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街道公开招聘编外人员综合成绩公示
根据《荔湾区编外人员管理办法》(荔编外管理〔2022〕8号文件和招聘公告的要求,中南街道公开招聘经济联社监察站站长面试于2023年1月10日上午完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综合成绩
本次招聘经济联社监察站站长成绩如下表(按综合成绩高低排列):
面试序号 | 姓名 | 性别 | 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 | 综合成绩 | 是否进 入体检 | |||
(占40%) | (占60%) | ||||||||
成绩 | 换算分 | 成绩 | 换算分 | 综合 成绩 | 综合排名 | ||||
1 | 何*颖 | 男 | 71.50 | 28.60 | 88 | 52.80 | 81.40 | 1 | 是 |
2 | 杨*裕 | 女 | 57 | 22.80 | 74.67 | 86.33 | 51.80 | 2 | 否 |
3 | 何*雯 | 女 | 68.50 | 27.40 | 74.67 | 44.80 | 72.20 | 3 | 否 |
二、公示说明
公示时间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署名形式反映。反映人必须为真实姓名,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真实、具体。单位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南496号中南街道办事处,联系电话:020-81532213,联系人:陈小姐。
中南街道办事处
2023年1月10日
1月7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3万家、创历史新高。新增全球“独角兽”9家,增量居全国第一。广州市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广州分所负责人王斌在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已经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在王斌看来,广州民营经济中的科技创新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形成了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消费服务三大领域的竞争优势。为此,她建议应打造广州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
2022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等维度优势较为明显。其中,广州今年在“智力资本”和“技术与创新”两个维度均排名第2位,高等教育规模多年排名第1位,为产业创新发展打下很好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数字城市”指标广州从去年第4位上升至今年第2位,表明数字化创新有明显成效。《2021年广州市主要科技活动情况公报》显示,全市共投入R&D 经费881.72 亿元,比上年增加106.87 亿元,增幅13.8%;投入强度为3.12%,比上年提高0.02百分点,高于全国0.68百分点。
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数字经济充分发展、较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共同组成广州良好的营商环境,人工智能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王斌表示,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她建议,政府应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企业特别需要应用场景的开放。例如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参与广州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建设。
“广州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人工智能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场景多元,而且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王斌说,以汽车产业为例,广州吸引了百度阿波罗、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广州沃芽等国内排名前4的自动驾驶研发头部企业入驻,并深度参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是车路协同的构成要件,更构筑了智慧交通的产业基础,为广州打造万亿级“汽车智城”助力。
同时,在日常的调研中,王斌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反映出融资问题,特别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缺乏庞大的业务规模和资产抵押,在金融机构贷款频频受挫,需要加快与政府引导基金对接。政府产业基金受到投资回报考核的制约,对于部分仍处于孵化阶段的技术项目表现保守,对初创企业担保融资的支持需要打破原来的考核评估机制,用更市场化和专业化手段赋能民营科技的发展。
为此,她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设计一套对科创企业的投资评估体系和考核标准,对企业“健康”状况进行“体检”,识别高成长性的人工智能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其次,建立基金在人工智能产业投资的规范,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企业,基金的投资回报也需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再者,完善引导基金与其他资本合作投资的机制,如引导基金与链主企业等产业投资人加强战略合作,精准挖掘和投资生态链中的潜力企业;最后,由政府机构或国有资本企业组织常态化的融资对接活动,着重发动成长期和初创期企业参加,深入了解其融资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其制定符合发展需求的融资方案。通过发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广州新兴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资人工智能企业,为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的企业引入源头活水。
2019年3月,花都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三年多来,花都区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的改革方向,坚持边建设、边应急、边防范,逐步探索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花都经验”。
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成效突出
2019年花都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3起、死亡42人。2020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6起,死亡29人,同比下降27.0%、31.0%。2021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22人,同比下降32.6%、24.1%。2022年截至12月15日,花都区共发生事故26起、死亡15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6%、死亡人数下降32%。可以明显看出,花都区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每年事故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15%以上。
着眼“大应急”体系建设
2020年5月,花都区应急指挥中心全面建成,建设速度、标准均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区应急指挥中心实现视频网、政务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通过花都区应急指挥平台“一二三四五+N”应急指挥决策运行模式,以及综合调度系统、融合通信、可视化指挥、生成电子档案、“一键通”连线镇村等功能,达到决策智能化、指挥调度可视化、应急救援立体化、安全管理动态化等“四化一体”的总体效果和应急会商、指挥处置的大脑中枢作用。指挥中心集“三委三部”于一体,并承担起全员核酸检测指挥部、村居换届指挥部、全国青少年禁毒竞赛安保指挥部、中超花都赛区应急指挥部等全区重点保障任务,“大应急”格局逐步建立并初显成效。自机构改革以来,救援队伍现场处置了“8·19”23吨液化气罐车侧翻、“6·7”梯面重大灾情救援、“1·17”森林火灾等各类突发事件200余起。国家应急管理部三次调研花都区应急管理工作,并在应急管理部主办的《中国安全生产》杂志推广应急管理改革“花都成效”,展示了新时代应急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决心和能力。
2021年8月10日,花都区应急管理局调度区危化救援队在花山镇开展电石道路运输燃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020年9月24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带领“安全生产南粤行”检查组到花都区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着眼“标准化”安全监管
以“一线三排”工作机制为抓手,按照“查、改、防、练、救、惩、宣”七字诀,采取加油站标准化建设、危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注册安全工程师危化企业全覆盖、危化、化工、医药和冶金等八大行业中小型企业推行“6S”管理、“清单化”执法检查、“常态化”隔离场所安全检查等监管举措,较好实现了安全管理标准化成效。2022年花都区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和工贸八大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利剑除患”执法行动,获应急管理部主办的《中国应急管理报》推广执法工作经验。为持续做好“利剑除患”行动下半篇文章,花都区制定印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条措施》《服务指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八项任务》《改进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十个做法》等三个清单,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多项执法数据常年排名全市前列,危化、非煤矿山、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高危行业领域连续多年“零事故”,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
三年多以来,花都区按照应急管理改革的线路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展望新的奋斗图景,敢打敢拼、能征善战的花都应急人将越是艰险越向前,全力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花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