
1月9日,2022年度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授牌仪式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行。
此前,广州市文广旅局公布了5家2022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名单,分别是:广州市肌骨健康非遗工作站、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广报传播)、广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传播工作站、吾乡瓜岭非遗工作站、广州市广式硬木家具非遗工作站。
早在2018年,广州市文广旅局就启动了在全市范围建立非遗工作站的工作计划,如今,经过三次申报、评选,广州市级非遗工作站共有21家。它们与非遗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一道,构筑起广州非遗形态多元、层次多样、各有侧重的非遗保护及传承发展的支撑网络。
那么,非遗工作站如何真正变成激活基层非遗活力的支点?我们从新获评的各家工作站的工作记录中,或可一窥端倪。
驱动力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品牌化”驱动传承
非遗传承与发展,不仅要有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也需要有对其运作机理、技艺水平的深入研究。广州市肌骨健康非遗工作站建站牵头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教授许学猛介绍,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肌骨同治疗法”保护工作以肌骨健康科普为抓手,效果不俗。“肌骨同治疗法”入选广东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许学猛牵头制定并发布了《肌骨健康锻炼指南》的广东省地方标准。今年,他希望创作并发布“肌骨同治疗法”非遗文化歌和宣传片、出版《肌骨同治疗法》非遗文化专著,通过一线实践者的执笔记录和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完整、准确、全面记录这门宝贵的岭南骨伤针疗法。团队还计划举办相关文化研讨会,组织公众服务活动,促进肌骨“非遗”成果及时转化,造福百姓健康。围绕肌骨“非遗”的保护,团队还将委托知识产权保护单位,在医疗器械、养生保健、文具印刷、工艺品制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保护尝试,并对未来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中长期规划。
“非遗”概念图
广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传播工作站负责人屈汀南则将目光瞄准了古老与时尚的对撞。这位强调非遗传承一定要走品牌化之路、以现代生活拉动非遗传承的著名设计师介绍,去年7月在广州塔开启的“首届广州非遗艺术时尚周”依托“非遗+时尚”的理念,以时尚的手法、艺术的语言向观众展示当代非遗魅力,为培育更多“非遗+”新业态做了新的探索。第二届时尚周计划在今年举行。同时,他正在与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合作,“用现代的语言、流量的语言,讲好广绣故事。”
出席授牌仪式的广州市文广旅局一级调研员陈泽华表示,非遗工作站可以成为引领很多非遗项目、活动开展的支点,工作站不仅要深入做好自己范围内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考虑加强站间的合作互鉴,携手做好传播。
创新力 跨界“吃住行游购娱”,培育新兴业态
广州市广式硬木家具非遗工作站的负责人邱志坤介绍,目前工作站有1家牵头单位,3家合作共建单位。半年来,工作站各合作单位主要开展了对辖区内从事本非遗项目的手艺人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初步建立健全了非遗传承人、手艺人名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今年,工作站拟以中国非遗技艺美学展为主,邀请十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携百件作品参与展示,同期开展如技艺培训、视频拍摄、非遗研讨会以及技艺图谱书籍整理等活动,促进非遗技艺的交流、借鉴、融合。
吾乡瓜岭非遗工作站相关负责人陈桂明介绍,2022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增城区筹建了第二个非遗生活馆——新塘镇非遗生活馆。工作站在这里开展非遗公益课,也走进校园,将非遗带到师生身边。工作站还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非遗的传播。瓜岭古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2013年被评为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我们还利用瓜岭村古村和历史建筑(宗祠、碉楼、古建筑),以及古村街道、自然风貌、农创园、百年荔枝林等特色资源,通过集中引入增城本地非遗项目,打造本地非遗交流、研讨和发展平台。”目前非遗生活馆签约市级传承人1位,区级传承人13位,引进了多项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将深挖古村特有的两项非遗项目——龙舟景和瓜岭饼印。此外,非遗生活馆与多个文旅团队都有紧密联系,一起探讨非遗项目如何与古村文化相结合,如何更好推广非遗。目前这里的非遗文创开发已经颇具规模,民宿、私房菜馆、农庄、音乐餐吧、小吃街、农副产品展销区、农创园、音乐文化协会等项目陆续诞生,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植入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演和体验活动。
文创前沿
传播力 “窗口、指南、平台”角色多样化
在此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广州非遗主题新媒体频道“非遗”在“新花城”平台正式上线,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型非遗传播新媒体平台。频道聚焦全国、广东、广州发布的非遗相关动态资讯等;加强对非遗发展新方向、新路径、新模式、新技术的关注;对非遗传承人、传承团体、传承单位等实践主体,非遗街区、古村落、城乡社区、学校等非遗传承的活态场景进行个性化的呈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现广州非遗的丰富内涵。
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调支持下,“新花城”广州“非遗”频道致力于成为展现广州非遗独特魅力的崭新窗口、推动广州非遗复归生活的精品指南、助力广州非遗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平台。
作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广报传播)推出的垂直细分平台,“非遗”频道的主要运营力量来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专业团队。这支团队通晓广州情况、熟悉岭南文化、贴近非遗及相关领域,为受众提供优质资讯产品。而更多的功能也在计划当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